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帝国裂变(4)(第3/3页)

一直到兄长刘发因为靠着卖糖充实了自己的小金库,为了感谢夏安然送来了一堆南方特产,小国王才发现原来现在已经有姜了。

有了姜之后可操作空间可就大多了,小国王立刻写信给兄长让他努力扩充姜的种植空间。这东西除了可以去腥以及充作香料之外,驱寒避疫的效果也很强,还有一定的扛血吸虫功效。在这个普遍喝生水的时代,寄生虫问题十分严重。

为了鼓励刘发种植生姜,中山国当场就下了一大笔足以让其心动的订单。第二年中山国收到了这批货物,除却一部分被夏安然保留下来想要试试能不能在北方种植之外,大部分都被切片晒干保存,还有一些被打成粉末制成姜糖放在铺子里售卖。

这种甜蜜中带着些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气味的糖果一经推出立刻广受好评,但是即便中山国人们渐渐富庶,舍得花钱购买糖果的人数依旧有限。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最多也就是逢年过节时候采买上一些放在家中,偶尔给孩子们舔几口甜甜嘴罢了。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了一个秘密——这糖能治病。

起因是一家人家的孩子害了病,家里头咬牙配了几服药,但是孩子自己没法吃,灌下去了又吐,乡下人家又没钱去城里请大夫,眼看着孩子要没了,家里头大人就想着不能让孩子满嘴苦药汁的去,便去找亲戚赊了一颗糖。

亲戚也是好心,多给了些,哪知道几粒糖一下去,第二天小孩就能睁眼了,能睁眼就能喝药,几贴子药灌下去,孩子就又活蹦乱跳了。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姜糖的药糖之名立刻传播开来。

人们不舍得花钱买个除了甜嘴没什么用的糖回来吃,但如果这是药,价格就很便宜了!

而且有买过的村民纷纷为姜糖的效果背书代言,互相安利推荐。消息一经传开,就连别的村县也来委托中山国相识的亲戚来代购,做出来的姜糖很快就被一扫而空。

消息传到夏安然这边,小国王也很纳闷。这样传闻中堪称神乎其神的治疗效果在夏安然看来是不可能的,姜汤的含姜量其实并不大,就算姜确实有驱寒能力,在这个基础疾病全靠自愈的时代效果拔群。

但也不至于到了什么前一夜病入膏肓,吃一粒睡一觉第二日就能精神百倍的程度。

如果不是确认下头的人没这么干过,他都要以为是自己为了促进销量搞虚假销售了。

但即便他后来在售卖姜糖的铺子门口贴了大字报辟谣,但药糖之名已经叫响,并且顺着商人一路走到了国外,成为了不少商人叩开别人大门的利器。

无奈之下,夏安然只能让下头人配制出含姜量更高的姜糖,供应给主要以治病为需要的村民。

后来他想了想,其实说这个糖能治病也不是没有道理。姜糖的原材料是生姜和红糖,红糖可以给人体补充大量的能量和热量,而生姜也的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它开胃效果很显著。

生病最怕的就是没胃口,对于青壮年来说,只要吃得下,身体有能量来源,就能促起本身的抵抗力。

但夏安然本人,其实完全不喜欢吃姜糖。

他不排斥用姜调味,但完全不喜欢将它吃下去。

在夏安然努力漱口的时候,窦皖已经将大长秋扶起,后者本还想要维持跪姿,然窦皖力道太大,硬生生将人给拔了起来。

大长秋:等等这个套路不太对呀!

重新抬起头的大长秋额头通红,看着就觉得很疼,他被迫站起,此时看着夏安然的眼神格外复杂,“殿下!”

夏安然看着他的眼神,沉默一下,叹了口气,“大长秋,你可是想说,让我将娘娘接过来奉养?”

男人眸中瞬间爆出光华,他挣扎着又一次叩拜而下,“奴知晓这个请求为难了殿下,但此前陛下已经整治了薄家,娘娘在京城内全无依靠,一旦陛下失了慈心娘娘处境定然艰难。”

“奴求殿下了,若是殿下愿意将娘娘接到中山国来,奴生陨首,死结草,定不忘殿下大恩!”

说罢,他又是一叩首。

小国王叹了口气,他缓缓站起身来将人扶起。随着他的动作,大长秋面上露出了绝望之色。

确实,对于刘胜殿下来说,要将薄皇后接出来并非易事,藩王可以奉养自己的母亲往往于帝王崩后,而且也要看继任者怎么想,完全是属于恩惠而非理所当然。

此前从来没有在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叫人接出来的先例,但是大长秋有此想法则是因为此前也没有罢黜皇后的前例。

现在薄皇后被废,且被一撸到底,甚至连个宫女子都不是,属于寻常民众。简单的说,就是单方面被离婚,连婚前婚后财产都没有的那种。

如果只是民女身份,要离开也是轻而易举,但偏偏帝皇留下了一丝浅薄的感情在,对于薄皇后还拨过去了资源抚养。这就有些不清不楚了。

这是一个难题。

大长秋知道他给出的这道题比那心怀鬼胎之辈出的那道题更难。那人出的题目可以取巧避让的,而他出的这一道刘胜殿下却很难避而不谈。

薄家已经日薄西山,不具备任何能够帮扶刘胜殿下的助力。若殿下愿意伸手援助,除了一堆麻烦外什么都不能得到。

这于中山王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殿下拒绝也是理所当然。

大长秋安慰自己,他本也是来试试运气,因为刘胜殿下是除了太子殿下之外唯一一个在娘娘出事后还不间断来打听问候的人,他也只是……只是来试试运气。

看来,看来他的运气不如何。罢了,这一点从当年兄弟几个唯有他被送入宫中就能看出来了。只不知殿下是否还愿意将他这把老骨头送回长安,他只要活着,总还能看顾些娘娘。

“我答应你了。我会上书给父王,请求奉养娘娘。”夏安然摆摆手,亲自为老人松绑,“先前多有冒犯。大长秋先去休息一下,待到本王诸事具备了,便遣人去长安上书。”

他双手一抬,制止了又想要下跪的老人,三言两语便将之安抚好,并让人将他送出。随后他看向了窦皖,又问了一遍方才被人避开的问题,“阿皖怎会突然来此?”

窦皖凝目看他,黝黑的双眸中一片暗沉,“殿下……”

他斟酌了半响后,将劝阻的话咽下,转变了一个话题,“殿下,皖似乎是找到了可解公主之信的切入点。”

“果真?”小国王扬眉一笑,“这么巧,我也方才想通了,我们不如一同写出答案?”

窦皖自不会拒,二人齐齐落笔,展卷后均是两个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