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今岁的冬雪落得晚,年节却依旧如约而至。满目莹白的景象还没欣赏多久,城中各处就挂起了点点红色灯彩。

这是拒戎城一场暌违了五十多年的春节。

尽管重建项目的进度尚短,但城中对于这次庆典依旧足够重视。统一的调度下,大批的物资从康城和昌岭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为拒戎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点上了灯笼还不够,曹觅正着手忙着另一件年味代表物品——对联。

在盛朝,对联还没有流行起来。人们在年节时用来装点的东西,除了常见的灯彩,还有桃符一类的简单饰物。

写了门神名字的桃符会在之后的时光里慢慢演变为对联,在中国明代才正式出现。

曹觅觉得,这其中应该有科技发展的原因。

毕竟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价格低廉,获取简易。但是对联需要书写在红纸上,普通人家怎么可能轻易买得起红纸呢?

但如今,她名下的造纸坊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像红纸这些品质不高的纸张,造价成本已经被压得极低。即使给全城所有的建筑都贴上一副,曹觅也丝毫不会心疼。

想着今冬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曹觅便将对联搬了出来。

尽管如此,她向三个孩子解释对联的时候,三个孩子还是一头雾水。

面对几人的疑惑,曹觅笑了笑,道:“以前没有这种东西也不要紧,咱们做出来了送下去,往后都这样弄,不就好了吗?”

“那些人应当不识字吧。”戚瑞摸着对联上“吉祥如意”几个字,看着曹觅问道:“把这些东西给他们……真的有用吗?”

曹觅都研墨的动作一顿,想了想道:“无碍,我到时候让去发对联的人,告知他们纸上的意思便是了。

“他们虽然是盛朝人,但其实绝大部分前半生都是在戎族那边生活中。对联上的汉字,应该能帮助他们加深对盛朝的情感。”

戚瑞闻言,点点头道:“嗯。”

另一边,曹觅将墨研磨好了,抬头环顾了一周,问道:“嗯……戚瑞,你和王爷两人来写?”

双胞胎闻言,有些不服气地凑上来。

戚然仰头看着曹觅:“娘亲,我也要写。”

曹觅苦恼地思索起来。

对联这种东西可不是儿戏。她继承了原身的笔迹,但写出来的字依旧很一般,所以前几日准备弄对联时,甚至没想过自己动笔。

回忆起去年双胞胎制作的花灯,曹觅无比肯定,如果让双胞胎参与进来,那么纯粹就是浪费材料了。

于是她蹲下身朝两人劝道:“对联写完可是要贴在房间外面的。

“让王爷帮你们写,到时候贴出来才气派啊!”

搬出戚游果然很有用,双胞胎想了想,转头缠着戚游去了。

戚游淡淡往曹觅那边瞥过去一眼,看着旁边纸上的对子问道:“这些是谁写的?”

曹觅回答道:“有几个是我写的,但是大部分是我托人,请几个孩子的林夫子和狄夫子帮忙想的。”

林以和狄哲可以说是目前城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两个人了,曹觅想要对子,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这两人。

而如今看那些对子,曹觅也知道自己的决定没错——

即使她要求所有的对子都必须是应节且喜庆的,林以和狄哲还是能在这个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风格。

林以之前当过官,又被贬谪,心中记挂着还是社稷。他写的对联中,“天下春”、“家国兴”这种文字出现的频率极高。

而教孩子们画画的狄哲就没有这么高的志向了,写的对联充满了日常生活中的意趣。

曹觅觉得林以写的可能更好一些,但是她更喜欢狄哲对联中描绘的农家闲适、鸡足豚肥的景象。

至于曹觅自己写的那几条——

就是在自家空间院子里的几幅对联上抄的。

她把这些抄出来,就是想着给两位夫子做个参考。

此时见戚游定睛品味着她抄出来的对联,曹觅便有些不好意思。

她尝试着转移开话题:“咳咳,王爷,要不您也想几个对子?

“我之前是见您忙,所以不敢劳烦您。但是您的文采,比起两位夫子,显然也是不遑多让的。”

戚游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想了想,提笔写了起来。

城中的百姓那样多,需要的对联数量也不少。王府中戚游和戚瑞两人写的这些,最后都用在内城和几处军机院落了。

曹觅另外找了写字好看的周雪等人,为外城的人将对联写好。

出乎她意料的是,对联造成了比她预料中,更加强烈的影响。

韩甲带着几个青壮,往物资点领了几筐对联和米糊,运送到他们住所附近的一处工作间。

工作间中,一群身形消瘦的盛朝遗民围坐在村长身边,听他口沫横飞地讲着当年的故事。

村长神情激动地细数着自己父辈当年带着村民们逃脱戎人追捕,在草原上寻找到生地的伟大往事。

见到韩甲一行进来了,众人才回过神来,纷纷上前来帮忙。

“韩哥,韩哥,我来吧,你快去炕上烤烤火暖和暖和。”老五凑上前,接过韩甲背上的木筐。

韩甲也不客气,卸下肩上的重量之后,呵出一口寒气,径直往烧得正火热的炕上行去。

老五带着其他人将东西搬过来,顺口问道:“韩哥,这是啥?”

“对联、米糊。”韩甲介绍道:“容关管事说,这些就跟桃符差不多,要咱们各自领一对回去,就挂在自家大门两边。”

众人闻言,皆点点头。

村长直接拆开了一副,随即惊讶道:“哎!上面有字!”

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对联,随口问道:“这写的是什么意思啊?”

跟着韩甲过来的一位小管事看了过来,回答道:“和顺一门有百福。”

村长闻言,点点头“嗯”了一声。

管事观察着他的神色,觉得他应该没有听懂,便解释道:“这是一句很好的吉祥话。把它贴在门外,可以和和顺顺,广纳福气。”

这一解释,众人便都明白过来了。

大家开始稀罕地凑过来,用一种看珍宝的目光看着这些对联。

“哎呀……这可是红纸啊,读书人才用得起的东西。”有人说道:“比之前做灯彩的那些红纸厚多了!”

“这些字也要好看了!咳咳……虽然我看不懂,但确实太好看了。”

众人赞叹之余,突然听到村长叹了一口气。

他摸着手中的对联,对管事问道:“我们这群人滞留在塞外这么久,原来中原那边已经多了这许多我们父辈也未曾听闻过的东西。”

他摇摇头,有些沮丧道:“看来我们确实是抛弃太久了……”

屋中众人都是几个月前才被救回来的盛朝遗民,对着他这番话十分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