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第2/5页)

不对,这声音不对。

她呼吸一窒,试探地问:“是苏闻吗?”

“对不起,我想您打错了。”

这怎么形容呢。

就好像你在人群里看到一个多年未谋面的、年少时深爱过的人。你不顾一切追了几条马路闯过几个红灯,你心里想着,是他,是他。你终于拍到他的肩膀,你喘着粗气心律不稳,你笑着等待对方转身,却发现你认错了人。

如果你懂,就能明白晚江此时此刻的心情。

大学毕业留在B市工作,她不曾换过通讯号码。可是她是真傻,岁月、青春、回忆、爱恨,都是那般易逝,更何况区区十一位的数字。不是苏闻,不是他。也许很多年前就不是他,也许不久之前才不是他,总之,不是他了。

她发觉今晚真是狼狈极了,这么大起大落的确够刺激够折腾,边摇头边对着电话笑出来:“对不起对不起,是我搞错了,打扰了。”

“不会。”

“谢谢。”她吸吸鼻子,“那,再见。”

“再见。”

回到包间的时候,“真心话大冒险”已经散了,几位喝多了的伙计歪在角落里不能动弹。田恬拉晚江坐到自己边上:“怎么样,舒服些了吗?要不要先回家?”

她瞧晚江点头,就冲一旁的麦祁说:“你喝了酒不能开车,叫辆车送晚江回家吧。”

在麦田广告这些年,麦祁、田恬这对夫妻同晚江在工作上是默契十足的上司下属,私底下则是亲人般的友谊。麦祁应允,作势就要站起来,晚江忙拉住他:“得了得了大哥,不用这么费劲,我自己能行,你这个老板还是坐着镇场子吧。”

“我怎么觉得你不行?”

“我行,超级行的。如果觉得过意不去,那好办,要是我明天不小心迟到,你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个方便,就算弥补过了。”

麦祁一脸黑线地转过来:“想你是清醒了,说这么一大段话也不哆嗦,还能未卜先知地给自己要个免死金牌……”

晚江呵呵笑,麦祁伸手拍她脑袋:“到家给我们打个电话。”

田恬看着她走出去,只觉得那背影单薄,门一合就看不见了。麦祁搂了搂妻子,见她一脸担忧,便说:“要不我还是送送她?”

“算了算了,她那性子咱俩都了解。今天晚上不大对劲,她大概想一个人静一静。”

到家已接近午夜十二点,晚江拎着消夜,利箭一般冲进家门倒在沙发上挺尸。她与杜宝安合住,有门禁,晚江不敢轻易犯规,否则隔天准能接到来自家乡的慰问。

杜宝安擦着头发走过来,抬脚踢了踢沙发上装死的人:“我擦……尊敬的陆小姐,请问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一杯上脸、两杯微醉、三杯就倒的陆小姐吗?你这是开挂了吧,这味儿大得,能熏死一个连。你家陆老师和唐老师见你这副模样是该欣慰还是该心酸啊……”

晚江受不了她吐槽,指指桌上放着的消夜:“姐们儿,趁热……”

买的鲜虾云吞面,一个个云吞裹着虾肉白白嫩嫩,撒了一小把葱花,看着就小清新得紧。热汤又鲜,尝起来真真儿是要了亲命。杜宝安出了趟小差,回到家累得只差没散架。冰箱里空空如也,厨娘又不在家,在饿死和累死之间,她毅然选择了前者。这会儿吃到这般美味,果断没风骨地泪流满面。

真的不想动,可还是记起来要报告平安到家,短信刚发过去没多会儿,就收到了麦祁的回复短信,嘱咐她好好休息。其实到现在,这酒也已醒了四五分。她只是觉得累,以前通宵弄企划、搞创意,也没有这样疲惫。杜宝安从碗里抬头:“死了啊,吱一声。”

“……”

“喂?”

“渴。”

得,吃人家嘴短。一阵噼里啪啦的拖鞋声,杜宝安拉起她,把水杯递过去,然后又席地而坐对付那半碗消夜。晚江挪下来坐到杜宝安旁边,抠着地毯一角,自言自语:“我今天喝了好多好多酒。”

“嗯。”

“又玩了‘真心话大冒险’。”

“噢。”

“我选了大冒险。”

“哎?”

“我给苏闻打了电话。”

杜宝安顿了,如此一来,某人这副歇菜似的模样都有了解释。杜宝安吃干抹净,酝酿出一个饱嗝,问:“然后呢?”

“然后我挂了,然后他又打了回来,我以为是你,还吼了他,结果不是他。”

“……”

“看什么,我说完了。”

“你这是在绕口令吧……”

“不是,我们什么都没说。他的号码被回收了,早就卖给了别人。”晚江边说边站起来收拾茶几,弯腰时头发滑下来挡住了光线,整张脸隐在里面,杜宝安看不清她的神情。

晚江拿着碗筷就要走进厨房,被杜宝安喊住:“嗯?”

“你看,老天爷对你多仁慈。明知你一时脑热想不开,还是变着戏法阻止你上演万恶前女友这样的三俗戏码。是你赚了,姐们儿。”

晚江扑哧笑了,她知道这是安慰,尽管拐着弯涮了自己,但是她都明白。

“赶紧把头发吹干了去。”

说完进了厨房,没多久就响起了吹风机的嗡嗡声。晚江打开窗子,夜风温柔,拂面而来让人忽略伤痛。她想着晚上在KTV,有首歌很好听,等会儿上网下载下来;想着今夜星光璀璨,明天会是一个好天;想着有些人虽然难忘,但是难忘难忘,不过难,可终究忘。

当年陆晚江和杜宝安是一块儿考的A大。杜宝安一门心思学经济,晚江也是投自己所好选了广告专业。后来顶着名牌大学广告系优秀生光环毕业的晚江,让人大跌眼镜地选择了当时在业内起步不久的麦田广告。老板麦祁和田恬是曾经在英国留学过的小夫妻,毕业后进了英国一家顶级广告公司干了四年,然后放弃了这份旁人眼里极好的工作,一心一意回国艰苦创业。晚江就总是说笑,他们俩当年定是钱学森精神附体,一腔热血只想着报效祖国。

以至于再被别人问起,麦祁都一脸正色地回答:“祖国需要我呗。”

后来他也问晚江,晚江只是笑:“你们需要我呗。”

现在的麦田广告可谓业内异军突起的典范,已是一块响亮招牌。麦祁和田恬凭借在国外打拼时累积的经验和人脉,近几年积极与几家全球规模的大型广告公司展开战略合作,从中获得了大量制作品牌产品的宝贵经验。当初和夫妻俩志同道合一块儿奋斗的好友,如今都已是公司元老,和一年年发掘到的优秀人才一起,组成麦田最坚强的后盾。

每当聊到这些,田恬就会像现在这样,搅着面前的曼特宁感慨:“八个人挤在二十平方米的屋子里,庆祝接到第一单生意,开心到直落泪。现在想想,竟然像发生在前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