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五阴手慨授绝艺(第4/8页)

沈雁飞这时可就恍然那神蛛敢情是被她用萧声引走,怪不得忽然不知去向。

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停手不弹,道:“旧游如梦,云山虽然依旧,但人面全非,峨嵋山上,那尼庵依然矗立在老地方……”他没有再说下去,伸手抚琴,叮叮数声,令人神魂飞越,情怀悲怆。

桌上神蛛倏然一动,白玉萧骨碌碌滚开。那女人快如闪电般伸指一弹,那只神蛛登时肚腹洞穿,尸体飞开寻丈之外。

冯征暗中一笑,想道:“那神蛛是被我们引得动弹的啊!忽然萧琴一齐奏弄起来。这阵合奏的乐声起初极是幼细,宛如从别个世界飘落在这黑夜深山中。彼方是那么沓冥遥远,而且非常陌生,使人不敢向往,可是又不能不去,当那么一天来临,任何人都要到达那暗昧陌生的国土。”

阳魔宣华岳白皑皑的头颅微向前倾,十只手指俱长着其白如玉的指甲,长达两寸。他生像沉浸在琴萧合奏的乐声中,因而遗忘了自己。

冯征渐觉心神飘荡,似欲跟随天风中的乐声,冉冉飞逝。但他身为一派未来掌门人,定力高强,猛然一惊,知道不妙,赶快扯扯沈雁飞的衣袖,疾然退纵出去。沈雁飞想瞧瞧那女人的面貌,故此不肯即退,用手势比划一下,冯征摇摇头便先回去。

沈雁飞再听了一会儿,前尘往事,纷至沓来。母亲苍老的容貌,祝可卿婉转承欢的娇容,秦玉娇痛苦伤心的表情,最后,吴小琴美绝人寰的容颜占据了心中所有的空间。

琴弦冷冷一弹,沈雁飞愁心碎裂,萧声袅袅飞散,宛如那颗愁心碎成千万缕,随着尘烟风沙,消灭于无有之乡。

几颗珠泪掉下来,发出轻微的声息,那琴萧声韵流传飘杨间倏然音响俱歇,一片寂然。

宣华岳徐徐抬起白头,叹口气道:“那人还没倒下呢。”

那女人移开唇边的玉箫,忽然转脸向墙洞瞧来,沈雁飞骇一跳,只听老头子宣华岳又道:“自从我琴音中发现有人蹑踪来窥,到现在时候已不短了,二妹……”

沈雁飞这才知道人家早就晓得他们窥探,更不迟疑,涌身退纵开去,两个起落,已出去六丈,脚尖方一探地,只见破庙内冒出两条人影,轻如飞烟,快疾无俦,直向他身形之处纵来,沈雁飞不想和他们搭话,转身疾走,他的脚程是一纵三丈过外,后面两人虽然轻功超卓,但仍达不到三丈之远。沈雁飞不敢一直返村,便向山深处急驰。走了一程,后面两人嗟讶之声隐隐可闻,跟着听到宣华岳宏声招呼道:“前面是哪位高人,我宣氏兄妹渴欲一见。”

叫声未歇,沈雁飞一头已钻人树林中。

绕了个大圈返村,已过五更,天边已略呈曙光。他回到房中休息好久,紊乱的心情兀未恢复平静。现在威胁生命的神蛛已经毙命,他不必再悬想自己会在睡梦之中,忽然死掉。可是他究竟能否欢欣?他知道这答案。

早餐过后,他叙述昨夜之事给父亲听,说到那个阴魔宣华枝,不禁伸伸舌头,道:“我从未想到一个女人的容貌竟会像个骷髅般可怖,和那阳魔宣华岳红红润润的脸庞,恰好成了极强烈的对照。”

冯征笑道:“此所以你才不愿意和他们搭话,若果换个美人,二弟说不定会向她讨教几乎吹萧的秘技哩,哈哈……”

