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劳动最光荣(第2/2页)

因为他在每年接到的报告和跟孩子们的信件中一直认为孩子们都是非常健康快乐的成长的。

但是长子对他没有丝毫亲近的意思,他也不认为父亲是重要的,他对巴顿就是很平常的态度——我跟你不熟。

家中当时一共有九个孩子,全是人工子宫出生。

四子五女。前面四个孩子,三子一女全都对他能平常以待,但也都是不熟的态度。剩下的孩子从第五个开始就很嫌弃巴顿,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他们认为巴顿回来以后妨碍了他们的生活。

而且最让巴顿吃惊的是,他的孩子们之间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兄弟姐妹都像陌生人一样。

他和爱人当时考虑到两人都不在家,所以要多生几个孩子,这样孩子们可以彼此做伴就不寂寞了。

这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巴顿因此不得不去见育儿专家,听取讲座,找心理医生,寻找家中问题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分析听了一大堆,但却没有解决办法。

因为这已经成了社会问题了。

父母因为没有育子过程而对孩子的粘性不够。

孩子从落地起就由机械人保姆周全体贴的照顾也让他们对父母没有依赖。

至于亲情,他们对同一批次落地的人工子宫生下的同胞比对亲兄弟姐妹更有感情。

因为他们跟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还不如跟机械人保姆相处的时间长。

这一点现在已经改进了,由同批次降生的孩子一同抚养改为按亲缘关系集中抚育。也就是说,现在如果是同父、同母,或者有其他亲缘关系的小孩子会被放在一起抚养。

这样确实加强了一部分幼儿之间的亲情联系。

但父母和孩子的亲情仍在不断的削弱。

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把一切都交给人工子宫、机械人保姆、福利机构。这样便捷的生活方式更能让他们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所以之后巴顿和爱人又生了几个孩子,这一次他们亲手抚养,并尽量制造家人一起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虽然现在他还是跟他的长子和长女没有办法加强联系,但他相信终有一日,他可以重新拥有这些孩子们的心的。

孔明就是一个标准的人工子宫孩子。

他从孕育起就远离父母,虽然在亲缘上他的兄弟姐妹众多,但在真正的生活环境中,他是跟和他同批次降生的孩子一起长大、一起求学的。

所以等他成年后,他就借着上大学的机会离开了可以称为家乡的机械星球,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的求学生活也没有找到亲密的朋友和让他崇拜信服的老师。他就像一个无根的浮萍,一直找不到能让他安定下来的锚。

巴顿其实怀疑他对“人类”这个身份也没什么归属感。

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是人类与外星种群混居、聚居,所以在亲情淡薄的情况下,有许多人类其实并没有产生对人类这个族群的归属感。

孔明只是其中之一。

并不稀奇。

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当然没有关系。

可他偏偏有着一个当今最聪明的脑袋。

巴顿原本的目标是希望能跟孔明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关系。

他本以为这会很难。

孔明站起来,拍拍面前的大吊臂:“我做完了。下一个……我可以把室内轨道车改一下吗?”

很难相信现在竟然还有机械星球在使用室内轨道车。

虽然做为古董很有吸引力,但他已经欣赏了好几天了,他想把它给改装成悬浮轨道车,撤掉安装在地面上的轨道,将传送带改为单元式,并在下方加装悬浮盘,再装个新系统就行了。

虽然仍是固定轨道行走,但它会更灵活,地面上的障碍会更少。

巴顿想想他来了以后改装的门、楼梯、电梯、清洁机械人,今天终于把厨房的八爪机械吊臂给改装好了。

“……好。”他点点头。

孔明认真的说:“如果你能弄来无损能源泵,我可以把这里的推进器也给改一下。”

“……”巴顿点点头,“我考虑考虑。”

他已经向上面请示过了。

……关于孔明好像把这座关他的空间站当成一个大游乐园的事。

今天应该就能得到回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