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爱情简史

1

农场生活日趋紧张,所谓的军事化管理正越来越严。几乎一切指令都用号声传达。白天累了一天,早晨天不亮号子又响了。大家对那个吹号的人恨得咬牙切齿,他倒总是准时。曲在第一声号子里一个翻身爬起,闭着眼睛摸到鞋子衣服,有时候穿好了鞋子才发现裤子还没有穿,于是再把鞋子脱掉。他有时觉得自己敏捷得简直像个年轻人。接近凌晨时分他总是侧着身睡,这样号声一响,身子弓着滚动一下就爬起来了。他穿衣服时闭着眼睛,听旁边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穿衣声。路吟一边穿衣服一边呻吟,他先是在工地上把脚扭伤了,后来又碰破了膝骨,伤口久久不能愈合。可他即便这样也仍然逃不脱军事化管理。令人惧怕的号声,逼人的号声,除了催人上工和跑操、下令熄灯之外,连吃饭和工间休息也要吹号。

这使人想起在干校的日子。那时的管理人员说:“我们这儿是一座大学校,要讲究德智体全面发展。”

“不是监狱,胜似监狱,无罪者个个是要犯。”曲当时曾暗自总结过。

曲特别忘不掉的是当年干校筹划的那个运动会。

从一开始就蛮认真的。上边号召大家积极参加,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例外,并且都要争取好成绩。据说运动会上的纪录也要载入档案。工作人员真的布置起运动会了。他们让人整理场地,弄平跑道,挖跳高用的沙坑等等。大多数干校“战士”都往六十岁上数了,三四十岁的人只占五分之一,所有人都要一块儿报名,并且每人都要承担一两个项目。只有那些身体实在虚弱,甚至是带着残疾的人才被允许做大会服务工作。运动会共分两个组:老年组和中青年组。

曲当然分在了老年组。设立项目有中长跑、短跑;铅球、铁饼、标枪;跳高、跳远;接力、跨栏,等等。不知为什么没有球类比赛。曲觉得惋惜。“我曾经踢过足球,这使人难以置信。”他咕哝着。报项目时,工作人员用笔戳着一张纸说:

“你选一项。”

他看了看,摇摇头。

“总要选一项呀。”那个人笑了。

曲抓着铅笔,笔尖在那些栏目里移动着,因为没有一个项目可供选择。旁边一个年轻人说:

“跨栏怎样?我看你的小腿挺灵便,屁股也不大,跨栏吧!”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个人就在纸上勾了一下。曲点点头,又自己动手在铁饼那个栏目里勾了一下。

艰苦的训练开始了。每个人都尽力准备自己的项目,像迎接一个沉重而艰难的节日。但节日毕竟是节日,大家脸上有了笑容。可是工地上的定额却并不因此而减少,学习时间似乎也抓得更紧了。尽管节奏急促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仍然有什么值得让人兴奋的东西。看不完的材料,读不完的红皮书。有人率领一个中青年组搞起了“背宝书比赛”,结果在其影响下曲他们这些上年纪的人也要参加比赛。可惜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顺畅地、一字不差地背下一篇宝书。除了背诵,还要抓紧一切时间集中讨论,谈体会、写心得。学习专栏就立在宿舍旁边,上面还有诗和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等等。受人鼓动,曲在宣传栏上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博大精深。大伙儿围在宣传栏下相互欣赏杰作,那真是最愉快最幸福的时刻。有的格律诗尽管写得晦涩拗口,但时时闪烁出掩藏不住的机智。有的却是过分地通畅了,真让人怀疑它会出自一个老教授之手:“宝书是个宝,人民离不了;两天不学习,平地就摔跤;一步三摇晃,无风也折腰。”

离运动会的召开还有一个多星期,头头发布命令:上工时间缩减一半,剩下的时间专门参加训练,没有报项目的人要照常上工。

大家一律穿上公家发下的服装:运动衫和小短裤,红红绿绿簇新簇新。当这些鲜艳的服装被人用紫穗槐编成的大筐抬到运动场上时,一对对呆滞的目光一下变亮了。他们迅速围上。旁边有人拿着花名册,点名让人上前领取自己的服装。曲套上了一条红背心,还穿了一条湖绿色的针织短裤。时值中秋,天气还有点热,大家都遵照指示立即换装。本来这些运动服要在比赛时才穿,可是有人硬要他们提前穿上,说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应,另一方面穿久了辨认起来也方便。红色背心有点宽大,可短裤又太小,而且像是女式的。曲觉得整个下半身都像被绳子勒起来了。

他要求再换一件。

工作人员过来看看,认真端量一番,前前后后看,笑嘻嘻的:“紧是紧了一些,不过……”

正好几个头头走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就指一指曲。他们说:“这样挺好,就这样穿去吧。”

曲试着往上跳了跳,走开了。

他的项目是铁饼和跨栏,可是训练时好几个人合用一个铁饼,好长时间他只能扔一两下。不过他发现谁也不能把铁饼掷远,所以到时候竞争不会激烈。参加这个项目的几个老年人要两手抱着铁饼走来走去,每扔一下都要憋足力气。有的奋力一扔,也只是扔出十几米而已。跨栏却无栏可跨,只得用棍子横在地上,每跑到棍子前就要想象那个横栏,往上蹦跳一下,再接着往前。那时工作人员在一旁看着,腰都笑弓了。头头们背着手检查训练情况,惟有他们一点不笑,嘴角紧绷。曲明白自己这时候更像一个猴子,皱巴巴的身体大部分袒露在外;特别是两条腿,简直像年轻人的胳膊一样细,右腿踝骨上边还有一个大疤——这条腿在空中一扬,很像当年在足球场传球的动作。

2

不错,那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踢伤的。当时踝骨那儿有了一处囊肿,医生说非做手术不可。只因为他踢球心切,有人说不上麻药伤口愈合得更快,于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上麻药。那个疼痛!几个人按住他,一刀一刀他都知道。他咬着牙,没有喊出来。可他在心里一个劲儿地喊着“胖子”。“胖子”是体育系刚招来的一个女生,身体有点胖,眼睛又大又亮,头发乌黑。曲他们举行正式比赛时,好多人围上看。有一回他正踢着球,觉得身上沉甸甸压得发慌。后来他才发现:“胖子”在看他。他踢得更来劲了,浑身灼热。他当时是六号。下边有人指指点点:

“你看那个六号,个子不大,多凶。嘿!这家伙,铲球真棒!”

他觉得脚底下的球像系在“胖子”眼上似的,“胖子”的目光到哪,球就滚到哪。他小声咕哝:“胖子,胖子……”对方正加紧对付这个六号,他却格外刁钻,身体瘦小,机灵无比,简直像在草地上打滚。他的带球路线捉摸不定,像一些大明星一样学会了用脚后跟磕球。对方球队里有一个黑乎乎的、像半截铁塔似的家伙盯上了他。他觉得对方在做鬼脸,还龇出牙来。这个人身体很好,然而修养很差,也许是个粗野的强盗弟子,龇着牙,在一旁跳跳跃跃,寻找机会下脚。曲就把牙齿咬得咯咯响,在心里骂:“你妈的,你敢堵我的‘胖子’,你妈的!”那时候他想用粗野的办法给自己鼓鼓劲儿。很漂亮,过了他。好,又过了一个。球进门了。他只觉得“胖子”在那儿为他欢呼——第一件事就是把头扭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