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卷 第 一 章 十面埋伏(第4/4页)

关山月道:“芳驾,那座‘红楼’前,红土铺成的车马道,‘红楼’里案上瓶中插的一枝‘百里香’,就是最好的明证。”

白衣女子道:“阁下,红土、‘百里香’,并不是只有‘小孤山’才有……”

关山月道:“我认为,芳驾不该是说这种话的人。”

白衣女子沉默了一下,道:“那么,阁下上‘小孤山’来,找阁下所说的那么一个姑娘,是……”

这是不是承认,关山月找对地方了?

关山月道:“我找她要个人。”

白衣女子道:“阁下找她要个人?”

关山月道:“正是!”

白衣女子道:“阁下找她要的是……”

关山月道:“‘鄱阳县’正堂,董县令之子,董少卿董孝廉。”

看不见白灰女子的表情,只听她诧声道:“怎么说?阁下找她要的是……”

她住口不言,没说下去。

关山月道:“正是!”

白衣女子道:“我不明白,阁下怎么会找她要……”

关山月道:“我认为她劫掳了董孝廉。”

白衣女子道:“怎么说,阁下认为……”

关山月道:“正是。”

白衣女子道:“阁下上‘小孤山’来找阁下所说的那个姑娘,没有错,但是阁下认为她劫掳了‘鄱阳县’令的儿子,找她要人,阁下错了。”

关山月道:“芳驾这是说……”

白衣女子道:“她没有‘劫掳’‘鄱阳县’令的儿子,没有劫掳任何人。”

关山月道:“芳驾知道?”

白灰女子道:“我当然知道,她是我的人,任何事都会对我有所禀报。”

关山月道:“是么?”

“当然!”白衣女子道:“何况‘小孤山’与世无争,更不沾官,更何况她跟‘鄱阳县’令无冤无仇?”

关山月道:“芳驾应该知道,有些事不必因为争斗,也不必因为冤仇。”

白衣女子道:“我知道,也不可能,没有我的话,我的人绝不敢,也绝不会擅自……”

关山月道:“我相信,我绝对相信,所以我直接见芳驾,我没有找芳驾那名侍婢。”

白衣女子话声-转冰冷,话声也提高了不少:“阁下这话什么意思?”

关山月道:“芳驾明白。”

白衣女子话声更冷,但并没有再提高:“我是一个孀居之人,你指我指使侍婢劫掳男子,坏我名节……”

关山月道:“芳驾言之太重,指使侍婢劫掳董孝廉,必有原因,但不一定关系名节。”

白衣女子冷怒:“你……”

不是“阁下”,是“你”了。

关山月道:“我有证据。”

白衣女子道:“你有什么证据?”

关山月道:“董孝廉卧房窗台,后墙墙头,都有鞋底掉落的红泥。”

白衣女子道:“你说‘鄱阳县’那座‘红楼’前,红土铺成车马道,青楼送往迎来,进出之人多而杂,难道就不许是那些人的哪一个?”

关山月道:“芳驾这话说得好,但我要请问,以芳驾这么一位,怎么会指派侍婢,远赴‘鄱阳县’购置‘红楼’做为青楼,寄身风尘?而且就在董孝廉遭人劫掳的当夜,离开‘鄱阳’,返回‘小孤山’?”

白衣女子一时没说话,但旋即又道:“谁说是我指派?”

关山月道:“芳驾自己说的,没有芳驾的话,手下侍婢绝不敢,也绝不会擅作主张。”

白衣女子又不说话了,片刻之后才道:“不管怎么说,我的侍婢没有劫掳任何人……”

关山月道:“蒙芳驾容我问话,以芳驾这么一位,怎么会派侍婢,远赴‘鄱阳县’购置‘红楼’,做为青楼,寄身风尘?”

白衣女子道:“我有我的道理,我有我的事,但跟什么人遭人劫掳无关。”

关山月道:“芳驾的什么道理,芳驾的什么事?”

白衣女子道:“不能说,也不必说。”

关山月道:“芳驾,董县令是位好宫……”

白衣女子道:“他是位好官,坏官,跟我无关。”真说起来,倒也是。

关山月道:“董孝廉也是位好子弟。”

白衣女子道:“同样跟我无关。”

也是。

关山月道:“像芳驾这么一位,不该伤好官、好子弟……”

白衣女子道:“谁说我伤好官、好子弟了?什么人遭人劫掳的事,根本就跟我无关。”

就是不承认!

证据摆在眼前,让关山月问的说不出话来,可就是咬紧牙关不承认。

关山月道:“芳驾是位妇道,又是位孀暑之人,我不愿动手逼芳驾交出人来,说不得我只好自己闯,自己找了!”

他站了起来。

白衣女子也忙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