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2/3页)

靳林琨:“都有什么关系?”

……

梁一凡一个头两个大,在心里无声尖叫您两位都握手一分钟然后夜不归宿了为什么还准备选择点儿别的关系,迎上眼前这位大爷的注视,还是不敢造次,咽咽唾沫:“比如……友情?”

大爷显然不太满意:“这个有了。”

梁一凡:“……”

有点后悔自己开启了这么一个话题,梁一凡深吸口气,非常谨慎地在边缘伸脚试探:“兄——兄弟情?”

靳林琨扬眉,眼睛亮了亮。

梁一凡横了横心,自动把兄弟情在自己这儿换了个词,压低声音:“这种事不能着急,得循序渐进集思广益,也需要群众的帮忙……”

……

在于笙不知道的角落,靳林琨和七组同学们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途径,一点点建立起了有点奇妙的、比之前好像好了那么一点的关系。

甚至连晚自习前都开始有人壮着胆子,捧着难度过高讨论无果的竞赛题目,来他们这桌请教问题了。

平心而论,靳林琨给人讲题的时候其实挺详细,思路明确做法简洁,并不像一开始刚进夏令营的时候讲英语那么欠揍。

只不过这人讲题和做题是一个套路,只动眼睛不动笔,来的人就得自备纸笔记笔记,偶尔思路转太快跟不上了,还得小心翼翼地请他再说一遍。

“这里,少了个Ω……对,手别抖。”

靳林琨在一步公式上敲了敲,耐心帮忙校正:“记得住吗?没记住还可以再说一遍。”

来问问题的男生不迭点头:“记住了记住了,谢谢琨神——”

他才说到一半就被靳林琨的手势打断,男生抬了下头,看着还在埋头做题的于笙,立刻噤声,飞快溜回了座位。

于笙还不至于刷个题也要静街,抬头看了顺手就往自己口袋里摸的人一眼,扬扬眉峰,手里的笔不轻不重在他腕间敲了下。

明明书包里就有糖,非要上他身上摸,也不知道是又养成了什么新毛病。

靳林琨从善如流地换了个方向,从他书包里摸出块糖,熟练剥开塞进嘴里。

于笙扫他一眼:“下次再摸口袋,我就都装薄荷的。”

不一定次次出去都带书包,于笙身上装着的是备着出去不时之需的,每次都被他这么拿,两三天就得补充一次。

靳林琨心情似乎挺不错,镜片后的黑眸弯了弯,好脾气地点头答应,拿着保温杯给他续红枣枸杞茶:“他们这样,打不打扰你?”

“不打扰,我也跟着听。”

于笙手里的笔转了两圈,还是没忍住好奇,“你们到底怎么混熟的?”

他其实挺愿意见到靳林琨和其他人多交流,但整件事开始得有点过于突然和毫无预兆,总让他直觉这里似乎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交易。

靳林琨轻咳一声,不着痕迹地把刚收到一份N大附近吃喝玩乐秘籍的手机往书桌里塞了塞:“比较复杂……”

“那就算了。”于笙还要刷题,没耐心听,“你高兴就行。”

他说这话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的语气,梁一凡在前面听着都忍不住多想,担心于笙是不是因为老有人来找琨神不高兴了。

但靳林琨偏偏就知道,于笙是在很认真地说这句话。

他是真的想他高兴。

靳林琨坐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牵了下唇角,想跟他舍友偷偷摸摸拉个手。

于笙好好做着题,空着的左手忽然就被在桌膛底下握住了,忍不住皱了下眉,抬头:“干嘛?”

“看看你手凉不凉。”靳林琨答得很顺,握着他的手攥了攥,“晚上吃什么?”

于笙:“……”

在靳林琨持之以恒的控制变量观测总结下,发现他的手凉不凉确实和吃不吃东西有关系,就开始很顺当地用这个办法判断他究竟饿不饿。

也不知道这人怎么忽然就对N大周边的各种餐铺了如指掌,每次他的手一凉,就能把他领出去吃一家味道挺不错的店。

居然每次都还不重样。

“麻辣烫,烤鱼,烧烤,砂锅,海底捞,关东煮,大排档……”

靳林琨划了划手机,征求他的意见:“想吃哪个?”

“随便。”于笙顺手划掉一道没什么价值的题目,“不要辣的。”

靳林琨没忍住,笑了:“你每次都就这一条。”

于笙冷淡开口:“毕竟我舍友容易过敏,留给我的选择不太多。”

“……”

两位大佬最近天天在后排报菜名,梁一凡的同桌也忍不住感到了饥饿,放下笔,戳戳梁一凡:“下晚自习去吃夜宵吗?”

“不吃。”梁一凡已经撑得不行了,怀疑人生抬头:“你没吃饱吗?”

同桌:“?”

梁一凡有点孤独地叹了口气,摆摆手:“没事,我被知识撑着了。”

晚自习还差几分钟开始,最近整个夏令营都在忙活自招的事。不少人都在趁机交流信息互惠互利,教室里难得的比平时热闹了不少。

老万今天来得早,背着手笑眯眯绕了一圈,敲敲黑板,宣布了条新消息。

下个星期有文艺汇演,每个组出一个节目,到时候汇报演出,表现优异的在整个组同学的面试里都会成为加分项。

自主招生原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招生范围里囊括更全面优秀的人才,除了凭借知识储备和思维发散还能应对的考试,面试的题目五花八门,早就突破了学习的范畴。

文艺汇演不只体现才艺,也能考验协作性、团结性和组织筹划的能力,一直是不少高校夏令营的保留项目。

众人都已经快愁秃了头,骤然听到有加分项,一个个眼睛都迅速跟着锃亮起来。

“副组长——副组长,你是不是会拉二胡?考验你的时刻到了!”

“董珏是不是会写毛笔字来着?这个能算才艺吗?”

“怎么办?我就会口风琴,幼儿园学的那种……”

“我会弹吉他,有人会唱歌吗!”

“都别着急,得是集体项目,我听说过,越是集体项目越占优势。”

……

一群学霸绞尽脑汁地琢磨着才艺,于笙抬了抬头,莫名觉得眼前这一幕也挺有意思,索性放下笔,饶有兴致地听着人群里时不时冒出“口哨”、“三角铁”之类的艺术特长。

靳林琨刚在海底捞排完号,一抬头,正好看见于笙嘴角的一点弧度,没忍住好奇:“笑什么呢?”

“想起之前打游戏,遇着了个神经病白银代练,技术比你还差……一时大意,就被他直接坑到这儿来了。”

于笙笑了一声,随口回他:“当时也说了文艺汇演,他跟人家说他会弹管风琴。”

“……”靳林琨:“啊?”

“他应该也在这儿,一直想揍他一顿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