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啼·常悲·常不轻(第2/3页)

有一次,佛的弟子问佛:“谁当下地狱?”

佛陀说“我当下地狱。不唯下地狱,且常住地狱。不唯常住,且常乐地狱。不唯常乐,且庄严地狱。”

下地狱是多么苦痛的事!可是佛陀不但要下地狱,还要常住在地狱,并且以住在地狱为乐,甚至使整个地狱庄严起来,使地狱众生得到拯救。我们思量这段经文,体会到佛的悲心之深刻、智慧之光明、威力之宏大、愿望之广远,能不心有戚戚吗?

所以,不要害怕无常而厌离世间、舍弃众生吧!我们虽不能像佛菩萨有那么大的愿力,然而我们既然生在人间,是我们和人间有深厚的因缘,就让我们这样说:“我当在世间。不唯在世间,且常住世间。不唯常住,且常乐世间。不唯常乐,旦庄严世间。”

悲众生愚迷,常在啼哭

认识了穿透无常之后的本质时,使我们能更有自信地活在世间。在佛经里就时常记载了许多“常字辈”的菩萨,这些菩萨虽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却有助于我们认识菩萨的本质,我们下面就来说三个“常字辈菩萨”的故事,一个是常啼菩萨,一个是常悲菩萨,一个是常不轻菩萨。

常啼菩萨的故事出自《大般若经》。

很久以前有一个求道的人,名叫常啼,他很想去找名师教导修行的方法。

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叫“空闲林”的地方,突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善男子!你应该往东方去求法,如果你能虚心刻苦,就能求到最高的智慧。”

常啼听了非常高兴,就说:“谢谢您的教导,我是想去求诸佛的法门。”

可是,常啼因为高兴而忘记问空中的声音,要去什么地方求法?那个地方有多远?谁是我的师父呢?想到这里,他不禁伤心地痛哭起来,这时空中的声音又说:“你如果要求般若,要成菩萨道的话,就要去离此五百由旬的众香城,向昙无竭菩萨求法,众香城是美丽的地方,昙无竭是般若智者,一定能告诉你最上的佛法。”

常啼听了,非常欢喜,就立刻往东方出发,在半途上他想到,自己要求名师,应该带一些供养才对,但是常啼非常贫穷,几乎没有任何财物可以供养。他就想到把自己的身体卖掉,把得到的钱买东西来供养昙无竭菩萨。

于是,他走到一处热闹的市街,高声大喊:“有没有人要买人?我的身体要卖!”他喊了半天,都没有人来问津,他就伤心地啼哭起来。

他的哭声被天帝释提桓因听见了,就故意化成一个婆罗门走到常啼前面,问说:“善男子!你为什么形容憔悴,在这里啼哭呢?”常啼说:“我的福分很薄,没有财宝供养名师,我想用卖身的钱买东西去供养昙无竭菩萨,可是,也没有人愿意买我的身体。”

婆罗门说:“我不要人身,但我要买人心人血人体,你肯卖给我吗?”

常啼听了大为欢喜,就说:“太好了,您要买什么我都卖您。”婆罗门说:“你需要多少钱呢?”常啼说:“您随便给吧!”说着,立刻拿出利刀深深刺进左臂,血流如注,又割开血肉,要破骨出髓。

正在这时,一位长者的女儿走过来问他说:“你为了什么,要使自己受这么大的苦呢?”

“我想去供养昙无竭菩萨。”

“你这样去供养,对你有什么利益呢?”

“这利益是无穷的,只要求无上佛法,这点供养算什么呢?”常啼说。

长者女被常啼的热诚深深感动,也想去供养昙无竭菩萨,就说:“你所需要的财宝,我可以给你,但是请你带我一起去问法好吗?”

常啼说:“那太好了。”

于是,婆罗门恢复帝释身说:“善男子!我并不是真的要人心人血,我不过是来试试你的道心,你的道心可佩,你需要什么东西我都可以给你,你说吧!”

常啼看到帝释,就说:“我只想要最高的法。”帝释说:“这个是我没有的,如果是别的要求,就有办法。”

“既然没有,那请您医好我的刀伤吧!”常啼说。帝释用长袖一拂,常啼的伤立刻痊愈,帝释也不见了。

常啼和长者女一起,带了许多财宝,去供养昙无竭菩萨,求听说法,然后就在众香城住了下来。常啼在众香城住了七年,从不坐卧,每天挑水泼洒道场的四周,以防尘埃飞起,经过了种种折磨,他才听到昙无竭菩萨的说法,知道了空的道理。

常啼菩萨最后证入般若智慧,得到了永恒的生命。

除了这位常啼菩萨,在《妙法莲华经》里还有一位长啼菩萨,他是因悲泪众生的愚迷,常在啼哭,所以号“长啼菩萨”。

“常啼”与“长啼”可能是同一位,《大智度论》里说:“有人言其少时喜啼故,名常啼。有人言此菩萨行大悲柔软故,见众生在恶世贫苦老病忧苦,为之悲泣,是故众人号为萨陀波伦(即常啼的梵音)。有人言是菩萨求佛道故,忧愁啼哭,七日七夜,是故天龙鬼神号日常啼。”

悲智光明的菩提心灯

常悲菩萨的故事记载在《度无极经》。

话说世尊从前当菩萨的时候,有一世名叫“常悲菩萨”,那时他看到世界的污秽与混浊,违背正法走向邪道,常常忧愁悲恸,不能自已。

那个时候名为“京法无秽”的佛刚灭度不久,经典和正法都已经消失了。但是,有一天常悲菩萨梦见了京法无秽佛来向他说法,他当下就消除心里的尘垢,进入了清净的禅定。

不久,他就舍弃了妻子,到山里去修苦行,常独自恸哭地说:“我生不逢辰,既没有遇到佛,又没有见到法僧,到底我要怎么修行佛道呢?”

天神知道了就下来教他,叫他应该往东行。常悲向东边走了几天,当他休息的时候有佛从上方飞来,常悲见到佛的时候,又喜又悲,于是向佛顶礼:“但愿佛陀垂哀,能为我说经。”

佛就对他说:“三界皆空,夫有必无,万物若幻,一生一灭,犹若水泡。”

然后佛又教他东行,他走了两万里之后,遇见犍陀罗国的法来菩萨,教他听度无极之法,终于开悟。

另外一位“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出自《法华经常不轻品》。

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一尊佛,名号为“威音王如来”,到像法时期时,有一个出家的菩萨,名字叫“常不轻”。

这位菩萨只要看到人,不管是谁,他一定向前恭敬地礼拜,然后对人说:“我深深地敬爱你们,不敢丝毫轻贱你们。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会成佛。”

常不轻菩萨平常就不专读诵经典,只是不断对众生行礼拜,甚至远远地看见了人,也一定跑过去礼拜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