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百零五

回到自己宫中,朱棣迅速叫过来了自己手下的一批谋士,吩咐他们各自写三篇歌颂徐琳琅在赈灾中的付出的诗词,有大气磅礴的诗词,也有郎朗上口的儿歌,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夸赞了徐琳琅的心胸和聪慧。

诗词里说,徐琳琅能代父赈灾,便如同旧时的花木兰代父从军,是女英雄。

诗词里还说,徐琳琅选择了赈灾更加棘手的西城,是有着不为名利只为百姓的心胸,

诗词里还说,徐琳琅能够想出赈灾之策,是何等的聪慧无双。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到了末尾,诗词的话峰一转,便是说,徐琳琅为了百姓,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废寝忘食的赈灾,世人不但不夸赞她的功德,还要诋毁她的名声,还要揣测她的用意,更要抹黑她的闺誉。

如此而言,多么上心怀百姓的人寒心。

不日,这些夸赞徐琳琅和为徐琳琅诉冤的诗词便传遍了应天府,应天府的百姓都是知道徐琳琅为赈灾做了大贡献的,后来听说徐琳琅是因为喜欢四皇子才去城西赈灾,然后便恍然大悟,怪不得呢。

等到这些诗词儿哥一出来,百姓们都有些自责,的确,这徐琳琅,是女英雄啊,大家怎么能那样揣测人家,诋毁人家的闺誉。

也不知道这流言是谁兴起的,这也太用心险恶了。

人家魏国公原本就在西城赈灾,魏国公走后,徐琳琅自然是接替这魏国公去西城赈灾了,这和徐琳琅喜欢四皇子有什么关系啊。

如果一开始,魏国公是在城东赈灾,那么,徐琳琅也定然是去的是城东啊。

的确,这除了徐琳琅去西城赈灾这一点,可是再没有别的蛛丝马迹能够证明徐琳琅是去。

一时间,应天府百姓议论的风头调转,都是在替徐琳琅诉不平的。

人家哪个千金大小姐不是被锦衣玉食的养在闺房之中,好容易出了一个心怀天下的,还要被这样诋毁议论,太不应该了。

再过两天,应天府内,谁若是还嚼徐琳琅贬低四皇子的舌根,那必然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

如此一来,关于徐琳琅喜欢四皇子的风波,算是彻底的过去了。

这日里,一众皇子贵女们都被邀请到了太子府中。

太子新娶了好几房姬妾,便都搬去太子府去了。

太子把几个弟弟、贵女们和公子们都请到了太子府中,就是想大家一起吃一顿饭。

席间,太子和侧妃李琼玉、胡珺儿、徐锦芙还有一位太子以前的侧妃吕氏。

这位吕氏,是太常寺卿之女,原本也是高门权贵之女,但是在和国公的爵位比起来,太常寺卿倒是差了一截。

所以,在座的姬妾里面,吕氏倒是身份最低的了。

不过,吕氏早年生出了太子的庶长子朱允炆,这倒是让吕氏的身份提了不少,如此一来,也能和旁的几个出身国公府的侧妃平起平坐了。

席间,所有人都颇为有礼,一幅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

待用完了膳,太子喝多了酒,被扶着回去厢房坐下,气氛就变的不同了。

自这几个侧妃入了府之后,太子却只是去了吕氏和徐锦芙那里。

李琼玉和胡珺儿心里都颇不是滋味。

徐锦芙在颇为自得自己把李琼玉和胡珺儿都比下去的同时,又看着吕氏碍眼,旁人也就罢了,已经生过孩子的吕氏,凭什么要分她的恩宠。

若是没有吕氏,她岂不是要独宠东宫,一步一步成为太子妃吗。

徐锦芙端了一杯酒,走到吕氏面前,张口道:“吕姐姐,妹妹敬你一杯酒,如今你我都是太子侧妃,我们自是要好好关心照顾太子,你我二人和睦相处,也让太子无后顾之忧。”

一旁的胡珺儿气炸了,太子明明还有她和李琼玉这两个侧妃,凭什么徐锦芙只敬和她一样有恩宠的吕氏,这便是根本没有把她和李琼玉放在眼里。

想到偶尔听到下人议论,以后,这府中我们便只巴结好吕侧妃和胡侧妃便好了的话,胡珺儿感到被羞辱。

吕氏向来和善温柔,见徐锦芙过来给她敬酒,便也和善起身,道:“妹妹说的对,还有琼玉和珺儿,我们几个,都是太子侧妃,我们和睦相处,当好姐妹,太子便无需为后院分神,这便是我们几个的功德了。”

吕氏的话倒是让李琼玉和胡珺儿的心里舒服了一点。

谁料,徐锦芙话锋一转,道:“姐姐陪伴太子殿下也有些年月了,妹妹却是刚入太子府,照妹妹看,不同的人,便要做不同的事情,妹妹刚入府,自然是要让太子殿下愉悦心情,也要为太子殿下绵延子嗣,如此,太子殿下多陪陪我,便是应该。”

徐锦芙的话一出,周围的几个人,都变了脸色,徐锦芙这话,未免,未免也太过露骨。

徐锦芙倒是丝毫没有感觉到,这些时日,为了留住太子,她研习了太多房中秘术,看的多了,尝试的多了,徐锦芙便也便的大胆起来。此刻,倒是不像在闺中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的话是出了格的。

吕氏倒是依旧温和,只道:“几位妹妹刚入府,太子殿下多陪陪妹妹们,也是应该的。”

徐锦芙想到好几次太子明明是想留在自己房中,却还是惦记着吕氏,便告诉自己他要去找吕氏免得她伤心,徐锦芙就认为是吕侧妃也用什么狐媚手段留住了太子,接着往下说:“要我说,吕姐姐入府也有多年,怎么还是如此离不开太子殿下呢。”

吕侧妃愣了一愣。

徐锦芙一笑,继续道:“要我说,吕侧妃都是有了庶子的人了,当务之急,就是该把心思用在教养孩子上面,而不是整天想着怎么留住太子。”

“就是因为你,太子都没有时间去琼玉和珺儿房里呢。”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徐锦芙身上,徐锦芙这话说的,一箭三雕,既嘲讽了吕侧妃留着太子不放,还泄露出了太子没有去过李琼玉和胡珺儿的房里好让这两个人难堪。

气氛变的微妙。

徐锦芙见吕氏难堪,接着道:“姐姐,我要是你,我就一门心思用在教养庶子上面,允炆现在呆呆笨笨的,真是让人着急,太子都和我说了,对允炆很是着急上火,这样长久下去,允炆以后该怎么辅佐他的嫡长兄呢。”

吕侧妃之子朱允炆现在才两岁,听说平日里很是乖巧,不哭不闹。

徐锦芙倒是在一个两岁的孩子身上做起文章来了。

吕氏自己被羞辱的时候尚且能忍,可是自己的儿子也连带着被羞辱在这么多人跟前被说呆笨,吕氏便开口申辩:“允炆他并非呆笨,他只是性子沉静,不喜笑闹,太子说,允炆的性子倒是像他……”

徐锦芙像是听到了惊天笑话,不由的哈哈笑了起来,然后道:“吕侧妃,你胡说什么呢,允炆的性子怎么可能像太子,你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允炆那孩子闷葫芦一个,都不像一个男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