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28章 诛贼(第2/3页)

“杨娘子?”

玉尹这才看清楚,是杨金莲拿着一件衣服走过来。

可是被他一吓,那衣服便掉在了地上,杨金莲面红耳赤,轻声道:“奴见小乙哥睡着了,担心着凉,便取来一件衣服。”

长出一口气,玉尹笑了。

“杨娘子恕罪则个,却是自家吓了娘子。”

他捡起棉袍,披在了身上。

就着烛光,他低头看了一眼这袍子,却见做工精美,绝非燕奴手笔。

“这袍子……”

“前些时候见九儿姐买了些木棉布,剩下不少……眼看天冷了,奴便做了一件。”

灵堂里,只玉尹和杨娘子两人。

玉尹起身在长明灯里加了点灯油,又点了两支白蜡。

拿起钳子,加了两块木炭放进火盆里,他复又坐下来,犹豫一阵后,轻声道:“有件事,自家一直没有向娘子道谢。

当初若非杨娘子仗义,帮着我瞒过衙门,只怕而今,自家也正遭受牢狱之灾。”

杨金莲的脸色不由得一黯。

她在一旁坐下,低声道:“奴是个妇人,不晓得什么大义。

开始时,奴确是有些恨小乙哥……不管怎样,奴的夫君也是死在小乙哥的手中。可奴进了开封府后,仔细再想想,若非小乙哥,奴只怕是生不如死……思及起来,对小乙哥倒也没了那许多怨恨,只怪奴的命不好,怎晓得大郎会如此丧心病狂。”

眼中,流露出淡淡悲伤。

玉尹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只能陪着杨金莲在一旁坐着,沉默无语。

半晌后,他轻声道:“今时局不稳,娘子有何打算?”

“小乙哥,那虏贼……真个那么厉害吗?”

玉尹想了想,苦笑一声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虏贼固然凶悍,却也不是不可战胜。只是……攘外还需安内。内廷不靖,怕也是凶多吉少。”

“内廷?”

杨娘子睁大了眼睛,“小乙哥说的,可是官家?”

“官家是一方面,朝堂上自有另一派力量,左右朝政。

李伯纪等人,倒是忠直良臣,但比起他们的对手,却显得清谈有余,手段不足……我就怕倒最后,官家耳根子软,受了那些人的鼓动,到头来万般努力只能付之东流。”

很多话,玉尹藏在心里,一直不敢说出来。

今日也不知是怎地,在这灵堂上却滔滔不绝。

杨金莲有些听不太懂。却不妨碍她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玉尹。

“对了,这几日你辛苦一下,我抽不出身,还请娘子费心,多买些粮食回来。

另外,把二姐夫妇和十三郎的老娘一并接来家中。顺便再给观音院那边送些粮食过去。李娘子当初帮我不少,而今她在观音院落脚,我大体上也能猜出她的意思。

再通知霍坚。从屠场调五十个刀手过来……我担心城外战事一旦发生,城里少不得要出现动荡。我听说,这巷子里有几乎人家要离开东京。便找他们把房产买下来,供刀手居住。估摸着,这时候的房子不太值钱,一百贯以内,你大可做主,不必要与我商量,直接买下来就是了。”

玉尹,一直不愿意买地,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观音巷林林总总住了十几户人家,随着虏贼与大宋开战。有七八户人惶恐不安,想要变卖家产,逃离开封。只是这时局,房子不值钱,本二三百贯的房子。估计在市面上也就是几十贯。玉尹既然决意留在东京,自然也要考虑家人的安全。

杨金莲先愣了一下,旋即眼中透出一抹喜色,用了点了点头。

“小乙哥放心,此事奴自会打理妥当。”

“天不早了,便早些休息吧……明日还会有许多人来拜祭。少不得又要一番操劳。”

杨金莲应了一声,便告辞走出灵堂。

心里先前的迷茫一下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喜悦。

她觉着,自己到现在才算是融入了玉尹这个大家庭。此前玉尹等人虽待她不错,却总有些客气。但刚才玉尹那一番话,虽少了几分客套,却又多了一些认可……自从大牢里出来,杨金莲第一次感觉到,不再那么孤独!

玉尹在灵堂上守了一夜,天将亮时,方迷迷糊糊睡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一阵喧闹声传来,把他从睡梦中唤醒。睁开眼站起身来,他走到灵堂门口,却看见高尧卿和朱绚,匆匆忙忙的跑来,刚一进院门,高尧卿便喊道:“小乙,出事了,出大事了!”

“什么事?”

“你看!”

高尧卿把一份报纸递给了玉尹。

玉尹拿过来,只扫了一眼,却不禁眉头一蹙。

“拿这劳什子作甚?”

那报纸,并不是大宋时代周刊,而是由朝中主战派一手操办的大宋观察周刊。

朱绚苦笑道:“小乙看了便知。”

“哦?”

玉尹展开报纸,看到那头版上的号外时,眸光不由得一滞。

“请诛五贼,传首四方!”

他疑惑的往下看去,却见上书: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西北,朱勔结怨东南。童贯结怨了解,创开边隙,畏战而逃……宜诛五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玉尹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旋即透出一抹苦笑。

诛五贼吗?

这不就是历史上,那诛六贼的翻版!

历史上,陈东上书,要诛杀六贼。

而今陈东在牟驼岗,根本没有时间参与这些太学生运动,可是这事情却依旧发生了。

唯一不同的,便是将诛六贼变成了诛五贼。

历史上那六贼之一的王黼,在去年被徽宗皇帝下诏赐死,也就没有列入其中。

玉尹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这篇文章,抬起头向朱绚和高尧卿看去,“你二人怎说?”

“今日一早,李若虚便到了报馆,言诛杀五贼乃义举,望咱们大宋时代周刊,明日能给予支持。”

果然……

李纲的求和信号,还真是来的及时。

昨日刚和玉尹表示了和解之意,今天便要用到玉尹。

“那宫中是怎个意思?”

“宫中至今未有回信,二十六郎一早便派人入宫打探虚实,可并未得到圣人准确回答。”

宋代皇宫,称母后为娘娘,尊皇后为圣人。

高尧卿所言的圣人,便是指前太子妃朱琏。不过朱琏的反应倒也不算奇怪,毕竟赵桓方登基,便是有心赞同,也不可能表现出来。那样一来,反而会给人留下一种他急于清除先帝势力的表象。赵桓不好发言,那身为圣人的朱琏,自然也不会开口。

“没有回信?

是含糊不清,还是没有回答?”

“未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