第九章 千载圣学成绝唱(第2/12页)

唐伯虎道:王阳明,我是说,你快点儿借件衣服给我穿。

阳明先生道:唐寅啊,你别的要求,我都可以答应,唯独这个借衣服,这事真的不能答应你。

唐伯虎气急:为什么?

阳明先生道:唐寅啊,亏你是读书之人,岂不闻妻子如衣服,你朝人家借衣服,这岂不是太没品了吗?所以这衣服万万不能借……

唐伯虎冻急了:王阳明,你瞎掰些什么,我就是要借你身上穿的衣服……这时候顾不得体面,光身子哪还来得什么体面?上前揪住阳明先生,就强夺阳明先生身上的官服,阳明先生分明是力不能支,硬是被唐伯虎把他身上的官服扒了下来,急忙穿在自己身上。

身上有了衣服,唐伯虎的沮丧心情,顿时一扫而空,在甲板上踱了几步,几日来未眠未休的疲倦,突然间袭上来,他打了个哈欠,钻进船舱里,一头栽倒睡下了。

酣梦中,他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摇醒,迷迷糊糊睁开眼,唐伯虎立即看到了胡十三那张山贼的怪嘴脸,听到了粗声粗气的得意吆喝:哈哈哈,王守仁,终于抓住你了,马上跟我回宁王府吧,哈哈哈。

正要张口说出我不是王阳明,唐伯虎猛地想到,现在他是个疯子,就立即发出了一阵凄惨的怪笑:嘎呱呱呱……

我的天!山贼胡十三惊叫起来:这是那个疯子唐伯虎,王阳明哪里去了?

俘虏巡抚王阳明

阳明先生早就料到,即使舟子全力划船,也逃不脱宁王府的追兵,所以他金蝉脱壳,故意将自己的官服脱给唐伯虎,趁唐伯虎于舱中呼呼沉睡的时候,早已率了弟子门人,另换了一条船。等到追兵发现上了当,阳明先生已经逃得不知去向了。

此一去,阳明先生逃到了临江。船到临江,阳明先生靠岸,命笨差役龙光上岸,去找临江知府戴德孺索取轿伞,并再三叮嘱龙光:万万不可告诉戴知府,万万不可告诉他宁王反了的消息。

龙光记下了,生怕自己忘掉,就反复在脑子里琢磨,万万不可告诉戴知府,万万不可不告诉他宁王反了的消息,万万不可不告诉他……等见到了戴德孺,龙光劈面一句话就是:宁王反了,你快点儿把阳明先生的轿伞拿给我!

戴德孺大骇:王巡抚现在何在?

龙光道:阳明先生现泊舟河边。

于是戴德孺如飞赶到河边,一把揪住阳明先生:巡抚大人,你来了太好了,马上进城督率我们对抗宁王吧。

好的,好的。阳明先生笑眯眯地道:此时临江有多少人马啊。

戴德孺道:有民兵五百人。

阳明先生道:好,好好好,五百人足够了,戴知府你先松手,让我把船上的行李拿下来。阳明先生慢条斯理地返回船上,就急叫:快快开船,快快快,别让老戴再冲上来,冲上来咱们可就一个也跑不了……那条船迅速起航,如飞而去,看得戴德孺目瞪口呆。

此一逃,阳明先生又逃到了新淦县。

新淦知县叫李美具,他不知如何得到的消息,早就知道阳明先生逃经此地,就在当河拦住了阳明先生:请巡抚大人移驾,入城督率军民弹压宁王吧。

好的,好的,阳明先生笑眯眯地道:新淦县内,有多少兵力啊?

李美具眼睛眨了眨,心说如果我实话实说,说出城中只有二百民兵,巡抚大人肯定掉头就跑,我还是吹个牛吧,就说:禀巡抚大人,此时县内有士兵千人。

好,好好好,千人就足够了。阳明先生道:李美具,你且将船头移一移,让我转个弯儿靠岸。

李美具松了一口气,急忙将船移开,不想阳明先生的船却突然加速,飞一般掠过他的船,眨眼工夫就逃远了。气得李美具一个劲儿地跺脚。

此一逃,前方就是吉安府。

这个吉安知府伍文定,就是把笨差役龙光推荐给阳明先生的人,所以他对于阳明先生,比任何人更为了解。当阳明先生的船驶入吉安水面,就见前方黑压压一片,伍文定已经率了水师,堵截在江面上,让阳明先生插翅难飞。

看伍文定站立船头,阳明先生只好迎出来,就听伍文定冷声问道:巡抚大人,请问此行何处啊?

阳明先生垂泪道:本官忽接急信,言家父染患重病,此时归心似箭,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到家父的身边……

伍文定大喝道:巡抚大人,你少瞎掰,龙光已经写信告诉我了,你父亲龙山公身体比牛还结实,根本就没任何病。

阳明先生悻悻地揉了揉鼻头,心里说:龙光你个该死的,本官迟早也要找个借口,打烂你的屁股。

伍文定又道:巡抚大人,我知道你此行何意,你无非是太过于了解当今的天子了,知道就算是平定了宁王之乱,也落不了好。可是要平定宁王之乱,非你王守仁不可。如果你逃了,我们岂不是惨了?所以,巡抚大人你趁早想明白点儿,上岸来督率我们平叛吧。

阳明先生叹息一声,耷拉着脑袋,俘虏一样地上了岸。

史书上以简短的方式,记载了这件事:

先生乃驻扎吉安。

我等要知法犯法

阳明先生被押到吉安府衙署,入内坐定,早有下人奉上茶来。趁先生喝茶的工夫,伍文定问道:巡抚大人,要如何做,才能够平定宁王的叛乱呢?

阳明先生道:宸濠既已起兵,如果他采用上策,率铁骑直驱京师,则社稷危殆。如果他采用中策,率重兵强取南京,则大江尽受其害。如果他采用下策,只是占据南昌,则这场仗就好打了。

伍文定道:然则,巡抚大人以为宁王会采取哪条策略?

阳明先生道:本官所要做的,就是务必要让宁王采取下策,让他留在江西。

伍文定道:那我们应该如何做?

阳明先生道:太简单了,宁王之所以起事,主要仰仗两个人,一是李士实,二是刘养正,余者尽为山贼草寇,不足为虑。唯此二人者,有乱天下之心,有乱天下之才,所以当下为计,必须马上找到此二人的家属,离间此二人与宁王的关系,一旦二人的计策不为宁王所用,我等则胜券在握矣。

伍文定道:离间之计固妙,可是这计策也需要时间。

阳明先生道:正是,所以我等先得知法犯法,伪造朝廷文书,发布征讨大军已经入赣的假消息,切记宁王之乱平定之后,所有的文书及印玺要立即销毁,哪怕是只留下一纸假公文,都是你我日后被灭族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