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一件皮衣引发的战争(第3/3页)

“哇噻!”在座的人都恍然大悟。

【沈尹戌妙计】

秋天楚国攻打蔡国,冬天,吴国就出兵攻打楚国。

吴军多少人?精兵三万。

《左传》记载:“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

吴军北上,然后沿淮河向西,直到淮河口(今河南潢州西北)弃舟登陆,这时候已经是蔡国境内,而船只顺淮河而下,再运粮沿淮河而上。

吴军登陆,会合蔡国军队,而唐国军队随后赶到。

楚军统帅是囊瓦,听说吴军到来,二话没说,撤。

楚军一口气撤到了豫章(今湖北省安陆县),然后渡过汉水,沿汉水西岸隔江布防。

吴军不依不饶,翻越大别山,挺进到汉水东岸,与楚军隔江相望。

囊瓦这时候很后悔,跟吴国人打仗,从来没有打赢过,而且从来没有全身而退过。原本以为吴国人已经变成了爱好和平的人民,谁知道这次竟然又来了。早知道他们会来,就不打蔡国了。

到这个时候,进攻是绝对不敢的,想都不敢想。撤退呢?现在已经是自家的地盘了,还往哪里撤?再说了,如果把汉水让给了吴军,后面更是无险可守。

怎么办?囊瓦这叫一个愁,自从当上令尹之后,还没有这么愁过。

还好,楚军中还有一个有点想法的人,谁?司马沈尹戌。

“令尹,准备怎么办?”沈尹戌来找囊瓦。

“怎、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据险死守,等吴军没有粮食了,自己撤退。”囊瓦说。他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恐怕不行,吴国现在用淮河运粮,估计等他们撤军,要到明年秋天了。”

“那,那怎么办?”囊瓦倒真没有想到这一点,更加傻眼。

“我有一个办法,吴军主力都在汉水对面,令尹在这里拖着他们。我率领本部人马从汉水上游,绕道随地过汉水,然后包抄到淮河口,烧掉他们的运粮船。随后占据大别山的大隧、直辕、冥阨三个关口,断绝吴军回蔡国的道路。这样,吴军无粮,并且没有归路,一定军心大乱。然后,令尹渡过汉水,我则率部从背面杀来,两面夹击,一定大败吴国人。”沈尹戌的主意很正,并且很有可操性。

“好主意,就这样。”囊瓦喜出望外,命令沈尹戌立即出发。

现在,楚国人要反客为主了。

可是,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