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于是萧宪等出门,往前越过金水桥,一路向着宫门口而去,只见本来肃穆空阔的宫廷场地之中,内尉司的人列队而行,一个个铠甲鲜明,如临大敌。

远远地看到午门那边儿也聚集了无数人,城门楼上也有影子闪烁,底下的宫门已然紧闭。

守在宫门底下的侍卫统领瞧见萧宪等人来到,忙紧走几步上前行礼:“萧大人!”又迟疑地看了一眼旁边的李绶,并没言语。

萧宪道:“情形如何,是谁带兵?”

统领道:“他们只说是兵部的人,再问别的就不回答了,从城门楼上看,……只看到许多士兵簇拥在宫门外。”

萧宪道:“带路,上城楼。”

众人经过紧闭的宫门以及左右掖门,虽看不到什么,仍能听到外头囤着兵马的声响,以及那种仿佛山雨欲来的慑人气息。

很快登上了城头,萧宪往外一看,不由也有些窒息。

外头本是极宽敞的御街,如今街上两边林立着许多身着铠甲手握腰刀的士兵,不见一个闲人。

萧宪身后的李绶宋玉溪等见状,也各自心头震惊。

这边萧宪定神,道:“外头领兵的是谁,我是吏部萧宪。叫人出来跟我说话。”

底下走出一员统领,朝上看了会儿,因是认得萧宪的,便道:“萧大人!啊……李大人也在。”

李绶看见此人,不由皱眉,原来他的确认识此人,正是兵部李衾的下属郎官。

他又惊又气,探身道:“怎么是你?你、你们在干什么?莫非是真的要造反吗?”

萧宪把他一拦,只听底下的那员郎官道:“听说皇上给人害死了,宫内还有人要借机对兵部不利,我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这话你听谁说的?”萧宪问道。

郎官道:“呵呵,萧大人,您好歹也曾经是我们尚书大人的舅哥,我三爷人向来在礼数上自然不曾亏待过你们萧家,如今我们封城,自然也没有伤害到你们萧家的皮毛。只不过是想给我们三爷讨个公道而已!”

萧宪皱眉:“什么公道?我只问你,你们公然造反,是不是李衾的主意?”

那郎官啧啧道:“这若是我们大人的主意就好了,一早儿拉旗反了,自己坐龙椅,也很不必受这么多年的气了,论资质论本事,我们三爷哪点儿当不起?”

“住口!”萧宪略微心安,既然不是李衾的主意那一切就好说了,当下喝道:“我就觉着李子宁做不出这种无君无父的事,原来是你们自作主张,你可知道,你这样却是把他陷于不义之地了?从此他一世英名不复存在,只怕还会被万人万世唾骂!”

郎官道:“萧大人,我们都是粗人,只活一世痛快,想不到万人万世那么多,萧大人您自然也是知道的,从先皇帝在的时候就一知忌惮李尚书,怕他拥兵自重,怕他功高震主,其实我们心里早不服了。当初若不是北关一战威慑胡狄,只怕胡人早就南下杀到京城了,等安定了江山就要卸磨杀驴,三爷能忍我们可不能忍。”

李绶按捺不住,骂道:“混账东西!居然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我李家绝不会出乱臣贼子!”

郎官道:“李大人,兵败的话才叫乱臣贼子,事成的话,那叫‘胜者为王’,这个道理连我们都懂,怎么您不懂呢。”

李绶暴跳:“胡说八道!”

郎官又道:“景王殿下没有当皇帝的命,死就死了吧……但是你们居然要扶镇远侯坐上皇位,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镇远侯是我们三爷一手提拔上来的,就算是皇位轮流坐,那也该是我们三爷先坐在上头啊。”

李绶气的七窍生烟,恨不得从城楼上跳下去,把这郎官劈成两半。

萧宪不理李绶,回头看了看王将军,宋玉溪、穆先生等,便跟那郎官道:“切莫着急,我想着其中有什么误会,第一,没有人会对兵部不利,第二,镇远侯乃是正统的先帝血脉,先帝留有遗诏的。不是我们愿意如何就如何……皇太后跟、太妃娘娘……”

说到丽太妃的时候,他的眉峰不为人知地微微一蹙,继而仍是淡淡道:“两位娘娘都是认可过的。”

郎官听到这里,却也笑说道:“既然萧大人说到了皇太后,那么我们这儿却也有皇太后娘娘认可的人啊。”

萧宪跟众人都诧异不解,此刻,有几匹马从御街上飞奔而至。

宋玉溪扫了眼,惊愕道:“那是……”

大家都看清楚了,原来这来的几个人里,除了兵部的几名统领外,中间的一人,竟是皇太后的族人——兵部的袁侍郎,而在侍郎身侧的,却是顺义侯赵申平!

萧宪看见袁侍郎的时候倒也罢了,等看见赵申平也在其中,也隐隐惊怒起来。

此刻那几个人已经到了城门前,却都并不下马。

为首的袁侍郎仰头看着城墙上数人,拱手道:“萧大人,王大人,各位有礼了。”

王将军忙道:“袁侍郎,您这是……”

这袁侍郎是皇太后的族人,虽然也是兵部当差,可人尽皆知他跟李衾不是一条心,怎么跟李衾这些人搅在一起?

袁侍郎道:“王将军,是这样的,我听说皇上死的不明不白的,宫内又传出风声说要让镇远侯登基,这不明不白的,恐怕是有人密谋作乱,所以才同兵部众位决定拨乱反正。”

王将军不知如何应答。宋玉溪道:“袁大人,你误会了,你若是怀疑,大可亲自询问皇太后娘娘,娘娘自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你怎么就能跟这些人贸然起兵,闹得天下大乱,这样如何收场?”

袁侍郎摇头道:“我倒是有心面见皇太后娘娘询问,可是太后在深宫里,只怕也受了某些人的辖制,我就算能见到,只怕也无济于事。”

李绶刚刚给那郎官气的半死,此刻才总算缓过一口气,听袁侍郎这样回答,又看顺义侯赵申平跟在旁边一语不发的,他便道:“太后岂会受人辖制?实在是一派臆想出来的胡言乱语……赵申平,你是个明白人,怎么也跟他们混在一起?”

底下袁侍郎扫想身旁的顺义侯,赵申平在马上抱拳欠身,道:“这个、一言难尽。我也是怕宫内出了乱子,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

“宫内没有乱子,是你们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李绶脱口大骂。

萧宪一直面色冷静的,听到李绶这般说,眉峰才一挑。

李绶虽然是个不善言辞的,但偏偏能在情急之时说出一阵见血的实话来。

如今宫门口的这些人,袁侍郎本是皇太后的族人,是太后的心腹,太后如此保举镇远侯,一定早就跟袁侍郎通气儿过,袁侍郎肯定知道那遗诏以及镇远侯的事情,所以所谓不明不白以及“辖制太后”的说辞,完全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