生判官沈鉴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冯征又道:“我知道二弟的轻功,相信已举世无匹,像那阴阳二魔修练再久,功力再强,但决不能够跃过三丈之远。故此我十分放心二弟逃命是绝不成问题。”

沈鉴喟道:“若是老夫这等饱历忧患的人,听到阴阳二魔萧琴合奏的曲调,必定伤心悲怆以至于不能举步。”

两个年轻人这时便不敢再说什么,开始商议上山之事。最后决定若果三人浩浩荡荡上山,可不知张中元处在什么地位,不知会不会扰及青城道士们的清修,故此由跑得最快的沈雁飞独自上山,把情形看看,或是回来叫他们上山,或是请神眼张中元下来叙旧。

沈雁飞衔命寻路上山,一路便见观庙极多,这刻因是初秋,游人甚众,这一来他倒不便施展脚程上山。

正走之间,忽见路畔不远处,一块突兀大石上面,一个长衫老人坐在那儿。他坐的是搬上去的一块方石,在他面前,还有一大一小的两块石头。大的那块就俨如一张小桌,小的那块和他所坐的一般大小,花纹色泽无不相同,就像原来是一块长石条弄开似的。

一株老松高长,亭亭松阴恰如一把遮阳大伞。沈雁飞好奇地停用张望一下,只见那老人红面白髯,神情潇洒,一眼望去就像图画中的处士。在他面前的石桌上,摆着一面棋秤,还有两个盛黑白子的瓷瓶。

他讶然想道:“这位老人家跟谁对奔呢?难道自得其乐么?”

那长衫老人忽然向石下路上的游人扫瞥一眼,那两道眼光就像闪电一般明亮锐利。

沈雁飞赶快移开眼睛。只听那老人道:“哈哈,我老人家算定你会来的。”

沈雁飞偷眼一觑,只见那老人家面向着自己,正用~只手向自己指着呢。不由得为之一愣,想不起和这位老人几时见过。

“来吧,别客气,时间还早着,奕一局再上山不迟。”

沈雁飞无可奈何地抬头望他,只见老人正向着他微笑。

“快来,老夫棋瘾大发,哦,难道不认识我老人家?”

“我何尝认识你?”沈雁飞在肚中咕哝,委委屈屈地走向那块大石。

“呵呵,阿弥陀佛,原来是凌老檀樾,贫憎真个眼拙。”宏亮的语声从后面响起来,把沈雁飞吓了一跳,赶快止步转身。眼前一花,一团灰影已擦肩而过,赶快又转身追看,只瞧见灰色的憎袍上面,一颗光秃秃而肥肉甚多的头颅。

“原来我表错情了。”他差点笑出声来,想道:“不过他们两人的语声中气充沛异常,必是怀有武功之士,且让我瞧瞧那和尚是谁。”

那和尚在石下止步,合十躬身为礼,然后道:“昔日峨嵋山小沙弥拜识高人,匆匆一别,即今已逾三十年,回溯前尘不过弹指间耳,凌老檀樾英姿不改,可以想见别后功行弥深,贫憎钦佩之至。”

红面白髯老人洪声笑道:“承蒙峨嵋大乘寺方丈高僧谬奖,荣幸何如。”

沈雁飞一听那胖和尚竟是当今峨嵋大乘寺方丈忍悟大师,更生瞻仰之心。这时才注意到忍悟大师手中倒提着的月牙方便铲。竟有鸭卵那么粗的柄杆,如是精钢所制,怕有四十斤以上的重量。原来那忍悟大师二十年前身为大乘寺监寺大师时,曾因事离山踏入江湖。这和尚天生侠胆义肠,好伸手管不平之事,那时节由南至北,由西往东。没有人不知峨嵋这位高手忍悟大师的法号。他如天上慧星,偶尔一现.自后便返山潜修,其后更接掌方丈大位。但那划空而过的眩目光芒,自后永留痕迹,至今江湖上尚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