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使用的植物香料

人类使用香料,无论是东西方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香水(Perfume)一词在拉丁文中的本意是“穿透烟雾”,这种诗意般的解释除用它来去除身上的异味外,还用在神圣的仪式上。埃及历史上记载了许多使用香精和油膏的史实,不过这些香料主要是用于沐浴及沐浴后。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的香水使用已日趋普遍,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奥就经常使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水和香油来洗澡,甚至还用香水来浸泡她的船帆。古埃及的国王或贵族死后,要用香料裹尸,使之永存。古埃及时期,在公共场所中不涂香水是违法的。古希腊妇女在宗教仪式上也要撒泼香水。古罗马人则喜欢把香水涂在任何地方,如马的身上,甚至造墙的砂浆中。

我国也有着悠久的香料文化。周代的金铭文有纒鬯之赐,纒是黑黍,鬯是香料。《说文解字》解“鬯”:“以纒酿郁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说明“鬯”是一种以黑黍为酒,再加上香料的祭酒。纒鬯经常名列赏赐礼单之首,足见其贵重。

在先秦典籍中也有纒鬯的记载,《诗经·大雅·江汉》:“厘尔皀瓒,纒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张湘泽译为:“赏你玉柄龙口杯,黑黍香酒赐一坛。告祭你的祖先们,赐你名山与土田。”《尚书·洛诰》中有:“以纒鬯二卤,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纒鬯一卤,虎贲三百人。”说明香料的作用是多样性,既有生活的用途,也用于神圣的仪式。

我国古代的用香,非常讲究各种香料的配合,以形成种种不同的香气,达到不同的效果。所使用的植物香料主要有:檀香、丁香、龙脑香、沉香等。主要是从植物的枝、叶、花等部位采集的植物精油、香树脂和树胶等制成。

中国发明熏香的历史也很早。《西京杂记》有长安巧工丁缓“作九层博山炉”的记载,表明我国在汉代就用香炉焚烧香料了。至于寺院焚香尤为典型,不但可以使进香者沉浸于悦法的境界,还可以用“香火因缘”来说明彼此投机的宿世缘分。在寺院使用的香料中,有一种香叫作篆香,又称百刻香。它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曾制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

我国古代使用各种香料制作面脂、护发香泽等化妆用品,将香料用于美容的历史也很悠久。唐朝的《香乘》一书中,还记载有贵族妇女经常各自带着香料比较优劣,称之为“斗香”。

早在汉代,古人就将植物香料用于医药保健方面了,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传尸疰病”,即肺结核病。而且香除了外用,还可以内服。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用“线香”入药,并且将植物香料即香药分为三类计127种。

古人还常用香饼熏衣增香防霉,用香末置于书橱画甑中驱虫防蛀。据蔡质的《汉宫典职仪式选用》载:“尚书郎、女侍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熏。”而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丞相杨国忠,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用麝香和乳香拌泥饰壁,用以驱虫防蛀,连皇宫中的沉香亭都不及。

我国悠久的香料文化从历代所著的香谱中也可见一斑。汉代有郑玄辑著的《汉宫香方注》,隋朝有杨广编写的《隋炀帝后宫香药方》,五代时留下孟昶的《后主香药方》,明代有高濂的《遵生八笺·论香》。纵览中国古代的香文化,皇宫贵族是香料及制品主要消费者。

沉香

沉香,又叫作“沉木香”、“水沉香”。按古书记载,沉香主要产于天竺国(今印度等地)和今天的中国海南、广州等地。天宝二年(743年),陕郡太守韦坚为唐玄宗精心安排了一次全国特产物资大博览,其中就有广东的沉香。明清时期,广东药材业大发展,形成了沉香和龙涎香等药材及成药市场。

至于沉香的来源及命名,叶廷皀的《海录碎事·饮食器用》中有:“沉木香,林邑国土人破断之,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沉香,不沉名栈香。”宋代寇宗《本草衍义》和张师正的《倦游杂录》里则记载了采集沉香的办法:“山民入山,见香木之曲干斜枝,必以刀砍成坎,经年见雨水所渍,结香后以钜取之,刮去白木,其香结为斑点,亦名鹧鸪斑,燔之甚佳。”这是一种切断树脂道,促进沉香树脂溢出凝聚的人工结香法,既可以提高产量质量,又不毁坏林木。这种保证主干再生斜枝的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积淀了古人科学而又简单易行的宝贵经验。

沉香与中国的宗教关系也很密切。沉香是供佛重要香品之一,以唯一能通三界的香气而著称。这种特殊的使命,有着庄严美好的内涵。道教在降魔驱邪的仪式中则是以铜制容器盛装沉香,终日点燃,象征天地间和合盈盛之气,称为“氤氲缭绕”。

檀香

“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古人这些脍炙人口、令人陶醉的诗句描绘的就是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著名香料——檀香。

檀香,又名旃檀、白檀,为常绿寄生小灌木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采伐木材后,锯成段,除去边材,阴干。刨片,或劈碎生用。宋代药学家苏颂说:“檀香有数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之。”李时珍说:“按大明一统志云:檀香出广东、云南及占城、真腊、爪哇、渤泥、暹罗三佛齐回回等国,今领南诸地亦皆有之。”叶廷圭著《香谱》云:“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

檀香其木极香,我国古人首先在庆典和宗教仪式上拿它作为焚香使用,后来用它来做器具、扇骨等。又由于檀香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所以也刨片入药做芳香健胃剂。

檀香扇还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檀香扇用檀香木制成折扇,加以精美的雕刻装饰,用来扇风香气扑鼻。此外,我国古人还用檀香木做成的伞来表示身份。

据称隋代宫殿夜宴时并不点灯,而在廊下悬挂120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等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就有200多车。

丁香

我国古代作为植物香料的丁香有两种。一种是桃金娘科的常绿乔木,由其花蕾所得的丁香油为重要香料。由于其种仁是由两片形状如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所以又称鸡舌香。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朗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另一种是我国北部的木犀科灌木紫丁香及其变种白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