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 五 章 隔山裂岳(第3/3页)

柳天赐道:“姐姐,你看玉霞真人为什么会赠我俩药丸,他可不认识我俩?”

上官红笑道:“我想重礼之下必有所求,‘玉霞真人’不会有什么恶意的,既然给你,你就好生收下,这自有他的深意。”

柳天赐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这襄樊城忽然聚集这么多武林前辈顶尖人物,连你的徒弟‘不老童圣’也来凑热闹,明晚可谓盛况空前。”

上官红想起“不老童圣”见到他就逃之夭夭,不由莞尔一笑:“我这徒弟和你一样,贪玩淘气,可难管得紧,他是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跑,这倒不奇怪,不知为什么偏跟‘玉霞真人’较上了劲?”

柳天赐道:“这叫‘教不严,师之惰’。你那徒弟满肚子稀奇古怪,还不是想在‘玉霞真人’面前试试他的‘弯路又蹦又跳射人针’,我真担心他以后不知道给起一个什么名字,那么长,一念就得念上老半天。”

上官红一下子笑得喘不过气来……

两人各自回到房里,在襄樊城找绿鹗和袁苍海,在大街小巷转悠了两三天,人也累了,就抛开心思,早早休息。

十一日,襄樊城大街小巷,满街都是丐帮子弟,人头攒动,城外还有许多丐帮子弟陆续进来,在襄樊城的大道和广场上或躺或坐,个个身上都污迹斑斑,穿着破鞋,蓬头垢面,虽然不拘礼节,但秩序井然,没有哪个丐帮弟子拿银子去买东西吃,没有人施舍,就从袋子里拿出一些残奠冷饭兀自旁若无人、津津有味地吃着。

柳天赐和上官红也穿着一身破衣服,拿着打狗棒,穿着破鞋,将脸上涂得一塌糊涂,混在丐帮弟子中,两人相视而笑。

点将台在襄樊城南三里地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在这里,汉朝的韩信受过胯下之辱,后在襄樊附近行丐,被汉高祖刘邦施舍了一碗饭,就是这—碗饭之恩,韩信忠心不二,辅助刘邦统一天下,所以丐帮一直把韩信奉为丐帮鼻祖。点将台由方砖垒起,是一个高约四五丈的平台,点将台方圆数十里已黑压压地站满了丐帮子弟。

已是申时,天色已黑,平台四周点燃了火把,把方圆数十里照得如同白昼,平台上一个人也没有,丐帮弟子引颈而望,柳天赐和上官红牵着手,四处观望,倒没发觉有什么异样的人物,心想:那些已经来的人物潜伏到哪里去了?成千上千的丐帮弟子立在台下,议论纷纷,人声鼎沸。

突然,从西南角响起一阵急骤的马蹄声,扬起满天的灰尘,喧哗的人群一下子静了下来,人们都侧过脸去,不一会儿,十匹马就飞驰而来,丐帮弟子刷地让开一条道路,十来人翻身下马。

柳天赐大吃一惊,这十来人皆背负着八个袋子或九个袋子,知道这些都是丐帮的八袋长老和九袋长老,谢远华也在其中,个个都血迹斑斑,神色疲惫,显然经过了一场恶战,有两个还是伏在马背上。

众丐帮大哗,顿时,点将台周围一片寂静,人们大气也不敢出。

四个九袋长老走在前面,身上伤痕累累,倒提着打狗棒,步履凝重,神情凛然,后面是三个八袋长老,三个八袋长老搀扶着受伤的两位八袋长老一行人向点将台走去。

丐帮十大长老,早就名震江湖,柳天赐听袁苍海说过,这十位长老都分布在各地,管辖一方,台下有的丐帮弟子认出自己辖区的长老,不由大叫起来,顿时,台下叫声汇成一片,如海潮挟着春雷,声震半天。

一个容貌怪异,额头凹陷,圆脸,厚唇,鼻孔朝天,脖子歪向右边的九袋长老站在点将台上朗声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这九袋长老因为相貌奇怪,柳天赐听袁苍海讲是丐帮辈分极高的裴曾法,武功也最高,尤其一手打狗棒答,使得出神入化,早在二十年前就名震南北武林,为人稳重耿直,在丐帮相当于执法长老,韩帮主神龙不见首,少在帮中,帮中的大小事务,就由裴长老一手打理,代韩帮主传令执法,这一喊,内力充沛,声音洪亮,一下于将喧哗的声音压下去,连站在最边缘的丐帮弟子,耳边也嗡嗡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