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后日我恰好不用上工,不如陪你一起去石佛寺游玩一番?那边我记得有一处山坡向阳,十分温暖,想来三弟他们定是在那里遇到那片提前开放的黄菊的。”

“大哥猜得没错,正是向阳的山坡,那边还有许多野生的柿子树,我们过去的时候,看到树上挂了许多的柿子,等中秋过后,便可过去摘柿子吃了。”三郎笑眯眯地说,他变成猫之后很会爬树,到时候定能爬到最高处,摘那上面最甜的柿子。

“那咱们后日便去游玩一番吧,正好作坊那边的辣椒酱也做的差不多了,剩下装坛的事情,交给他们做就是了,我这累了好几日,也该放松放松了。”白春笙觉得他已经很久没有给自己放假了,想当年他还是拆二代的时候,可是一年365天,每天都是假期。

第二天,猫大爷果然信守承诺,一大早便命手下送了两大篓子的新鲜螃蟹过来,个个都是团脐儿的母膏蟹,螃蟹资深爱好者白掌柜等不及晚上,中午便蒸了十几个,和闻着味儿过来蹭吃的三郎分了吃。

“三郎,你今后有什么打算没有?”吃完螃蟹,三郎也没事,便在这里帮他打下手,将那些螃蟹都用刷子刷干净,养在清水里,等着晚上吃。

“暂时还没有,母亲大约是从前被吓坏了,每日都要看到我才能放心,我也不能丢下她去和大哥学着跑商,再说了,咳!春笙哥你不知道,母亲把自己的嫁妆,还有这些年外祖家送来的值钱的东西都带出来了,我估摸着,就算我什么都不做,靠着那些东西,也足够衣食无忧的过一辈子了。”

“所以我想着,暂时先不考虑那么多,先陪陪我母亲,等母亲好些了,到时候或是开个铺子,或是买些良田度日,总不能坐吃山空就是了。”

“说到铺子,我这里倒是有个买卖想让你去做。”白春笙站起来擦了擦手,去屋子里拿了几张纸过来,“三郎,你过来看看。”

“这是何物?”

“这是我想出来的一些家常用的陶器器皿。”白春笙指了指自己画的那些设计图,“是这样,之前咱们作坊里一直在下游镇子上的窑厂定做陶罐子,做好了还要通过船只运过来,光是这运输的费用便不低,加上码头搬运的费用,你也知道我们作坊做起来之后,每年要用的陶罐数以万计,再拿去找下游的窑厂定做,白白让他们赚了银子不说,我这边的成本压力也很大。”

“所以,春笙哥哥你的意思,是让我自己开一个窑厂?”

“正是如此!不过,不是你一个人开,咱们一起开。”白春笙笑了笑,“我有图纸和花样,你有本钱,你哥人面广,再让他给我们找几个手艺不错的制陶师傅,请些小工,咱们这窑厂便能开起来了。”

“等到咱们的窑厂开起来了,你也可以在镇上买个铺子,专门卖各种家常用的陶器。”

“这陶器又不贵重,放在铺子里,能卖得出去吗?”

“你傻啊?左右铺子是自己家的,又不花费多少银子,再说了,陶器又不容易坏,真要卖不出去,咱们拿回家自己用也不亏。我这陶器都是整套的,最是古朴风雅,你信哥哥一回,这玩意儿烧制出来,那些文人墨客看了定然喜欢的。”

白春笙要做来放在铺子里卖的陶器,自然不是这个时空寻常人家家里两个铜板一个的那种粗糙的大陶碗,而是成套的手工陶罐茶叶罐和茶盏茶壶之类的,甚至还有造型古朴雅致的笔洗笔架之类的。

之前在食铺他就发现了这个商机,许多乘坐客船路过的外地客人里面,十有八九都是识文断字的,想来也是,不是家境殷实的也舍不得乘坐客船,而是搭乘最便宜的过路商船,而家境殷实的人家,又怎么会舍不得给孩子读书识字呢?这些客人下船之后,除了品尝些本地小吃之外,最大的乐趣便是寻摸些本地土产,又或者是什么古朴雅致、土而不俗的玩意儿,带着作为出门一趟的伴手礼。

甭管哪个朝代,旅游景点的特产店都是最赚钱的。

他要赚的,根本不是本地人的钱,而是那些闲着没事便要出来游历山水的外地土豪们。

“再说了,就算不卖这些,窑厂里光是每年供应我那作坊,赚的银子就不比你开铺子少了。”白春笙劝道,原本这个生意他自己做也不是不行,只是他懒,觉得现在家里这两处买卖,足够供养他在这个陌生的时空活得舒坦了,产业再多,他就得累成狗了,作为一个懒癌晚期患者,白掌柜表示,钱够用就行,多了放在钱庄里,还不知道自己死后便宜谁呢。

“那行,我回去问问我娘,若是我娘同意了,我便开个窑厂好了。”知道自家老娘的家底子,三郎觉得他娘一定会答应的,毕竟,之前他娘还拿了一块据说价值五千两银子的玉佩给他戴呢,被他拒绝了,码头人多眼杂,戴着这么一块招人眼的玉佩出去,那不是等着被人抢吗?

果然,龚夫人一听这是白掌柜的意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不过一个不值钱的窑厂,买地再加上请几个大师傅,十几个小工,满打满算也不过千把两银子,赚了也好,亏了,就当是给三郎玩玩好了,想当年在王府的时候,张侧妃所出的五郎喜欢玩绣球,买了一个波斯国商人的宝石绣球便花了三千两银子呢。

她的三郎这些年在外面吃尽了苦头,何曾买过这般贵重的玩具?

龚夫人就像是一个宠溺孩子的老祖母一般,恨不得把所有孩子喜欢的玩具都买回来。不过区区一千两银子,哪怕就是丢水里换三郎一笑,也是值得的,更何况,这孩子素来懂事,从来都不乱花钱,让她一腔母爱想倾注都找不到花钱的地方,现在好了,儿子想正经做点买卖?必须支持啊!

龚夫人当即就取出五千两银票,让他买就干脆买块大一些的地方,这样今后若是需要扩大窑厂,也无需再费心筹买了,毕竟,窑厂若是热闹起来了,附近肯定会有人家搬过来,到时候,要扩建就得找这些人家买地,让人家搬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多谢娘亲!”三郎也想到了这个,当即便收下了银票,转身就去找他大哥商量买地的事情去了。

“这么大一块地不好买,”王鲲风想了想说道,“你先别去找人打听,万一人家知道你要买,就要抬价了。我去找找衙门里的兄弟,看看有没有犯了事要卖地的。”

猫大爷真不愧是鱼街一霸,算计人都算计的这般光明正大。出了二两银子,请衙门里几个兄弟去酒楼吃了一桌酒席,第二天,便有人来给自己传递消息,衙门大牢里有个犯人,愿意花钱赎罪,将他家在镇子外的一百多亩地“捐献”给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