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第八章 六国特使楚宫议合纵(第2/7页)

“听贱狗的小黑狗说,陛下昨日已经诏命公子如为楚国副使,与纵亲国商议会同。事不宜迟,主公须当机立断!”

“笔墨伺候!”

邢才寻来笔墨、丝帛呈上,拱手哈腰候于一侧。

昭阳拟好一封书函,折叠后交予邢才:“呈送副使大人!”

“小人遵命!”

邢才转身就走,刚到门口,昭阳又叫住他:“备车,本公这也走一趟章华台!”

“喏!”

公子如是威王偏妃所生,生性恬淡,无意朝政,醉心仙道方术。威王早年一力振作,怨其无志,贬他于湘水之西的大山深处。此贬倒也趁了公子如之心,无怨无悔地在湘西一待十年。灭越之后,功成名就的威王年纪渐老,好起仙道来,这才念及公子如,颁旨将他召回。此番入纵,威王点公子如做副使,一是出于器重,二也是支应苏秦。

公子如受命次日,苏秦送来请柬,邀他于翌日申时前往列国驿馆与五国使臣共商纵亲、会同诸事。公子如从未问过政治,更在山中闲散惯了,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回顾身边,却无一个可以商议政务的才士。欲去章华台请旨,又怕父王责斥。欲去东宫求问,更恐太子耻笑。公子如苦思一宵,竟无一策救急,正自作难,邢才送来令尹昭阳密函,教他如此这般。

公子如一向看不惯昭阳,对其信中所言自是疑虑重重,揣摩良久,仍不得其趣,在厅中又踱几步,眼前陡然一亮,驱车直奔郢都西郊。

郢都西郊的丽水河湾有一处沙石丘,丘上住着一个奇人,名唤郦敧。沙石丘状如乌龟,郦敧自号龟丘子,入则数年不下龟背,出则狂放不羁,招摇过市,郢人无不视其为怪,唯公子如视为师友,待之甚恭。

公子如到时,衣衫褴褛的郦敧骑在龟背一棵大树的枝丫上,正在引吭高歌,歌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也也

来者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也也也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也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也也也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也也也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也也也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也也也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也也也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也也也

吾行却曲,无伤吾足也也也

郦敧兴致甚高,唱完复吟,吟完复唱,一遍又一遍,似是没个尽止。公子如沿小径边走边听,行至近旁驻足,又听一时,踱至树下,击掌叫道:“先生好歌吟啊!”

郦敧这也看到公子如,一跃而下,拱手笑道:“何风吹来四公子?”

“先生狂歌响彻云霄,行云遏止,晚生岂敢不来!”公子如回揖。

郦敧爽朗一笑,席地坐下,指着对面草地:“公子请坐。”

公子如坐下,笑问:“方才所歌,可是先生新作?”

“公子高抬了!在下草莽野人,何能作此妙歌?”

“敢问此歌何来?”

“此乃宋人庄周所吟,野人闻之喜之而已。”

“庄周?”公子如思索一会儿,摇头,“晚生未曾听说此人。”

“你呀,”郦敧笑道,“听说过真人没?”

“先生是说上古真人?”

郦敧甩动一头蓬发:“庄周可谓今世真人也!”

“天哪!”公子如圆睁两眼,紧盯郦敧,“真人现在何处,晚生可否一见?”

郦敧闭目,憋公子如一阵,开眼笑道:“真人是好见的么?”

“听先生话音,想是见过真人了?”

“当然见过!”郦敧再次闭目,神态似入仙境,“两年前,真人南游潇湘,招摇过郢,路过此丘,野人有缘一会,得此妙歌。”

公子如惊道:“两年前真人南游潇湘,岂不就在晚生的家门口么?”

“呵呵呵,有缘不在千里,无缘照面难识!”郦敧又是一阵朗笑。

眼睁睁地与真人错失交臂,公子如嗟叹再三,懊丧不已。

郦敧盯他一会儿,扑哧笑道:“公子此来,不会是求访真人的吧?”

公子如这也回到现实中,抱拳道:“先生所言甚是。晚生遇到难事,特来求教!”

“是何难事?”

“苏子合纵六国,会同天下。父王昨日诏命晚生为副使,辅助苏子参知列国纵亲。晚生心中战栗,惴惴不安。”

郦敧呵呵一阵朗笑:“此等美差,他人求还求不上呢,公子何以惴惴不安?”

公子如眉头紧锁,长叹一声:“唉,记得先生告诫过晚生,‘人事难谋。所谋不成,则有人事之患。所谋成功,则有阴阳之患。谋成又可免患者,惟德才兼具者方能为之。’晚生德薄才浅,何能达此胜境?不谙此道而谋此政,叫晚生如何心安?不瞒先生,晚生一向清心寡欲,注重饮食,内中冷热也算均衡。昨日却是不同,晚生申时受命,子夜饮冰,在榻上辗转反侧,无眠达旦,可谓度日如年矣!”

郦敧手指公子如,呵呵又是一阵朗笑:“大丈夫谋事,想做则做,不想做不做也就是了,何必拿野人的闲言碎语来做挡箭牌!”

“先生莫责怪了,”公子如一脸无奈,“晚生这是进亦忧,退亦忧,冒昧相求,望得先生一语点拨!”

郦敧敛住笑:“公子既如是说,野人只好妄言了。”轻轻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地望着公子如,“公子所求之事,可为人事。善谋人事者,莫过于鲁人仲尼。依仲尼所论,天下可有两大法戒,其一是命,其一是义。公子身为王之子,不可不事亲,此为命也。公子身为王之臣,不可不事上,此为义也。事亲之时,不择地求安,可达至孝;事君之时,不择事求安,可达至忠。无论是事亲还是事君,知其无可奈何而能泰然处之者,可达至德,可保无祸。公子身陷两难,已知无可奈何,只要做到泰然处之,即可臻于至德矣。”

“晚生正是不能泰然处之,求先生教我!”

“若想泰然处之,公子须知为使之道。”

“请先生明言!”

“依仲尼之论,为使之道在于立信传言。立信忌妄行,传言忌溢辞。溢辞而传则妄,妄则失信,失信则殃。”

“何为溢辞?”

“溢辞有二,一是溢美之词,二是溢恶之辞。使臣所传,多为君上所言。君上喜,多出美辞;君上怒,多出恶辞。善使者既不传美辞,亦不传恶辞。”

“不传君上溢辞,又传何辞?”

“传以常辞。”

“何为常辞?”

“去其矫,卸其饰,即为君上常辞。此其一也。”

公子如目询下文。

“其二是使臣不溢辞。”

公子如眼睛大睁:“哦?”

郦敧似是没有听到他的惊讶之声,顾自眯眼,侃侃而言:“使臣巧言花语,即为溢辞。善使者不斗巧,不劝成,此之谓也。以巧斗力者,始于阳,终于阴;以礼饮酒者,始于敬,终于乱;以溢辞传言者,始于谅,终于仇。是以善使者既不传溢辞,亦不以溢辞传言,否则必酿祸端,此所谓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