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武侯治蜀 诸葛亮执政(第2/2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不是空谈。

这就是诸葛武侯之治蜀。十一年间,他东和孙吴,南定夷越,北伐曹魏,内修法制,既坚持了刘备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推进了《隆中对》的既定方针。

那么,蜀汉政权保住了吗?

没有。

[8]诸葛亮后来曾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见《出师表》。

[9]《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称:“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并不知诸葛亮为何人。《诸葛亮传》称:“南中诸郡,并皆叛乱。”《诸葛亮集》称,刘备去世后,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都先后给诸葛亮写过劝降书。

[10]以下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11]关于曹魏和蜀汉两国的国情,可以查看他们的钱币。曹魏的铜钱质量高,分量足,蜀汉的则简直就是劣币。田余庆先生的《〈隆中对〉再认识》则称:“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所以,“刘备出峡,全军覆灭;诸葛北伐,积年无成”。另据《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详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12]见《晋书·宣帝纪》。

[13]请参看《华阳国志·刘后主志》、王夫之《读通鉴论》。

[14]见《三国志·马良传》及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关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记载不一。《诸葛亮传》称“戮谡以谢众”,《王平传》称“丞相亮既诛马谡”,《马良传》称“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向朗传》称“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详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15]李严被废事见《三国志·李严传》及裴松之注引弹劾奏章。李严被废原因,请参看田余庆《蜀史四题》、拙著《品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