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穷极生变(第3/11页)

“宝辉安然无事。”乐之扬说道,“这位姑娘是盐帮之主叶灵苏。”

“盐帮之主?”徐妃不胜惊讶,仔细打量地上少女,“女帮主?咦,生得好俊。”

乐之扬道:“她受了内伤,急需疗治。”徐妃点头道:“我来瞧瞧……”正要上前,朱棣横剑拦住,向乐之扬问道:“你打哪儿来?”

乐之扬手指石门:“门后是一条密道。”

“我们的话你都听见了?”燕王脸色阴沉。

乐之扬跷起大拇指,笑道:“王爷唱的好戏文,装疯卖傻,千古第一。”他被朱棣瞒过,心有不快,语含讥刺。

燕王并未着恼,笑笑说道:“你活着逃出父皇手心,也是大大地出乎本王所料。”

乐之扬说道:“侥幸而已。”燕王察言观色,徐徐说道:“乐之扬,我装疯瞒你,确是出于无奈,如今被你拆穿,那也无可奈何。”

“王爷放心。”乐之扬说道,“我决不泄露此间一字。”

燕王转愁为喜,收起宝剑,笑道:“患难之交最为难得。我知道,你跟十三妹两情相遇,此次渡过难关,本王一定赞同你和十三妹的婚事。”

此话虽有拉拢之嫌,乐之扬听了却觉入耳。他和朱微相恋,不为皇室所容,若如朱棣所言,堂堂正正迎娶朱微,倒也不失为一件扬眉吐气的快事,当下笑道:“王爷这么说,不怕令尊地下有知,大大的生气。”

燕王冷哼一声,说道:“他生气的事还在后面。”

乐之扬笑道:“既然如此,我再送王爷一件大礼。”

“什么?”燕王奇道。

乐之扬转身出门,拎过冷玄,就地一扔,笑道:“这个如何?”、其他三人望着冷玄,无不惊异万分,道衍冲口而出:“冷公公?”

冷玄无精打采,应声抬起眼皮,扫视一周,又低下头去。

“好一份大礼!”燕王笑道,“冷玄,你在市集里逞威风的时候,可曾想到有一天会落到我手里?”

冷玄扬起头来,锐声说道:“你阴谋叛逆,将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朱棣一皱眉头,望着屋顶,徐徐说道:“公公言重了,我本无心叛逆,所以一忍再忍。削我兵权,我忍了;撤我三卫,我也忍了;罗织罪名,杀我心腹多人,我还是忍了。我自污自秽,装疯卖傻,朝廷还是步步进逼。其实你我都明白,本王一日不死,朱允炆一日不得安枕。”

冷玄沉默时许,说道:“不错,别的藩王有谋逆之心,但无造反之能;你纵无反心,却有翻天覆地的能为,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朱棣目射精芒,扬声说道:“所以事已至此,唯有鱼死网破。冷玄,我待人如何,你再也清楚不过,你若投靠于我,便是元谋功臣,本王断不会亏待你的。”

冷玄摇头道:“我受先帝遗托,辅佐当今陛下,为臣以忠,有死而已,要我投降,万万不能。”

“我想也是如此。”朱棣摇头叹气,握剑的五指微微一紧。

乐之扬上前一步,拦在冷玄身前,朱棣一怔,皱眉道:“你做什么?”

乐之扬笑道:“王爷息怒,留他还有用处。”

朱棣哦了一声,问道:“什么用处?”

“王爷图谋大举,可有必胜把握?”

朱棣摇头道:“对抗朝廷,百死一生,岂有必胜的道理?”

“说的是。”乐之扬指着冷玄,“他好歹是个钦差,万一举事不利,可以当做人质。”

朱棣沉思一下,放下长剑,点头道:“留着此人,也可当做棋子。”回头说道,“道衍,你来看管此人,他武功既高、人又奸猾,千万不可大意。”

道衍笑道:“王爷放心,交给贫僧就是。”

说话间,叶灵苏剧咳起来,鲜血泉水一般溢出口角。乐之扬慌忙躬身,将她扶起,朱棣见他惶急,向徐妃说道:“你找医官过来,尽其所能,为叶帮主医治。”

徐妃点一点头,向乐之扬说道:“跟我来!”说完当先引路。

乐之扬抱起女子,忍不住回头望去,但见冷玄瘫坐地上,瘦骨支离,苟延残喘,忽然之间,心生歉疚,不由垂下目光,转身跟上徐妃。

走了数十步,忽见一道石阶,两人拾级而上。到了尽头,徐妃摁下机括,头顶砖石开裂,出现一道方门。

钻出房门,但见一间书房,书架耸立,典册无算。

“乐先生。”徐妃说道,“下面的地宫,除了王爷和我,只有道衍与郑公公知道。”

乐之扬道:“王妃放心,我决不外泄。”

“先生多虑了,本妃并无此意。”徐妃叹了口气,“只没想到,地宫之下还有密道,鞑子在大都经营多年,也不知还藏了多少秘密,纵在深宫内院,也觉不甚太平。”

乐之扬想到宝藏,深以为然。出了书房,天色已晚,流云如墨,星月无光,徐妃姗姗而行,进入一间寝殿,召来宫娥,服侍叶灵苏躺下。女子半昏半醒,不时咳嗽吐血,乐之扬焦心如焚,握住她手,度入内力,然而收效甚微,且有加剧之势。

不久数名医官赶到,轮番诊脉,均是脸色凝重。徐妃见状,忍不住问道:“陈太医,这位姑娘病势如何?”

一个年迈医官犹豫一下,垂手上前,小声说道:“王妃见谅,恕下官冒昧。这位姑娘很是不妙,如此重伤,还能存活,下官从医半生,才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什么话?”徐妃脸色一沉,“但有一口气在,你们就得将她救回来。”

“这个……”众医官面有难色,陈太医小心问道:“王妃,这位姑娘面生得紧,理当如何称呼?”

“啰啰嗦嗦。”徐妃甚是不耐,“她是我新收的义女,治不好她,我要你们好看。”

众医官面如土色,凑在一起商议。乐之扬凝神细听,一群人阴阳五行、虚实沉浮,说了半晌,也无定论。陈太医唉声叹气,苦着脸上前,说道:“王妃恕罪,郡主脏腑受创,气血枯竭,下官才能有限,回天无力。唯一之法,只能服些参汤鹿血,让她多活几日。”

“庸医!”徐妃一拍桌案,欲要发怒,忽听乐之扬叹道:“治病救人,本无侥幸,这几位恐怕没有撒谎,陈太医,你开几张续命的方子好了。”

陈太医不敢答应,眼巴巴望着徐妃。徐妃余怒未消,沉声道:“也罢,养着你们几个,真不知作何用处?哼,快写方子,续上性命,再说其他。”

陈太医忙不迭取来笔墨,写好几张方子,立马抓药煎服。叶灵苏服下汤药,咳嗽稍缓,仍是脸白如纸、昏迷不醒。徐妃甚感歉疚,说道:“乐先生,没想到这些太医如此不济,你放心,我立马派人,将城中名医尽数请来,不治好叶帮主决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