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3页)

与许多掌握了国家大权的二流政客一样,米洛舍维奇迷上了金钱。他对金钱着魔的程度,如同眼镜蛇听到耍蛇人的笛声。他迷恋的,并不是能用金钱可以买到的奢侈生活,他个人直到最后一直保持着俭朴。主要是金钱作为权力的另一种形式使他着迷。到米氏倒台时,据继任的南斯拉夫政府估算,米氏和他的亲信贪污并转移到他们的外汇账户上的资金约有两百亿美元。

其他人就没有那么俭朴了。比如他极为可怕的妻子和同样恐怖的儿子女儿。跟米氏一家相比,电视剧《恶魔之家》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一九八九年以前,南斯拉夫一直把它的黑社会组织放在国外,米洛舍维奇把黑帮们作为铁杆帮手召集到国内来了。

在这帮铁杆助手中就有佐兰・季利奇。他成了这个独裁者的私人助手和雇佣杀手。米洛舍维奇施与的奖励从来不会是现金,而是专有权,尤其是获利丰厚的非法行业的特权,再加上官方绝对不会找麻烦的保证。这个暴君的亲信可以抢劫、拷打、强奸、杀人,当地的警方绝对奈何他们不得。米勒舍维奇建立了一个犯罪和贪污集团,打着爱国团体的招牌,使得塞族人和西欧的政客们被蒙蔽了好几年。

在实施了所有这些残暴血腥手段之后,他仍然没能拯救南斯拉夫联邦,也没能实现他的大塞尔维亚梦想。斯洛文尼亚独立了,然后是马其顿和克罗地亚。到一九九五年《代顿协定》签订时,波黑也分裂出去了,到一九九九年七月时,他不但实际上失去了科索沃,连塞尔维亚本身也因遭到北约的空袭而几乎毁灭。

与阿尔肯一样,季利奇也组建了一个准军事小组。当时还有其他几个准军事组织团伙,如法兰基·斯塔马托维奇所创建的邪恶、隐蔽和残忍的“法兰基青年队”等。使人惊异的是,斯塔马托维奇甚至不是塞族人,而是来自伊斯特利亚半岛的一个克罗地亚叛徒。阿尔肯比较张扬、爱出风头,最终在贝尔格莱德的假日酒店大堂里被枪杀。季利奇本人和他的武装小组相当低调,行动非常隐蔽。在波黑内战期间,他组织了三次行动,带着他的团伙北上,一路上强奸、殴打、谋杀这个悲惨的共和国的居民,直至美国人干预后才最终停止。

他的第三次行动是在一九九五年四月。

阿尔肯把他的武装组织称为“猛虎队”,并拥有两百名战斗队员;季利奇起了个“佐兰狼群”的名称,把人员控制得很少。在第三次出击时,这个团伙人数不超过十二个,全都是以前参加过烧杀抢掠的流氓恶棍,只除了一个人。当时他们缺一个无线电操作员,其中一个队员提到,他上法律学校的弟弟有一个同学,服兵役时当过通信兵。

通过那个队员的弟弟联系,这个法律系学生同意放弃复活节假期来加入“狼群”。

季利奇询问新加入者,他是什么背景?是否见过战斗?没有,这个学生只是在服兵役时,受过信号兵的训练,这就是为什么他愿意来参加一些“行动”。

“如果他从来没参加过战斗,那么他肯定从来没杀过人,”季利奇说,“所以这次征战对他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五月份的第一个星期,这伙人出发北上了,途中因为俄制吉普车的机械故障而被耽搁了时间。他们穿过了帕莱,这个曾经的小滑雪胜地,现在成为了自成体系的塞尔维亚共和国首府,是波黑境内经过“清洗”之后只有塞族人居住的三个城镇之一。他们从外围经过了萨拉热窝,这个曾经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漂亮城市现在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然后他们进入波斯尼亚,在班亚-卢卡这个堡垒建起了他们的基地。

从那里,季利奇开始朝外行动,避开危险和狂热的穆斯林战士,去寻找波黑穆斯林聚居区内那些可能缺乏武装保护的软目标。

五月十四日,他们在弗拉西奇岭地区发现了一个小村子,发起一次奇袭,占领了它,杀死了村民,在林地里过了夜,并于十五日傍晚回到了班亚-卢卡。

第二天,新招来的那个人离开了他们,尖叫着说他要回去上学。季利奇放他走了,但对他进行了警告,假如他胆敢张嘴吐露一个字,那么季利奇将用一只敲破的葡萄酒杯亲手割下他的生殖器,并把这东西连同破杯子一起塞下他的喉咙。不管怎么说,他不喜欢那个既愚蠢又爱大惊小怪的男孩。

《代顿协定》结束了季利奇在波黑寻欢作乐的好日子,但科索沃问题正在冒出来。于是一九九八年季利奇开始转到科索沃开展行动,声称是去镇压科索沃解放军,实际上是在扫荡农村地区,大肆掠夺财物。

但季利奇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与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联盟的真正动机。他为这个暴君服务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的交易是“业务特许权”,也就是每一个黑帮头目都觊觎的那些暴利业务的特权,但他们都尚未得到总统点头许可。

在这些专有经营权中,香烟、香水、高级白兰地、威士忌,以及所有其他奢侈品,能保证获几倍的纯利。这些专有权,由季利奇与拉茨纳托维奇和为数不多的其他几个人一起分享。即使向警方和政客们支付必要的保护费之后,他在九十年代中期也是一个百万富翁了。

之后他转向色情、毒品和军火交易。由于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和英语,比起只会说单种语言的其他人,他更适合与国际犯罪集团打交道。

毒品和军火获利尤为丰厚。他的美元存款很快达了到八位数。他也被列入了美国缉毒署、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由于军火交易)和联邦调查局的档案之中。

米洛舍维奇周围的其他人,那些溜须拍马、玩弄权术、贪污腐化、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的人物,变得懒惰和骄傲自满。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永远这样有权有势。但季利奇并不这么认为。

他避开了大多数亲信们使用的容易追查的银行。他把他得到的差不多每一元钱都存到了国外,通过塞尔维亚无人所知的银行进行转账。而且他还在注意时局的变化。他清楚地知道,即使是英国和欧盟最软弱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迟早会看穿米洛舍维奇,并大声疾呼:“是时候了!”果然,科索沃问题让他的预感变成了现实。

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联盟中的剩余领地,只剩下黑山和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科索沃省。科索沃有大约一百八十万穆斯林,与邻国阿尔巴尼亚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二十万塞族人。

米洛舍维奇故意迫害科索沃人已有十年了,战略与以往一样:无端镇压、迫害当地人,到他们忍无可忍、起来暴力反抗时,就宣称他们是“恐怖分子”,再派军队去拯救塞族人,去“恢复秩序”。在科索沃问题上,北约宣布再也不能坐视不管。米洛舍维奇不相信,但他错了,这次北约是当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