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权威伍光建(第2/3页)

抗战军兴,他体力不济,未克西行,杜门不出,但译事仍未稍停。然出版机构,人都随政府西迁,稿件复不便邮寄,又不愿在敌伪刊物上发表,故所成均未付梓。计有《第一次欧战的缘起》《英国第二次革命史》《一六四〇年的英国革命史》《俄皇大彼得本纪》《古希腊英雄记》《朱理罗曼》《中国人致英国人书》《英国地方自治纪略》等五十余种。此外尚有巨著二种,一为《苏联文明》的原作者威伯夫妇慕伍氏名、并得前驻英大使郭复初的介绍,寄书伍氏,托译汉文,伍氏接受。盛情感动之下,年余才完成,不幸敌伪破坏文化,国人在沪的,搜索株连,为患无已,伍氏便把译稿付之一炬。一为英国史学名家吉朋,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全史》,乃应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之约而翻译的,字斟句酌,考证弥详,二年始竣,因原书附注尚待补译,留未付印。一九四三年春间,他患气喘,心脏颇呈衰状,经西医诊治,服药注射,稍见舒解。入夏,势忽转剧,疗治无效,延至六月十日己刻,终于沪寓,春秋七十有七。遗嘱火葬,翌晨在静安寺路万国坟山(今静安公园)举行。夫人吕慎仪,娴淑端庄,为增祥长女,先九年逝世,亦火葬于此。子三,长伍庄,号周甫,任职资源委员会。次伍荀,号况甫,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副教授,从事自然科学之译作,酷嗜京剧。逝世后,家人检得他所保存的戏单、戏广告、剧评,得胜留声机器公司,及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目录册,尚有他手抄唐西园、罗瘿公、言敦源、张季直、黄秋岳,关于捧角的诗词及凌霄汉阁与袁寒云论剧长书。又有数字的剧名,列为一表,如《一口剑》《二进宫》《三江口》《四进士》《五人义》《六国封相》《七星灯》《八大锤》《九龙杯》《十面埋伏》《百花亭》《千钟禄》《万里缘》(数字剧自一至万,附列甚多,不仅每一数字一剧),还有一些川剧、越剧、甬剧、常锡剧、木偶剧。又贴留了徐慕云的《故都宫闱梨园秘史》,具有掌故资料。季伍范,号蠡甫,声望更盛,他和我同任市政协之文史资料委员,可是彼此参商,没有见过面。他为文艺理论研究专家,有时作国画,署名敬庵。著作有《理想之歌》《丹橘颂》《珍珠曲》,被转译为英法文。复创作大型话剧《一代英豪》。任上海复旦大学文学教授。女二,长伍莹,字孟纯,次伍璞,字季真,今年已八十余高龄。我和季真频通音讯,承出示她尊翁昭扆六十岁时所摄的照片,戴眼镜,目光炯然,顶发微秃,不蓄须,穿马褂,具学者风度。昭扆喜昆曲,藏有《无瑕璧头段串关》《铁旗阵三十段串关》《通仙枕末段八出》《十六段中兴图八出》《通天犀四出总本》,这些都是楷书精抄本,昭扆自旧书铺购来,惜不知出于谁的手抄,但每册上都钤有“伍光建印”朱文章,可知是他喜爱之物了。别有一册,无首无尾,那就不知是什么,总之也是昆曲本。又一本为石印的昆曲样书,首冠吴癯庵《六也曲谱序》。又昭扆手录《玉台令》《归国谣》词二阕,书法也很秀逸。

他生值民族革命思想动荡之大时代,识见先进,以灌输西洋学术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此,殆四十寒暑,计先后译著共一百三十余种,约一万万言,其内容或董理西洋文化之全面,或分述西洋语文、科学、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及一般社会之真谛,就体裁而言,则论说、批评、史传、小说、剧本、童话、随笔,诸体俱备,而选材皆寓深义,务使这一时代之读者,了然于泰西立国之道,盛衰之理,及名儒之言论,英雄伟人之行事,以兴起见贤思齐之心,树立发愤自强之念,更旁及社会道德之观念,民间生活之素描。而于说部,尤多择其抒写至性真情之作。他早期用文言,署名君朔,笔墨有类盲左。后期用语体。民初,胡适之创白话运动,很推重他,称为“语体新范”。平生不置产业,身后仅遗稿与藏书二三万卷,社会人士,于重庆假国立中央图书馆举行追悼典礼,吴敬恒撰追悼会缘起,详述其一生。参加者,如居正、于右任、胡适、但焘、马衡、洪深、老舍、江一平、梁寒操、陈树人、叶楚伧、邵力子、顾颉刚、徐蔚南、陈望道、汪旭初、沈德鸿、刘成禺、戴天仇、张伯苓、王庞惠、郭泰祺、曾虚白、梁实秋、万家宝、程沧波、程天放、郭沫若、胡风等,均属一时名流,各报纷载其事。

他起居有节,晨五时必起身,略作运动,饮食注意营养,不贪口腹,每餐备四五种小盘,每盘食品,都有其不同营养价值,人称:“伍老餐桌上,一味味的都是药品。”早餐后,执笔二三小时,外出散步一小时,整理收拾工作一小时,午后睡半小时。醒起,浏览书籍,或访友清话,或赴梨园听歌。服御方面,非常俭朴,从不讲究,为赴西友宴会,则更衣修整,恐失国体。住的方面,他说:“人生一半的时间在住处,故必须注意住宅环境与阳光空气等。”他的北京住宅,有一五十平方的房间,满置书籍,俨然一小小图书馆。后经数度迁移,损失了一部分,他故世,即捐赠广肇公学。行的方面,每天必徒步若干里,风雨无阻。七十岁以前,每值夏暑,必去张菊生的庐山别墅小住,幽情遐致,旷怀自逸。原来他择交甚严,与张菊生尤为莫逆。他卒后,菊生挽以联云:“天生有才胡不用?士唯有品乃能贫。”除菊生外,尚有一位外国朋友,和他也属知交。这位朋友为爱尔兰医师柯司泰复。三友每日相聚,说古道今,引为至乐。柯为当时时疫医院创办人,热心公益,笃于友道,喜爱我国书画古玩,有所得,辄请菊生、昭扆为之鉴别真伪。昭扆经常外出,或数年,或数月,柯医师每月来伍宅,一瞻其一家老小,有何病痛,为之诊治。

伍氏与严复有戚谊,不仅师弟关系,因伍氏娶吕增祥长女,次女为严复之长媳。据伍季真见告,增祥廉洁奉公,清风两袖,黎庶爱戴,有吕青天之号。擅书法,蜚声南北。酷爱碑帖,某次,曾质衣物而购买一帖,珍之如琅球。五十二岁,即殁于任上,身后萧条,遗孤四人,艰于度日。第二子吕彦直,由姊氏抚养,并携之赴法国留学,未久归国,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奉派去美深造,学成回国,设计广州中山堂及南京中山陵,凡数百级,建筑平面形象如木铎,取木铎警世之意。且以我国传统风格为主,融合西方建筑精髓,简朴、浮厚、坚固、美观,四者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