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素质教育与青少年网络问题(第3/4页)

小听众:自己交。

陶宏开:你是如何知道的呢?

小听众:我自己想到的。

在美国80%的学生上大学是自己交学费,10%左右的学生因为身体不好等原因自己贷款上大学,5%的学生靠奖学金上大学。我到美国看望我的外甥女时,因为她有很高的奖学金,她不让我花钱,用她的钱来供我吃饭、住店。国内的孩子从小到大,那么多的学费——现在中国80%的城乡居民致贫的主因是教育经费,父母为孩子付出那么多的教育经费,孩子感恩吗?

中国父母努力工作,给孩子攒学费攒生活费。希望孩子看后会理解父母的爱心。

这是一个大学交学费的现场,父母正在焦虑地打开钱包拿出百元百元的钱交学费,而孩子站在一旁谈笑风生、无动于衷。中国的父母倾情付出、无怨无悔,希望孩子们理解父母,奋发读书,有所作为。

我们引进社会竞争机制以后,每个父母都面对很多压力,公务员包括生意人都不容易,压力特别大,孩子并不担心,以为这些很容易,这是个错误。

我为谁而歌呢?社会文化有太多不良因素,“我只喜欢你,没有你我怎么活下去”——全部都是爱情歌曲,让孩子以为爱情是生活的全部,没有几首歌让孩子振奋,全是无病呻吟、哀嚎的歌曲。我们没有给孩子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我呼吁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好的健康环境。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是“戏说”,多么的无聊,用这些下流的因素吸引观众的胃口,误导很多青少年。我刚回国时,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还珠格格》这类电视剧,这些歪曲历史的电视剧,让孩子生活在虚拟空间,厌倦现实、厌倦学习、厌倦父母。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有听众朋友愿意上台和我沟通、交流一下吗?

(有两位学生、两位学生家长上台)陶宏开:如果问题触犯隐私的话,孩子们可以拒绝回答。非常感谢听众朋友们上台和我沟通。请问你多大年纪?

学生:我今年16岁。我觉得我在网络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今天来听您的讲课。我不反感您的讲课,我觉得您讲得非常对。现在网络对孩子有一些负面影响,您对我们的正确引导非常正确。我大概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接触网络,我接触网络就是因为游戏。

陶宏开:网络游戏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网络本身没有罪,它是工具,看我们放进去的是什么。你接触网络的目的开始就是游戏吗?

学生:有些是,有些不是。

陶宏开:你感觉到自己接触不好的东西了吗?

学生:初二的时候我特别迷恋网络游戏,成绩下滑。

陶宏开:(对回答问题的16岁学生的父亲)你是什么时间知道你儿子上网的?

家长:时间很长。儿子在网络上会的比我多。

陶宏开:80%以上的家庭都是孩子先懂网络。家长没有一开始自己学会上网,然后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美国孩子是看着父母用电脑学习、工作长大的,他们的第一印象是电脑是一种工具。中国孩子接触电脑比父母多,比父母早,网吧里面有90%都是网络游戏,是吗?给孩子的印象是网络就是玩的。

家长:开始我也有孩子学习电脑是好事的感觉,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对电脑感兴趣,后来发现孩子有沉迷网络的倾向。

陶宏开:很多家长先让孩子去玩网络游戏,然后学习电脑,这是错误的切入点。前几天一个媒体的记者采访我时说,他的女儿四岁半就有网瘾了,因为记者天天写文章,抱着孩子让孩子玩电脑游戏。很多父母是把游戏当做玩具介绍给孩子的,这位父亲希望通过电脑游戏引起孩子对电脑的兴趣,但游戏导致孩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家长:我也非常着急,我自己是学教育学的,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失败的,感觉自己都是不对的。

陶宏开:(对16岁的学生)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我感觉我父亲在帮我戒除网瘾的方面做得非常好。

陶宏开:你有什么改进的方法吗?

学生:我现在上网主要是查资料和卷子,网络很高效,我现在读高一,成绩在中上等。

陶宏开:孩子应该有很好的前途,如果你真的觉得电脑是工具,应当与游戏有一个隔离期,一个人成功与否与自控能力非常相关。你同意吗?

学生:同意,如果自控能力差就会沉迷网络,混淆现实与虚拟。

陶宏开:我是做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明知道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自控能力小于游戏的吸引力,就会沉迷网络游戏。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通过素质引导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只有会自控,才能成功。第二位学生多大年纪?

学生:我13岁,我有一点想玩网络游戏,怕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怕会发展成为网瘾,我觉得看别人上网成为网瘾不好。我学校旁边有网吧,很多人在网吧内玩通宵。

陶宏开:你能控制自己吗?

学生:能。

陶宏开:今天是你父母强迫你来还是你自己愿意来的?

学生:我愿意来的。

陶宏开: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我觉得您所说的对我上网有很大帮助。

陶宏开:电脑网络主要是工具,如果放松可以打球、下棋、画画、唱歌,用健康的方式去放松,不要用不健康的方式去放松,网络游戏是越放松越不松。小朋友不要上网成瘾,好吗?

学生:好。

陶宏开:(对女家长)你今天为什么来现场?

家长:我非常感动。我的孩子刚10岁,他刚接触网络,还没有发展成网瘾,但我很担心,网络游戏有吸引力,他可能躲不过这个潮流。我有一个困惑,针对一个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处于这样一个对孩子不利的背景之下,家长应该如何去做更好的预防呢?怎么引导孩子能够让他健康上网?希望您能告诉我们在座的家长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陶宏开:通过三次全国行我感觉最好的办法是,把家人组织起来成立家庭交流中心,通过学习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走出网瘾,北京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好。家庭交流中心主要让家长做六件事:1.相互倾诉;2.相互交流;3.交叉交流;4.成立家长电脑网络;5.成立互动学习班;6.家长互动。关键是读书,印度每年有读书月,埃及有7、8、9三个月是全国读书季,以色列的读书率是最高的,而中国的读书情况很令人担忧,平均每人每年仅0.41本,且读书率在逐年下降。不读书如何进步呢?中国13亿人口,如果不读书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