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超高层建筑(第2/2页)

广州深圳更用不说,他们的行政级别比北京低,从城市建设中获得的好处就更高,说不定愿意接受更苛刻的条件,到时候,大华投资的想法说不定也会变了。

秘书长想来想去,觉得不能就这样放走季润之,挥手道:“你再留一天如何?我去向书记汇报一下,只要你们是诚心诚意的来北京投资,拆迁这个坏人,由政府来当,也不是不行。”

说到后面,他还借着笑话笑了笑,缓和适才的气氛。

“您也是为了大家好。”季润之马上跟着,道:“我们大华可以为拆迁专门准备一笔款子,除了用于新的住宅楼的建设费用以外,拆迁家庭也可以按月得到租房费用,但拆迁的主体,还请政府出面,毕竟,我们公司出面谈判什么的,有很多劣势。”

“嗯……”秘书长其实不怎么在乎拆迁的事。90年代初,很多居民是愿意拆迁的。因为此时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而新房的条件普遍较好,为换新房而住的远一点,很多人都乐意。甚至有北京上海的居民,自发的掏钱拿物,用市中心的老房子换近郊的新房子。

92年,不光没有学区房的概念,很多房子的条件也相当差,没有厨房和卫生间的平房和筒子楼是此时常见的居民楼,稍微好一点的平房有厨房,但只有共用的旱厕,较晚建的筒子楼有卫生间不一定会有厨房,几家人在楼道上做饭,日久天长下来,矛盾多不说,周边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即使是有卫生间和厨房的老房子,面积往往也很小,40平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是此时常见的房型,随着房屋所有者的年龄增长,三世同堂乃至四世同堂的不在少数。

这样的条件,使得正常的拆迁变成令人期待的事情。当然,越是令人期待受人关注的事,反会越是容易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矛盾。

季润之对于不参与拆迁的要求,是举双手赞同的,见秘书长有点松口的意思,想了想,干脆道:“秘书长,我们公司对于酒店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目前在国内的五座高级酒店,我们计划是一个五星级酒店,4个四星级酒店。如果市里能在短期内审批土地给我们,我可以做主,把五星级酒店放在北京。”

“像凯宾斯基那样?”

“只好不差。”

“那就一言为定,你等我消息。”秘书长再无二话,虽然明知道100米高的大楼,只有五星级酒店才能配得上,但确定和猜想,还是不一样的。

“太感谢了。对了,我们还想再选10到20个地块,做连锁酒店,这个……”

秘书长大方的挥手,道:“你们自己挑地方,最好是空置的地块,如果要拆迁的话,再看。”

“那太好了,我们尽量选空置地块,连锁酒店只要一两百亩就够了。”季润之说的脸不红心不跳。

岂止是够了。

正常的连锁酒店,有两亩地就该偷笑了。后世在市内的四星五星级酒店,也不一定能有200亩的地界,以后若是开发房地产,200亩的土地能做两个小区出来。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土地,季润之已经做好了计划,准备用“都市度假村”的概念,打造一个连锁酒店品牌……

以时间来推算,这大概也是中国商人,最后一次浪费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