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爆!

走出放映厅的时候,林克一脸的潮红,一副兴奋到几点之后的模样。

跟他类似的是,从《大腕》的放映厅里走出来的观众,至少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一副笑逐颜开的模样,津津有味地跟身边的朋友探讨着什么,不时还模仿两句台词,自己哈哈大笑——基本上,不敢说百分之百,至少也是绝大部分人,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表现得都比他们平时的状态要亢奋了很多!

而事实上,这只是《大腕》上映第一天的一个缩影而已。

这部电影是明湖文化出品,李谦是编剧,又是制作人之一,再加上女主角白玉京在国内娱乐圈也是咖位相当高,所以,虽然导演和男主角都不是什么著名的大腕,但上映之初,国内的院线方们还是给了一个算是不错的排片。

四月二十日周五当天,这部电影在全国范围内拿到了22.6%的排片率,白天的上座率一般,但晚上的上座率相当不错,全部9719场的放映下来,平均上座率也达到了51%这样一个相当不错的数据,当日票房也顺利的突破一千万大关,达到了1136万!

而同一天,来到上映第六周的《红高粱》,即便是仍然保有一个不错的上座率,但排片还是不可避免的在逐步缩减,到这一天,只剩下14.3%了,不过平均上座率仍然能够达到43%左右,当日票房报收538万。

而比《红高粱》还晚上映了九天的《烂命一条》,尽管其实口碑一直都不算太差,跟所谓烂片,其实也不沾边,但来到这个时候,上映接近一个月,还是越发的步履蹒跚了——今天一天,这部电影在全国范围内仅仅只拿到了8.4%的排片率,上座率也已经掉到了仅剩17.5%,最终当日票房报收133万。

而除了这三部电影之外,虽然也有两部前不久上映的新片在全国拿到了超过10%的排片率,但单日票房也只是在两三百万之间。至于其他那些,或是院线方的自制电影,或是一些小成本、小制作,有些是局部上映,有些是单院线上映,等等,基本上不成什么气候,虽然这些在同时上映的高达十九部的电影加起来,其实足足占据了接近30%的上座率,而且它们或许也是真的能给个别院线带来一些不错的利润,但它们对整个影市的大盘,却影响甚微。

于是毫无疑问的,上映第一天就拿下了1136万票房的《大腕》,荣膺当日票房的冠军!

目前来说,它在本周票房排行榜上唯一的竞争对手,大约就是李谦的《红高粱》了,毕竟尽管来到了上映的第六周,但这部电影持续收割票房的能力却是相当强悍的,本周前五天,周票房累计已经达到了1944万之多!

然而来到周六,全国各大院线却步调一致地同时提升了给《大腕》的排片率,使得这部电影的排片率一下子就来了一个暴涨——从22.6%,一下子提升到了42.4%!

或许等到下周,《大漠孤烟》一上映,大家的热情就会立刻转移,但对于此刻的院线方来说,《大腕》这部初初上映的电影上座率不错,笑点不错,票房也不错,又有李谦亲自出来卖力的宣传,那么在《大漠孤烟》上映之前,为了营业收入,不用任何人敬酒找人情,大家也当然是无比乐意的给它加排片的!

于是,周六当天,除了票房走势极端稳健的《红高粱》的排片率,是不降反升的,从14.3%,回升到了16.5%,其它正在上线的几乎所有电影,都为《大腕》让开了道路,腾出了画布。

而事实上,《红高粱》之所以能享受这个例外的待遇,在这个档口不降反升,主要是在过去的几个周末里,它的票房表现实在是太亮眼了——每到周末,它的票房总是会爆发一波!虽然越往后肯定力量越小,但对于院线方来说却是:给它多排几场,肯定没错的!

当然,《红高粱》再猛,毕竟也已经是来到了上映的第六周,在这个周末,最受院线方瞩目和期待的,肯定还是《大腕》这样一部看上去很有爆发潜质、很有票房黑马潜质的电影。

而且,与院线方纷纷对新一天的排片做出调整的同时,在结束了上映首日的放映之后,网络上也一下子就有了很多《大腕》的观后感和影评!

近乎全面的好评!

要知道,不管在哪一个电影市场,中国国内的也好,东南亚的也好,或者北美、欧洲、日本、韩国,等等,任何市场都通用的一条票房准则就是:好的,本土化的喜剧电影,向来都是最最容易大卖,而且还是最最容易爆冷大卖、直至成为票房黑马的!

当然,前提很明确,第一,好笑,电影本身的质量必须好,第二,电影的笑话梗和故事梗,必须足够的本土化!

事实上,这当然也会导致往往很多的喜剧电影一旦离开了文化母国,到了海外的市场,很容易就会水土不服。

目前来说最典型的就是《我的野蛮女友》——这样一部爱情方向的都市轻喜剧,事实上本地梗已经很少很少了,但这部电影的最本质的文化根源,却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和社会氛围,离了这个,这部电影的很多包袱笑料就立刻失效。

所以最终,它在国内一时间大红大紫,成就了何颖玉当红小花旦的地位,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些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备受欢迎,以至于《我的野蛮女友》下线之后,居然有好多家日本的唱片公司邀请她去日本发专辑出唱片,而邀请她担任代言人的日本品牌——注意,不只是日本品牌往中国卖找她代言,而是日本本土品牌在本土卖,也找她代言——开出的价码都相当吓人!

但是,离了泛汉语文化圈,哪怕是来到西亚、南亚这样女性的地位也不高的地方,这部电影的票房都很差,在北美和欧洲,它在很多国家上映,甚至是只有三日游——上映三天,没什么人看,下线了。

这就是喜剧电影基本上无法避免的局限性了。

但对于《大腕》来说,压根儿也没指望这部电影能全世界大卖,甚至李谦心里默认的,都没指望这部电影能在南方卖的太好!

原因很简单,故事的男主角用的都是顺天府本地的方言,电影里的很多笑话,也跟北方话的语境离不开——必然会有一些笑话梗,是南方人不来电的。

当然,《大腕》这部电影已经是另外那个时空喜剧大师冯小刚的喜剧电影里方言梗、地方文化梗比较少的一部了。

而且,电影中的拍卖广告啊全国人民都补钙啊什么的,这些脑洞和笑话,也肯定是全国人民都能一下子就心领神会的。

所以,它可以被认为是一部放眼全国、适应性都不错的本土化喜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