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片山微雨(第4/9页)

少女本可将他一举击倒,但恨他出言不逊,存了猫玩老鼠的心思,故意加以羞辱,当下站着不动,左一鞭,右一鞭,打得乐之扬双脚乱跳。她心中快意,笑嘻嘻说道:“臭小子,知道厉害了吗?跪下来求饶,我让你少挨两鞭。”

乐之扬怒道:“求饶?求鬼还差不多。”少女脸一冷,手腕陡然一抖,长鞭向前绕出,刷地缠住了他的左脚,用力一拽,乐之扬手忙脚乱,向前摔倒,只觉鼻孔一热,两股鲜血涌了出来。

乐之扬愤怒欲狂,一股屈辱充满胸膛,恨不得跳起来跟她拼命。可是对方武功既高,手段也狠,此处又是深宫荒园,叫她活活打死,怕也无人知道,当下按捺怒气,极力思索应对之法。

少女见他趴在地上不动,喝道:“装死么,快起来。”手起鞭落,接连两鞭,抽中乐之扬的头脸后背。乐之扬本想趴着不动,诱她上前,再用“捕鲸手”的擒拿功夫将她制服。不想长鞭可以及远,少女不用靠近,也能狠下毒手,一时挨了两鞭,痛得连声哼哼,只好爬起身来,还没站稳,手臂又被缠住,横着拖出丈余,砰地撞上了一根柱子。

乐之扬两眼发黑,差点儿昏了过去,只听少女冷笑道:“怎么样,服不服?哼,没用的家伙,就凭你,也配做席应真的徒弟?”她有意逞威风,一面说话,一面挥舞长鞭,鞭身忽伸忽缩,忽曲忽直,忽而挽成朵朵鞭花,凌空振动,异响连连。

乐之扬听见声响,心头忽地一动。他经脉受阻,“灵曲真气”运转不了,连带“灵舞身法”也不能曲尽其妙,唯独在风穴前练成的“灵感”,非但不曾消退,反而与日精进,无论何等细微、嘈杂的声响,一旦落入耳内,均能辨析入微、自成条理。

听着长鞭振动,乐之扬分明感觉,这声音嗖嗖来去、节奏井然,当成一支乐曲也无不可。虽说音符间的起承转合,远不如“风穴”变化无方,但只要把握住其中节奏,不难从前面的挥鞭之声,判断出长鞭下一招的走向。

突然间,乐之扬灵光闪动,一行字句从脑海中浮现出来:“天地有节,动静有方,弛骤之道,一以贯之,知其前而制其后,应节而发,举无不中……”

这一段经文出自《妙乐灵飞经》的《灵飞篇》,意即是:天地万物均有其节奏,这节奏包括动静、快慢等变化。这些变化一以贯之,好比一首曲子,须有独特的节奏,方能成其为曲调,节奏贯穿首尾,不可前后相悖,如不然,演奏出的曲子一定不伦不类。

天地有节,动静有方,乐曲有节奏,武功亦有节奏。音乐越动听,节奏越独特,武功越高明,节奏也越微妙。面对一路武功,只要把握住其中的“节”,就能由前面一招,推断出后来的变化。

“鳌头论剑”中,乐之扬和阳景交手,曾将“碧海惊涛掌”当作一支曲子,看出掌法的后续变化,但当时内力充沛、进退如神,打败阳景,靠的多是“灵曲真气”,纵然一时感知,也没有十分放在心上。而今内力尽失,只有“灵感”。乐之扬凝神听去,但觉少女的长鞭大可当成一件乐器,所用的鞭法,也可看成一支曲子,其中节奏独特,也算一流武功,可惜少女火候不到,施展起来未见高明。

正想着,少女深感不耐,又是两鞭落在乐之扬背上。鞭上蕴含奇劲,直透肺腑,所过俨如火烧刀割一般。少女举鞭,还要再打,乐之扬蓦地跳了起来,大喝一声:“慢着。”

少女微微一愣,冷笑说:“服了么?快把‘奕星剑’演示一遍,要不然,我打得你浑身开花。”乐之扬笑道:“你要我演示‘奕星剑’,莫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少女目光一寒,锐声道:“这个不用你管,要命的话,马上演给我看。”

乐之扬见她神气焦急,心中大为奇怪,眼珠一转,叹气说道:“可惜啊,我演示不了。”

“为什么?”少女一愣。乐之扬哈哈大笑,说道:“因为我压根儿不会。”少女瞪着他脸色发白,冲口道:“你、你刚才怎么不说?”乐之扬笑道:“你没问我,我怎么说?”

少女目光一寒,银牙紧咬,其中迸出字儿来:“你找死。”长鞭一抖,鞭未至,风已来,割面生痛,不同以往。

乐之扬听其风声,便知少女受了激怒,这一鞭全力扫出,落在身上不死即伤。想到这儿,他吸一口气,聆听风声,非但不闪不避,反而迎着鞭子跨出一步。

这一步有意无意、左旋右挪,俨然江东独步,大得《灵舞》法意。只听耳边风响,鞭子一击落空,少女惊觉之时,鞭子已经落在外门。乐之扬跨入长鞭圈内,看似自投罗网,实则闯入了这一鞭的空门,若是内外兼修的一流高手,趁势紧逼,少女必败无疑。

少女师承高人,见识不凡,不容乐之扬近前,清叱一声,向后跳开,鞭子凌空舒卷,形如一条盘蛇,刷地缠向乐之扬的脖子。

乐之扬头也不回,只是聆听鞭风,心里就已勾画出长鞭的走向。若以音律作比,少女前一招好比羽声,慷慨激烈,清越壮怀,后一招则是商调,欲说还休,大有缠绵悱恻之意。这两个调子一扬一抑,迥然有异,为免变化突兀,必要相应的调子加以过度,高明的乐师,前后衔接,了然无痕,但若能耐稍弱,两招一来一去,必然生出破绽。

这破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乐之扬没有内力可以依仗,专注两耳之间,灵觉更加敏锐。当下也不转身,使一招“荧惑守心”,举起长笛,反手向后一挑。这是“天元剑”的妙招,不偏不倚,正中长鞭劲力的断续之处。少女的内劲传到该处,陡然遇上阻碍,无法传到鞭梢,半条鞭子登时泄气,活像一条死蛇,轻飘飘扫过乐之扬的后背,有气没力,全无杀伤。

少女大为吃惊,收回鞭子,想要变招。乐之扬听其节奏,猜到后面一招应该近似于音律中的“变徵”之调,当下使出“紫微斗步”,旋身而上,使一招“彗星扫廷”,竹笛绕过少女的鞭势,刷地抽向她的左颊。

这一招蓄势而发,少女遮挡不住,急急向后仰身,可仍是迟了一步,笛子扫过些许,面颊隐隐作痛。她又惊又怒,只怕容貌受损,只好放弃了反击的心思,纵身向后跳开,同时不忘叫道:“这一招是奕星剑么?”

“是啊。”乐之扬一面回答,一面移步转身。少女怒道:“这一招叫什么?”说着挥鞭横扫,鞭势凌厉,声如裂帛。

“这一招么?”乐之扬边说边笑,“叫做‘打烂狗头’!”忽地左一摇,右一晃,看似漫不经心,却躲过了少女势在必得的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