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人生 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第2/5页)

萧思温气得险些晕倒,幽云十六州对中原重要,对辽国也同样重要,失去幽云十六州,难道皇帝陛下打算把辽国退回到放马牧羊的原始部落时期不成?

若不是柴世宗中途染病,就此去世,恐怕幽云十六州已经不保了,饶是如此,也已经失去了瀛、莫二州及附属城池。

辽国得到幽云十六州已经近百年,在心理上早认同是自己的国土,失去瀛莫二州心中自是恨事。萧思温身为国之重臣更是耿耿于怀。穆宗意外一死,这个时候萧思温能够及时通知谁来继位,谁就会是下一任的皇帝。虽然萧思温把女儿分别嫁给太平王罨撒葛和赵王喜隐,然而他在思想政见上,却是更认同晋王耶律贤。萧思温当机立断,一边封锁消息,一边派人秘密通知晋王耶律贤立刻飞马到灵前即位,是为辽景宗。

景宗一回到上京,萧思温立刻手握大权,被封予北府宰相、魏王等爵位,而后一道旨意,令萧思温之女萧绰入宫为妃。

无以得知萧绰和韩德让此时心里是何滋味,只不过身为侯门中人,有时候政治利益高于一切,更何况两人都不是不知世事的小儿女,正相反,他们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的是涉及权势斗争的教育。萧绰从小受的是作后妃的教育,韩德让受的是出将入相的教育,在重大政治关头,他们都只能够选择面对现实。韩德让娶汉人大族李氏之女,离开京城,代父韩匡嗣镇守南京。

萧绰入宫之后,以她的美貌和智慧受到了景宗的宠爱。景宗耶律贤是一个很有城府和手段的皇帝,他年仅四岁时,父亲世宗就因为“察割之乱”而被刺杀,他幸被厨子刘解里用毡子包住放在柴草中遮掩过去得以逃生,此后他便被穆宗收养。童年的经历给了耶律贤很大的刺激,令他身心俱受伤,一直体弱多病。然则外面的羸弱恰和要强的内心成反比,这皇位本来就是他的,但是在多疑而凶残的穆宗眼皮底下,他以与世无争的态度麻痹了穆宗,穆宗曾经把所有能继位的王爷挨个儿杀的杀,关的关,监视的监视,却没有怀疑到他。他则暗蓄大志,结交飞龙使女里,南院枢密使高勋等人为心腹,又与萧思温、韩德让、室坊、耶律贤适等重臣过往甚密。因此在穆宗一死,其余王爷还没有回过神来时,耶律贤已经登基就位了。

因此对于萧绰,耶律贤本就已经将她内定为皇后了,但是他为人心计甚深,却先封其为贵妃,直到两个月后,他已经将她里外观察得很清楚了,这才下旨封她为皇后。

初入宫的萧燕燕生活得并不如意,一重重考验向她袭来,入宫一年多以后,权倾朝野的北府萧思温忽然被盗贼所杀,谁都知道这不可能是一桩意外。

十六岁的萧绰在惊变之后迅速成熟起来,只有自己手握大权,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抛开少女情怀,投入新的角色定位中。

半年以后,查出杀萧思温的凶手为国舅萧海只、萧海里,两人被处死。紧接着,在保宁三年(971年)十二月份,萧绰生下了皇长子耶律隆绪。她的权势迅速扩大,而她和耶律贤之间的夫妻感情也越来越好。景宗耶律贤生有四子四女八个孩子,其中三子三女,俱是萧绰所生,这似乎也足见他们夫妻很恩爱,而萧绰在他们十四年的婚姻生活中,从长子降生之后,几乎大部分的时间就在不停地生孩子。

随着孩子越生越多,萧绰的权势也越来越大,先后除去恃功骄横的飞龙使女里和南院枢密使高勋等重臣。这固然是萧绰自己的能力,也得益于景宗耶律贤有意的一步步栽培引导。

童年的凶杀政变,令耶律贤一生都心有余悸,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健康,也令他一生留有阴影。辽国从耶律阿保机开国始,就没有安稳过,每一次的皇位交替,都伴随着血腥和残杀。太祖耶律阿保机一死,他所指定的继承人长子耶律倍皇位被次子耶律德光所夺,失去皇位的耶律倍流亡他乡,死于非命;太宗耶律德光一死,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就发动兵变,将述律太后和李胡囚禁致死;世宗耶律阮在祭祖途中被暗杀,穆宗耶律璟在行猎途中被暗杀……

皇位如同坐在活火山上,谁也不知道它会什么时候爆发,稍有不慎,做皇帝的随时可能死于非命。皇权的控制又是一件体力活儿,它需要掌控者精力充沛,发现危险苗子并及时扼杀,还要随时防范各种可能的出现。

耶律贤不想自己像世宗、穆宗一样死于非命,他想活得好好的,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还想安安稳稳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耶律贤的身体状况很差,小时候过于血腥令他受惊,从此得了风症,从史料上记载的他病发时的惊悸抽搐状况来看,倒是很像癫痫之症。这倒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帝王病,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彼得大帝都被这种病困扰终身。

所以耶律贤再竭尽心力也不能完全放心,在他风症发作的时候,他的权势随时可能失控。他不能相信那些亲王兄弟,他刚刚从这群狼嘴里抢来皇位,现在他们正虎视眈眈地候着呢;他也不敢完全相信臣下,他们随时都可能被诸亲王收买。唯一可以全权托付和信任的,恐怕只有他的妻子,他儿子的母亲了。皇后的地位系于皇帝身上,皇后的将来系于皇太子身上,只有皇后和皇帝利益攸关,不可能背叛。就算中间有什么可能性发生,皇位最终还是会回到他的儿子手中。

从接掌皇位的第四年开始,耶律贤在观察了萧绰四年之后,两人的夫妻之情在增长,信任度也在增长。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耶律贤逐步将皇后萧绰带上政治的前台,让群臣慢慢熟悉皇后,渐渐适应听从皇后萧绰发号施令。直到保定八年(976年),耶律贤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联’暨‘予’”,并“著为定式”。这就正式宣告天下,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和他具有同等地位的皇后所发表的命令,等同于他的命令。

在萧绰执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辽国自太宗耶律德光企图入侵中原不果以后,一直以来内乱不断,自顾不暇,尤其是穆宗执政以来,国力更是衰弱。而在中原,则由后周开始逐渐成一统之势。自柴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开始,就不断地对辽发动攻击,当时的情形一直是南攻北守,只挨打不还手的局面。

到辽景宗继位,重用汉臣,兴利除弊,国势为之一缓,但是同时他所面对的对手也在日益强大。辽乾亨二年,即宋太平兴国二年(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灭了辽国在南方的最后一个属国北汉,尽管辽景宗和萧绰连连派出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南府宰相耶律沙等率大军救援,却也没能够保住北汉。一时之间,朝野大惊,因为大家都知道,下一步肯定是要对辽发动攻击了。当时情况一直是南强北弱,刚刚一统天下的宋军气势正锐,完全不同于后来演史说的那样畏战如虎,恰恰相反,反是一直在打败仗的辽军比较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