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钓蟾劲和莽牛劲(第2/2页)

况且从陈艾阳的口中说出的精擅二字,那肯定是到了上层境界,炉火纯青的地步。

“是啊,早在清朝光绪十四年的时候,形意门宗师车毅斋在天津以形意剑术击败日本剑道高手板山太郎,被清政府特授予‘花翎五品军功’。那个时候,日本武术界就对形意门的剑术垂涎三尺,到了民国时候,终于从中华武士会的郝恩光手里偷学了去。现在事情过去了七八十年,剑术早在日本武术界传播开了。徐震和柳生水明结交,一半是生意上的来往,另一半就是想学到形意剑术中的一些精髓。那柳生水明也想从徐震身上学到白猿通背。”

“嗯,原来是这样。”

练武最开始的时候要精擅一门,要纯。等练出功夫了之后,则一定要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王超对徐震的做法自然很是理解。

“剑道上的造诣,现在在日本的武术界,首推宫本世家的宫本五雄,不过他已经七十多岁接近八十了,实战已经不行,全凭中年时候的威望,倒是他们家族出了几个杰出的好手,如宫本逸丞,三十岁,武功进入暗劲,剑术身法尤其的好,一盯上人如影随形,游龙一样。至于那个柳生晴子,也是日本武术界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和秦茂蛟的水平相差不多。”

说着,陈艾阳把自己知道的日本武术界一些情况都一一说了出来,令王超长了不少见识。

“现在日本武术界除去威望高,但不能打的老一辈以后,真正活跃在一线,经常比武实战的年轻中年武学大师也有三四十个,其中百战百胜,从未有败绩的是伊贺源,从小练八极拳,大成之后又学习各种武学,现在已经有四十岁,听说此人的武功已经进入了化劲,一生苦修,也没有娶妻生子,是个标准的痴心求道派。”

“你和他交手过没有?”王超下意识地问了一句,随后就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一问,因为陈艾阳的话里面意味已经清楚的表达出了,两人没有交过手。

陈艾阳倒是不注意这些,摇了摇头:“我没有和他交过手,他是日本天皇世家的武术教习,轻易不出山。”

日本天皇世家现在虽然不执政了,但是威望依旧还很高,也很有钱,就和英国,丹麦等一些国家的皇室一样。

中国经过革命,什么皇室,世家,统统被打得烟消云散。

“不过我倒是和船越家的船越一郎交过手,他的武功倒也达到了上层境界,在日本三四十位武术大师之中排得上前十。”

“结果怎么样?”王超立刻起了很大的兴趣。

“说来惭愧。”陈艾阳自嘲地笑了笑:“我们两人动手十分钟,他才被我太极单鞭手打碎颅骨击毙。”

十分钟的比武,时间已经很长了。高手比武刹那之间见生死,正如猎豹扑击羚羊,爆发的瞬间过程。

太极拳打法刚猛无比,以“炮、锤、鞭”三种发劲为主。虽然太极拳有听劲柔功,借力打力之术,但也是辅助,在实战中抓住瞬间机会以巧破力而已。

巧劲毕竟是巧劲,正如大规模作战中的游击队,永远不如大规模兵团决战来得一锤定音!

拳术打法的主流,永远是刚劲。

陈艾阳的太极鞭手,王超虽然没有见过,但从他表现出来的暗劲功夫来看,肯定是暴烈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打碎人的颅骨,也是必然。当年杨露蝉用鞭手抽青石大磨盘,一鞭之下,磨盘粉碎。如此钢劲,挡者披靡。

王超,陈艾阳这两位拳术大师谈论了日本武术界后,又谈论起功夫,越谈越投机,王超得自唐紫尘的形意,太极,八卦,国术实录的传承。又在李老爷子那里感悟到不少东西,常常有精辟的见解,令陈艾阳也击节赞叹。

最后王超提到武术中最为深奥和秘传的炼髓之法,“形意门中有虎豹雷音,八极门中有哼哈,太极门中肯定有炼髓之法,但是太极流派太多了,不知道你学的是哪一派?”

陈艾阳道:“王宗岳是武当山道家一脉的拳术继承者,我的太极拳根基,炼髓之法,是武当金蟾派秘传的钓蟾劲。”

说着,陈艾阳示范了一下,全身轻微的震荡,顿时发出了咕咕,咕咕,咕咕沉闷的声音,好像牛吼,又好像是巨蛙鸣叫。

“武当道家炼髓秘诀,有钓蟾劲,和莽牛劲。其中有相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