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众公子中赵胜最贤能。他喜欢宾客,前来的宾客大概有几千人。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宰相,曾三度离开相位,三度恢复相位,被封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的楼房面临老百姓的家。一户老百姓家有个跛子,步履蹒跚地去打水。平原君的美女住在楼上,向下看见了,大声嗤笑他。第二天,跛子来到平原君门前,请愿道:“我听说您喜欢士人,士人不怕千里的路途遥远而来到您门下,是因为您能以士人为贵而以侍妾为贱。我不幸患了驼背这样的残疾,而您的后宫有位美女往楼下看到就嗤笑我,我希望得到笑我的人的脑袋。”平原君笑着说:“好吧。”跛子离开后,平原君笑着说:“看这小子,竟想因为一笑的原因而杀我的美女,不也太过分了吗!”终究没有杀她。过了一年多,宾客中的门下食客逐渐离开的超过一半。平原君对此感到奇怪,说:“我赵胜招待各位的时候,从来不敢失礼,但离开我的为什么这么多呢?”门下客有一人上前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讥笑跛子的人,因为您爱好女色而轻视士人,士人就只好离开算了。”于是平原君才砍下讥笑跛子的那个美女的头,并亲自登门献给跛子,趁此向他道歉。从此以后门下才又陆续来客。这时候,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因此,互相竞争来延揽贤士。

秦军围攻邯郸的时候,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请求救援,跟楚国订立合纵盟约。平原君约定带着门下勇力双全、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起前往。平原君说:“假使用和平方式能取得胜利,那就好了。和平方式不能取得胜利,那就只好在华丽的屋宇之下歃血为盟,一定要订立了合纵盟约以后才回来。贤士不必到外面寻找,在门下食客中物色就够了。”找到了十九人,其余没有可取的了,无法够二十人。门下有位叫毛遂的,上前,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毛遂听说您准备跟楚国订立合纵盟约,约定带门下食客二十人一起前往,不到外面找人。现在缺少一人,希望您把我毛遂作为备用人员带着一起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在我赵胜门下到现在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在世上,譬如锥子在布袋里,它的锥尖立即显现。如今毛先生在我赵胜的门下到现在三年了,左右的人未曾有称誉您的,我赵胜未曾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才能。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放在布袋里罢了。假使我毛遂早就能放在布袋里,便脱颖而出,不仅仅锥尖显见而已。”平原君终于带毛遂一起出发。那十九个人相互眉来眼去地讥笑他,可没能排斥他。

毛遂等到了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议论,十九个人都佩服他。平原君跟楚国订立合纵盟约时,说明合纵盟约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时就讨论它,一直到太阳正中了还没有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前吧。”毛遂握住剑把沿着台阶上前,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三言两语就可以决定。今天从太阳出来就谈合纵,一直到太阳正中了还不能决定,为什么呢?”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呢?”平原君说:“这位是我的家臣。”楚王吆喝着说:“为什么不退下去!我是和你主人谈话,你是来干什么的!”毛遂握着剑把上前说:“大王之所以吆喝我,是因为楚国人多。现在我与大王相距不过十步,大王是不能依仗楚国人多了,大王的生命操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吆喝什么呢?而且我毛遂听说商汤凭着纵横七十里的土地称王于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见方的土地而臣服诸侯,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众多吗?其实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握对自己有利的形势而显示自己的威风。现在楚国的土地纵横五千里,持戟的兵士上百万,这是称霸称王的资本。凭着楚国这样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是个小青年罢了,率领几万部队,出兵来跟楚国交战,第一战役就夺下了鄢邑和郢都,第二战役就烧了夷陵,第三战役就侮辱了大王的祖先。这是楚国百代的仇恨,也是赵国的羞耻,可是大王不感到可恶。订立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吆喝着什么呢?”楚王说:“喏喏,的确像先生所说的,我恭敬地奉献整个国家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说:“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把它进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先歃血来订立合纵盟约,其次是我的主人,再次是毛遂。”于是在殿堂上签订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相继在堂下歃血吧。你辈碌碌无为,正是依赖别人,坐享其成的人。”

平原君和楚国签订了合纵盟约以后就回去,回到了赵国,他说:“我赵胜不敢再考察士人了。我考察士人,多则一千人,少则几百人,自己认为不会错漏天下的士人,但对于毛先生来说,我却错漏了他。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比九鼎和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三寸舌头,胜过百万军队。我赵胜不敢再考察士人了。”于是把毛遂尊为上客。

平原君回到赵国以后,楚国派春申君带领军队去救援赵国,魏国信陵君也假托命令夺取晋鄙的军队,去救援赵国,都还没有到达。秦国加紧包围邯郸,邯郸危急,将要投降,平原君对此非常担心。邯郸传舍小官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心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一灭亡,那么我赵胜就成为俘虏,为什么不担心呢?”李同说:“邯郸的老百姓,用枯骨当柴烧,用子女交换着吃,这可以说是很危急了。可是您后宫的美女数以百计,奴婢侍妾身穿绫罗绸缎,有多余的粮食和鱼肉,老百姓却连完整的粗布衣服也穿不上,连酒糟米糠也吃不饱。百姓贫困,武器竭尽,有人便削尖树木权充矛矢,可您的用具、乐器和往常一样丰富。假使秦国攻下赵国,您哪能还有这些东西呢?假使赵国能够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呢?现在您如果能使夫人以下人员编入士兵行列,分工做事,把家里所有的财物都分散来犒劳战士,战士们正当艰难困苦的时候,容易感恩戴德的啊。”当时平原君听从了他,得到敢死的战士三千人。李同就和这三千人冲向秦军,秦军因此退却三十里。正好碰上楚、魏两国的救兵到了,秦军就收兵了,邯郸又保存下来。李同战死了,他的父亲被封为李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