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大唐电报公司(第2/2页)

电报这玩意,就和古代的驿站体系一样,乃是军国利器,自然是不可能放任胡乱发展的。

必须牢牢的掌控在官方手里。

国企部那边自然是应下!

当天,国企部内部就是召开了高级会议,尚书、侍郎、各司司长通通参与,为的就是讨论如何筹办这家圣天子亲自吩咐下来的电报公司。

筹办公司的难点不在于技术,反正电报技术皇家理工学院已经是搞出来了,而这么高端的东西,普通人一时半会的也搞不懂,后续肯定还是需要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继续提供技术支持的,等多年以后,电磁人才多了,才能够逐步自行掌控并发展研究。

就和之前的蒸汽机相关技术一样,一开始也是皇家理工学院研发,并提供技术支持,而国企部下属的企业以及民资企业真正掌控蒸汽机技术,并进行技术改进、研发的时候,那都已经是好多年以后的事了。

而官办电报公司所需要的技术,皇家理工学院肯定是会支持的,这一点不用担心。

资金的话,就更不用担心了。

国企部别的没有,就是钱多!

因为国企部代表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帝国!

你敢说大唐帝国没钱?

都不需要专门贷款或者申请财政拨款,国企部内部就可以通过诸多国企部所属的企业,直接抽调资金进行投资。

多了不敢说,但是几百万分分钟都能拿出来!

哪怕是几千万的巨资,只要有这个需求,国企部也能够拿得出来。

国企部下属的中大企业多了去,大不了这家投资一点,另外一家投资一点,总能够凑出来的。

管理人员也有,国企部诸多下属的企业里,有着不少能力卓越的大型企业负责人,各行各业的都有,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从民间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不是。

国企部管理下属企业的模式是比较特殊的,事关民生的重点企业,其负责人以及部分高管都是国企部所属的官员。

比如说帝国发展银行、三大武器公司,但是一般也只局限于高层才是官员,而中下层也是普通人。

还有一部分重要性不太大的非国防、民生行业,比如说江南纺织公司,国企部拥有该企业百分之七十多的股份,这家企业从规模上来说,已经是帝国第一纺织企业,在帝国本土有雇员超过五万人,而在国外也有不少办事处和员工。

但是这么庞大的纺织企业,其管理层里除了财务总监是国企部派遣的官员外,其他的清一色的都是职业经理人。

对于这些企业,国企部以投资人的身份,通过董事会进行掌控,一般不会直接干涉其经营。

不然的话,都要派人直接管理,国企部也没那么多官员。

国企部的行动是快速的,当天接到指示后,当天召开会议,很快就是确定了下来,成立大唐电报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帝国所有电报业务。

电报公司虽然成立了,但是目前除了一个名字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连管理层目前都还没有。

国企部高层对新电报公司的管理层人员,也是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