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3页)

王泉说着,就要伸手去把拽住这个毒茄把它给拔了,却让顾辞久一把给抓住:“别别!这东西能吃!我刚才问你那一句,便是确定一下,如今是确定了。”

“这如何能吃?”王泉一时急了,他爹就是被毒死的,对吃东西这种事情越发的重视。结果这就更要去拔毒茄了,他力气还挺大,若不是段少泊也及时拦过来,就是没让他拔了毒茄,也要拽走几片叶子。

“这东西我见过!能吃!”顾辞久赶紧喊。

“能吃?”

“对!不是结的果子能吃,是下头挖出来的能吃。”

“不对,也有毒。”王泉又摇头。

“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你让我们养养,日后就知道了!”

王泉见他俩也不似是信口开河之人,可还是不放心:“两位大人,想要试可以,下回盐戎人来了!咱们抓些盐戎来试药就好,可千万不要自己来!”

顾辞久&段少泊:“……”以为这位是踏踏实实的植物工作者,谁知道这彪悍也是埋在骨子里的,凶悍得很啊。

两人总算是把不放心的王泉劝走了,段少泊问【大师兄,这土茄到底都是什么?我记得刚才也见过这东西,芋头吗?】他也不太确定,因为这世上是有芋头的,看着不太像。

【这是土豆。】顾辞久又觉得自己这太笃定也不好【八成可能是。】

【啊?】

现代人们吃的土豆,其实是土豆的茎,种植土豆时,也是发发芽生根的土豆切开,埋进地里。不过土豆是开花结果的,它的花还挺漂亮的,结的果实有毒,样子看起来就像是小西红柿。

所以为什么西红柿被发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人认为是有毒的,这也有土豆的一份功劳,很多人把这两种东西弄混了。

不过土豆虽然说是原产南美,其实它的真实来源也被存疑,其它地区也有发现过野生的土豆,不过显然没有被当地人发掘出来,作为农作物栽培。

作为一个出色的厨子,顾辞久对农作物很感兴趣——主要是为了穿越做准备,虽然按照正常规律来说,不同的世界,两个外表一模一样的作物不一定味道就是一样的,现实中很多长得相像的东西,却有有毒和无毒之分,但是,因为许多世界作为母本的源世界是一样的,那其中共通的就有很多。

这毒茄与现代土豆的植株极其近似,地下埋藏的茎也是一颗颗小果,就是最大的也只有铜钱大小,怎么看怎么都像是野生的土豆。

【这若是真是土豆,就好了。】段少泊惊讶之后,眼神热辣辣的看着地里的土豆。

顾辞久【即便真是土豆,它们能给人吃,也要裹上至少三四年了,况且,产量多少还不知道呢。】

那现代的作物情况思考古代的作物,那是耍流氓。古代的桃子就跟现代的核桃一样,大部分都是核,只有外边浅浅的一层果肉。现代的桃子再不好吃,也比古代这纯天然无污染的桃美味。

土豆也同理,现代的土豆是经过数千年人工筛选改良之后的土豆,其中最差的品种,搁在古代,那都是土豆精了。

段少泊【唉……我也知道,只是看了现代人的生活,再看看如今的世道,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现代也是从古代过去的,路都是一步步走的。】顾辞久亲了亲他【等到凉山,我也会找土豆来种。若是遇到了其他的作物,到时候也会给你送来。】

“今日劳累了一日,还是明日就走?”

“嗯,明日就走。一夜征伐都累不到我,更何况不过是搬了些东西?”

段少泊虽然也算是老司(che)机(zi)了,可还是没第一时间想明白,等到明白了顿时有些无奈:“你今天还想……”

“不行?”

“不行!年轻的时候怎么能不好好的养身体!明天你赶快走!”

“哎呀呀~~~”

两人一番笑闹,之后洗漱歇息,这一夜也就过去了。

转过天来,顾辞久天还没亮就与段少泊道别,带着一半人马前往凉山——刘伯留在了泞水。

在去到凉山的半路上,顾辞久这大队人马竟然还遇到了狼群!这地方的狼,可是真的嚣张。

且说两人先后在各自的县里安置了下来,不约而同做的头一件事,都是在县里四处跑,熟悉县内的情况。

在此期间也不忘互通书信,述说彼此的状况。

在现代想要把一块地方发展起来,那就得搞活一地的经济,在古代想要把一块地方发展起来,得先让当地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两个人彼此联系的结果,是这块地方最适合大农场与大牧场模式。

在这里,精耕细作和粗放式的种植在收获上是有差别,但是粗放式能种的土地多,他们这边恰好是人太少,地太多,那从总体收获上说,反而是粗放式能得到的更多的多。

一旦农场起来,打量的麦麸、秸秆,还有轮耕种植的豆类,就能养活大量的牲畜。至于牲畜的疫病,两人也担心,可是草原上的民族一样放养成千上万头牲畜,他们这里不见得就有毛病。

两人来回讨论,年底的时候把计划定了下来,去金戈找太守了。

因为两人希望能够让百姓以工代役,要借几个铁匠回去打造农具。毕竟现在这事情还只是纸上的畅想,不能强迫老百姓这么干。而想要搞大农场种植,现在的农具显然不成。而且,他们连种子都没有……

去的时候听说太守已经回金戈了,可是他们到的时候……太守就又跑了!所以他们最后见的还是范都督。

范都督并非不识五谷之人,他是武将,却能让太守放心的把斛州这个大后方交给他管,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最近一些年斛州的人口是没怎么上升,可在盐戎人劫掠不断,野兽横行,偶有天灾的情况下,斛州的人口也没下降,这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他能看出两人说的这大农场在地广人稀之地的好处,可同时他也能看出来坏处。

所以范都督看了两人的呈文,沉默片刻,道:“寻常百姓是没有这么多田地的,这大农场其实与世家之种田法有颇多类似之处,你们让百姓以工代役,种出的粮食是县衙的,于斛州来说确实是有好处,但于百姓来说,却又有何益?况且,你们要种地,便是农忙时抽丁,岂不是本末倒置?”

两人也早有准备,段少泊道:“朝廷本就有鼓励开荒之策,我斛州荒地颇多,百姓不开地,固然因为人口少,但根本上其实是担心管不过来。还有许多人担心独自在外耕种遇险,所以宁肯做雇农,也不去自己开荒。若是让他们看到了大农场,下官想,日后官府可出面作为中人,让百姓们彼此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