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项真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顽皮而俏丽的。一张脸蛋白净得像个瓷人,皮肤像是一层纸似的白里透着红,仿佛轻轻一弹,便会破出水来,而绝非一个言辞犀利、经验老到的记者。但她一旦张嘴说话,便会让你强烈地感受到某种无法言喻的压力。因此,六年之后,当她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立刻想起了她是谁。

“你是怎么进来的?”

坐在办公桌后面,我问项真。我很奇怪,市公安局可是个戒备森严的地方,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进就能进的,尤其是对一个记者而言。

项真看起来颇有点得意。

“我告诉门卫我找你,并且提供了你的手机号码。于是,门卫就相信我们真的是私交很好的朋友了。万幸的是,六年过去了,你没有更换手机号码。”

我这才想起,六年前她报道杨震山杀人案的时候,出于沟通方便的考虑,我给过她我的手机号码。

“我现在就可以给门卫再打个电话,你就可以从哪里来,再回哪里去了。”

项真笑了,笑得很甜蜜。

“你就这么对待一个老朋友?”

“我们是朋友吗?我只记得你是个记者。记者总是让我头痛。六年前我要求你谨慎报道,但你还是写了些你不该写的话,所以我就更头痛了,决定从此对你们敬而远之。”

项真依旧笑,注视着我。

“报道事实是我的天职,公众有知道真相的权利。你会放过一个罪犯吗?”

我不语。

“所以吧,我觉得我们都是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原则的人。这样的两个人应该成为朋友,彼此尊重的朋友。对了,我不在晚报工作了,现在去了一家网站,负责法制栏目。”

“哦,高升了,那我应该祝贺你。”

“可以请我坐下吗?”

我有点犹豫,片刻之后,我无可奈何地做了个“请”的手势。项真在我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神态更加从容。

“作为记者,我通常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但今天是个例外。和你在一起,我更希望我们首先是朋友,其次才是工作,因为我敬佩你的职业精神。不放弃,也是我的职业精神。至于你怎么想,我就无法左右了。”

我忽然想起张栋和我说过的话,有记者想采访这个案子,于是我更加警惕,莫非张局长所谓的那个记者,就是这个项真?我在想,恭维过后,这个项真就该露出自己本来的真面目了。

果然,项真说:

“六年前我们合作愉快。那篇报道让很多希望知道真相的人得到了安慰。”

我语含讥讽地说:

“或者,只是满足了某些人恶心的好奇心而已。”

项真有些夸张地说:

“你说话还是这么尖锐。我感觉你对我们记者有成见,我希望六年之后的再度合作,能够消除你对我们的成见。”

我不耐烦地点燃一支烟,一边颇有些挑衅地看着项真,一边用打火机轻轻地敲着桌面,我说:

“我已经得到指示,不接受任何记者的任何采访。无论你有什么美妙的想法,我们都没有再次合作的可能了。”

项真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我还什么都没说,你就已经把我拒于千里之外了?”

我也挤出一丝微笑,盯着项真。六年过去了,她基本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让人赏心悦目。可惜我没心情欣赏她的美丽,假如我们真是朋友,我想我会很乐意与她谈话。可惜她是记者,在记者面前,我必须把自己包裹起来。

我说:

“如果此刻你包里有个小录音机,我建议你把它关掉。”

项真一边笑,一边半真半假、很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小包,举起来给我看。我看得很真切,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个紫色的钱包和一些女人用的化妆品,唯独没有任何疑似采访录音机的东西。等我看完,项真把包扣好,然后说:

“我够真诚吧?女孩的手包通常是不能被男人窥视的。”

我不说是,也不说不是,面无表情地看着项真。

项真说:

“我听说六年前杨震山的案子和今天发生的一个案子极为类似,案情极为骇人听闻。我首先声明,我不是出于你所说的恶心的好奇心而想采访这个案子。我的采访出于两个目的,其中之一,如果杨震山死得冤枉,他理应获得清白,这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其中之二,如果你是对的,你也许需要一个窗口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很冷淡地说:

“谢谢你了。不过我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爱莫能助。至于我的工作,自会有公正评价,不是某个记者可以说三道四的。我不需要什么媒体的帮助,媒体有媒体的责任和良心,警察有警察的责任和良心。你们凭借好奇心和一时的热情办事,但我是按照法律办事,一直以来,依法办案是我的信念,如果我犯了错,法律会让我付出相应代价,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

气氛一时有点僵。

对我的态度,项真似乎不以为意,她说:

“这事不会让你为难的,你很快就会得到许可。”

看着项真那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自信,我有些恍惚,不知道她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我说:

“那么,在我得到你所说的许可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结束这次谈话了?”

正说着,我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我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副局长张栋的电话。

张栋说:

“你马上来我的办公室一趟。”

我看了一眼项真,说:

“我屋里有客人,等我打发走她我就过去。”

张局长似乎很惊讶,问:

“客人?什么客人?不会是什么记者吧?”

这次轮到我惊讶了。

“正好是个记者。”

“他们的动作还真快。”

“不是他们,只有一个人,是她。”

张栋的语气听起来有点恼火,说:

“那我在电话里和你说吧。不知是哪个神通广大的记者,找了市政法委书记,说我们六年前办的一个案子可能存在疏漏,希望能跟踪报道这个案子。政法委书记十分钟前刚给我来了个电话,说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无碍案件的侦查工作,我们的办案过程就应该接受舆论的监督。让你来我这,就是想和你说这件事,既然那记者已经来了,你看着照应吧,记住,让事实说话是我们的原则,我对你是有充分信心的。”

我放下电话,像不认识眼前这个人似的,仔细研究着项真。

项真神态自若地说:

“我想,你应该已经得到许可了。但是,我必须声明一点,我们首先是朋友,我的存在,只会对你有所帮助,而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我也是迫不得已才想办法通融通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