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2章 吃瘪的大老板们

此时的记者们,在遍寻乐易铃不到之后,只能是悻悻的回到了自己的报社和公司,开始写起了稿子,做好了新闻素材。

其实,上午的针对九龙巴士的惊心动魄股票收购战,下午就已经有很多的版本出来了。

当中最为详细的就是香江商业银行的版本,但刚刚说出来的时候,许多人都不敢相信。

直到晚上的电视节目出现,佳视难得的出大手笔,将香江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记者等方面的人士聚集在一起,做6:30分的晚间新闻特刊,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仔细的一琢磨,大家就对这个收购不觉是拍案叫绝。

也就是香江人不喜欢看《三国演义》,否则活生生就得把殷俊当成是再世诸葛亮!

只有极少数的人,这个夜晚,才在悔恨和苦恼之中度过。

这里面,雷觉昆自然是第一。

他从来没有想过,九龙巴士会在自己的手里失去。

虽然雷觉昆是第二代,但他完全就是一个开拓之主,在他的领导下,九龙建业和挪威置业等公司,都蓬勃的发展,和九龙巴士一起,成为了雷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

可是没想到,这转眼之间,雷氏家族赖以安身立命的九龙巴士公司,居然就被人给吞了去,真是让雷觉昆痛苦不已。

更让他痛苦的是,自己看到了电视节目里面香江商业银行的职员,绘声绘色的说起殷俊怎么智谋百出,妙到毫颠的把控时间和人们的心理,最终取得辉煌大胜的情形。

失败了不说,还得重温一遍造成自己失败的胜利者的历程,雷觉昆觉得地上有一条缝,自己都会直接钻进去了。

香江是一个商业社会。

只要不违法的事情,那么就不会受到谴责,更何况雷觉昆和殷俊根本不认识,大家就是靠着手段来决定胜负。

殷俊的一切手段都摆在台面,并不存在什么卑劣的威胁、恐吓、胁迫等等手段。

所以,即使是雷觉昆非常的痛恨殷俊夺取了雷家的财产,但也不能不佩服,这个人果然是一个天才。

他不但能写剧本,不但能在剧本里面把人生百态给说了个遍,还能在现实生活里面,揣摩各种人物的心理,并且加以利用,从而制造机会去击败对手。

雷觉昆与其觉得是自己失败了,还不如说是老友何亭锡的失败,因为他是真正负责操盘的人,可他根本没办法应对殷俊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势,最后才落得惨败收场。

可是雷觉昆再仔细的琢磨一下当时的情形,别说是他和何亭锡,就算是冯景喜来了,也一样抵挡不住。

怪就怪殷俊对人性的揣摩实在是太到位了,根本就是妖孽级别的,完全是出人意料,处处抓住人的弱点。——别看自己两人上当了,那些数十个股票交易员们,还有抛售九龙巴士股票的,不全都上当了吗?还眼巴巴的让殷俊收购了便宜的股票!

既然九龙巴士已经被殷俊完全控股,雷觉昆也没有了挣扎的想法。

虽然名义上是不能让一个股东拥有51%的股票的,但公共事业公司不一样,不可能让人私有化收购,所以多半是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实在不行,就按照乐易铃所说的,殷俊把股票一分为二,难道关芝琳还能不支持他吗?

因此结果完全是一样的!

九龙巴士已经离雷氏家族而去了。

但是有一点,雷觉昆在心中隐约觉得,殷俊购买九龙巴士,应该不会是为了经营这个公司,而只是为了达成他的一些目的。

况且,殷俊虽然买下了九龙巴士,但九龙巴士里面的员工,从上到下都是跟着雷氏家族许多年的人,雷觉昆有着很多的人脉,雷氏家族的影响力仍旧根深蒂固。

如果想要运营好九龙巴士,那么肯定就需要雷觉昆的一些配合。

故而雷觉昆想要和殷俊谈一谈,如果能和殷俊达成一种平衡,让自己还能继续在九龙巴士里面发挥重大的影响力,那也不算是太差。

毕竟九龙巴士来说,每年16%的回报率,实在是太低了。

雷觉昆在九龙建业和挪威置业等公司上面,每年赚的钱远远比九龙巴士多。

如果九龙巴士能为我所用的话,帮我达成一些目的的话,那其实要不要控股权都不是最重要的,加上之前收购的,自己手里也有25.3%的股份,这第二大股东,也不可能被完全忽视的。

听说殷俊这个人非常厚道,只要自己的态度不要那么强硬,不那么的一拍两散,相信总是有合作的机会。

香江嘛,赚钱最重要,其它的都不算什么了。

仔细的想一想,其实这样真的不错。

本来雷觉昆就觉得在九龙巴士上面不怎么赚钱,所以今年还把自己的金公主院线给建立了起来,不就是想要让家族多一条财路吗?

恰好的,殷俊不但是香江第一电视剧的金牌编剧,在电影剧本也是出奇的厉害!

《表错七日情》、《鬼打鬼》、《败家仔》、《猫头鹰与小飞象》……这些剧本个个精彩,除开了《鬼打鬼》之外,其余的三部都是破了香江的票房纪录的电影,一个人写三部这样的电影,绝对是难能可贵的厉害!

虽然院线和电影公司没有太大的关联,可看看邵氏院线的邵氏电影公司,嘉禾院线的嘉禾电影公司,他们都有自己的电影公司支持,这样似乎对票房的成绩更好一些。

如果自己以后有做电影公司的需要,那么现在和殷俊在九龙巴士上面合作,也算接下了善缘嘛不是?

咳咳。

虽然这样也是自我安慰的很好办法,但还别说,雷觉昆这么一想之后,心里居然舒服了不少,至少没有先前那种气爆了的感觉。

雷觉昆是最郁闷的人,但也有另外一批人,跟他的郁闷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这就是恒隆集团的陈家人。

陈家现在掌舵的是董事长陈正熙,这位出生在津卫的富家子弟,和弟弟陈正蹈一起在南洋打拼之后,成立了恒隆集团。

比起香江的许多地产商……嗯,应该是比起香江所有的华人地产商,除了黄家父子的信和地产之外,陈家的恒隆集团都是属于一出生就有很良好的基础的。

只不过,陈家有一个很大的恶习,所以造成了他们在生意上的竞争能力不强,远远落后于那些白手起家的地产超级富豪们。

这就是吝啬。

注意了,不是节俭,而是吝啬。

极其的吝啬。

李超人能几年不换一双皮鞋,十几年戴同一只手表,但人家在做生意的时候,该舍得就要舍得,没有半点的吝啬。

巴菲特也是吝啬得过分,专门开车去下雨的地方来淋雨洗车,但他在投资的时候,那手笔堪称豪迈,对待跟随自己的中小股东们,分红更是高得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