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影视化有关的那些事(第4/6页)

作品电影化,最感到高兴的是光文社。他们大概觉得这部销量不尽如人意的小说多少能借电影的光好卖一些吧。现在,更换了腰封的书已经上架了,我有些紧张,这么做到底能多卖出几本呢?

我和富士电视台的制作人K主要针对剧本的事讨论过几次。其实我们也没什么好讨论的,就是看过先前送来的剧本后说说感想而已。

K似乎很烦恼,因为《绑架游戏》这部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虽然讲的是绑架,但却完全没有警方视角的描写。K一方面希望保留这一特点,另一方面又想在电影中展现绑架案特有的那种犯人与警方博弈的情节。

七月底,电影即将开始拍摄,剧本终于定稿了。我细读之后,不禁感叹“原来如此”。剧本设定了两种对立的意图,并试图把电影特技手法用到极致。不愧是专业的电影行家,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法,请大家拭目以待。不过,其实我自己也没看到呢。

电影开拍前举行了一场记者见面会。我当成凑数的也被邀请参加,于是就满不在乎地去了。我的目的主要是见见两位主演。

而亲眼见到的时候,真让我吃惊不小。仲间小姐是美人自不待言,但身为男性的藤木先生居然也可以用“美人”来形容。他五官端正漂亮,令人惊叹;皮肤也光滑无瑕,肉眼都看不出是否有毛孔。什么是美男子,看看他就知道了。而且,藤木先生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院。那是我想上却上不成,甚至想参加入学考试都被补习班老师说是浪费报名费的大学啊。可恶,年轻帅气,脑子又好,还没有毛孔。而我前几天刚受了重伤,脸上缝了好几针。不过算了,王八嫉妒月亮这种事也只有漫画里才有

记者会波澜不惊地结束了。“波澜不惊”就是说没有特别刁钻的提问,也没有什么新发现。不用说,会场里大批的记者和摄影师都是冲着两位主演来的。第二天看娱乐新闻,果然没有拍到我。

实际上,记者会当晚还举行了直木奖的评选会。我的作品只是入围了,所以心里产生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想法;要是我能获奖的话,媒体就会对我有所不同了吧。

不久,在即将进入八月的一天,我接到了电影开拍的消息。于是,我无论如何都想去片场看看。我通过光文社传达了我的请求,结果对方说反正要来片场走一趟,不如顺便在片子里跑个龙套吧。东宝电影公司说这是导演井坂聪先生的要求,不过我怀疑导演真想让我演吗。不过想想这样也能起到宣传的目的,所以我就答应了。回想起来,我在《秘密》这部电影里也扮演过一个小角色,还要说相当长的台词,真是愁死我了。这次我事先讲好条件,我只演没台词也不需要演技的角色。

拍摄地点在位于台场的富士电视台。主人公在咖啡座聊天,我就扮演一个客人——听说我只要在一旁喝咖啡就好,于是就放心地出门了。

适逢暑期中的一个周日,台场人头涌动,车水马龙。街上有好几个活动在进行,去富士电视台参观的人也很多。再加上那天是入夏以来罕见的酷暑,我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

到了电视台,在休息室待了一会儿,很快就该我出场了。我在走廊里看见主演藤木直人先生也正要赶往片场,于是就厚着脸皮凑上去打招呼。走近看,他还是那么帅。恕我啰唆,他真的没有毛孔。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了几句。他说演得很开心,这让我稍微安下心来。但是由于连日拍摄,他脸上略带倦容。演员们实在很辛苦。

拍摄地点设在电视台内一条宽敞的通道中。透过玻璃窗,彩虹桥就近在眼前。那里摆着几张桌子,布置成咖啡座的样子。

我的座位已经确定了,那里放着一个盛有咖啡的杯子。片场工作人员一起鼓掌欢迎我的到来,让我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这次东野先生扮演的是一个智力问答节目的参加者,请您演出等待上场的样子就行了。然后助理导演会来叫您,到时候请您跟着他走。”

听了工作人员的说明,我嗯嗯地不住点头。桌子上还准备好了那个虚构的智力问答节目的剧本。

剧组还找来搞笑女艺人组合“北阳”中的两位,叫我们三个人做出围桌谈笑的样子——除了黄段子和过激言论之外,任何话题都可以。

我说:“话虽如此,可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呀。”“北阳”的两位好像也很困惑,附和道:“就是啊。”她们似乎也没有太多类似的经验。

没办法,我向她们问起“北阳”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这是她们高中母校的校名。不过,并不是大阪那个在甲子园声名赫赫的北阳高中,而是埼玉县的一所学校。她们上学时是垒球队的成员。

我们聊着聊着,拍摄已经开始了。过了不久,就像之前说好的那样,助理导演过来叫我们,于是我们听话地跟着他走了。“北阳”的两位牢记自己演的是智力问答节目的参加者,嘴里还一个劲地念叨着“一定要加油”、“不知道会出什么题目”之类即兴发挥的台词。真是太厉害了。

正当我以为总算完事了,刚要松口气的时候,却被告知这只是彩排。什么?这种戏也要反复拍好几遍?我有点儿不耐烦。但是转念一想,我只是个跑龙套的,不管演几遍都要拿出演技全情投入的是主演藤木先生才对。

在全体工作人员为下一次开拍做准备时,我与井坂导演聊了几句。他说虽然经常下雨拖后了拍摄进度,但是大体上进展还算顺利。

说到井坂导演的作品,以《Focus》和《Mr. Rookie》最为有名。有趣的是,这两部影片的风格迥然不同。《Focus》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实验性电影,只通过一台摄像机就展现了电视人扭曲的生活与无线电狂人的疯癫。与之相对,《Mr. Rookie》则充满娱乐性,可以被称为日本的《大联盟》。我并非要评论哪部好哪部差,只是井坂导演对于各种电影都要拍拍看的态度让我很有共鸣。这或许是因为一直以来我都相信好作家应该各种作品都能写吧。

话虽如此,在导演面前我可不敢班门弄斧,于是话题很自然地从《Mr. Rookie》转到了一路过关斩将的阪神虎队。井坂导演在执导《Mr. Rookie》之后,据说也开始支持阪神队了。他本人曾经是东大棒球部的成员,现在也每周都去参加草地棒球比赛。看到与我年龄相仿的井坂导演精力如此充沛,我也感到很受鼓舞。

言归正传,那段戏后来又反复拍摄了好几次,我和“北阳”的两位每次都聊些不同的话题。一开始很紧张,总是想着拍摄的事,但渐渐地就能交谈自如了——我们的适应能力很了不起嘛。最后导演说“OK”的时候,我们好像正聊到我最喜欢的滑雪运动。我期待着在电影上看到自己的表现到底怎样,不过我的镜头应该也就只有几秒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