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也对。在朝中郑重说了这件事,才是对东宫肯定的态度。”大公主微微颔首说道。

她心里很好奇。

太子是那么小心眼的一个人。

哪里容得下孩子。

怎么突然太子妃就有孕了?

难道太子是转性了?

她心里疑惑,不过见唐菀还在开心地跟太子妃说有孕的时候吃什么好吃的,十分贴心的样子,她便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却没有把太子的真面目暴露出来的意思。倒是宫里热热闹闹了好一会儿,等皇帝与太子下了朝带着笑容回了后宫,唐菀与大公主就又对太子道喜。

太子十分温和地谢了她们对自己的贺喜,坐在太子妃的身边,抬手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心口。太子妃便轻轻地给他拍了拍后背。

感受到太子妃对自己的珍惜,太子吐出一口浊气,露出笑容,对太子妃柔声说道,“你如今有了身孕,可别累着了。不如宫里的事,分出一些给宣平。”

大公主正笑着,听到这话,心里暗骂太子不是东西。

舍不得太子妃受累,妹妹就可以随便使唤。

唐菀却还在感动,觉得太子十分体贴,还知道别叫太子妃累着。

“哪里就累着我了。宫里的事如今我已经都习惯了。”太子妃便摇头说道。

大公主这才笑了起来。

旁人家的公主皇子都削尖了脑袋想要抢夺宫中权柄,可是对他们一家子来说,这宫中权柄跟烫手的山芋没什么两眼。见太子对自己露出戏谑的笑容,显然刚刚只是带逗弄自己,叫自己郁闷,大公主心里哼冷冷一声,却更关心太子在前朝,忙问道,“太子妃有孕,朝中只怕已经震动了吧?”

何止是震动这么简单,简直仿佛雷霆一般劈落在了朝臣们的头顶,哪怕皇帝与太子都笑眯眯的,可是朝臣们却已经都疯了。

大家都被太子妃有孕这件事给吓坏了。

不是都说太子子嗣不利么?

不是都说太子生不出孩子么?

不是都说太子要在皇族之中挑选嗣子的么?

大家都已经接受太子后继无人了。

可怎么一转眼,太子妃就有喜了?

这不是开玩笑么?

东宫的喜事叫唐菀与大公主来看十分欢喜,可是对于朝臣来说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那代表着对于皇位的谋划,许多人都站错了船了。

自然,这其中不包括景王。

景王已经老实很久了,除了在凤樟与唐芝这件事上跳出来,景王打那以后摆出一副老实做人的样子,比安王还要老实。他身体还是有些不好,素日里都在王府养着。今天不过心血来潮地上了朝,希望朝廷别忘了他罢了,却没想到一下子就撞上了皇帝宣布东宫的喜事。

听到这件喜事,景王看着笑容满面的皇帝与太子,心里庆幸极了。

如果跟着二皇子一条路走到黑,那他现在可就完了。

这时候,景王的脑子里全都是太子温煦宽和的笑容。

他比任何人都更快地趴在地上祝贺皇帝后继有人,还恭喜太子这件大喜事。

等回了家,景王后背全是冷汗,觉得自己死里逃生一般。

如果没有跟二皇子翻脸,日后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他便越发地与二皇子府疏远了。

这不过是后话自然不必提及,只是东宫这样大的喜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都,太子妃有孕令人震惊,然而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另一件事。

既然太子能令女子有孕,那为了皇家开枝散叶,为了能叫皇家后继有人,是不是东宫应该广纳妃妾,多多益善,多生几个孩子给太子绵延子嗣,给太子妃这肚子里的皇孙添几个兄弟做臂膀呢?

说起来,当初如果不是太子不能生育子嗣,那东宫也并不应该只有太子妃一个服侍太子了。

如今太子妃有孕,无论是为了服侍照顾太子,为了贤惠,还是为了太子的血脉,她都应该贤惠地劝谏太子赶紧纳妾进东宫为她分忧啊。

身为太子妃,劝谏太子纳妾开枝散叶也是她的责任。

这么无耻的话,风声都传到唐菀的耳朵里了。

“谁这么爱嚼舌根子,把眼睛盯着别人家的后院呀。”因太子妃想多见见漂亮孩子,好叫肚子里的孩子也一样漂亮,她时常与大公主带着孩子们在东宫,叫小家伙儿们陪着太子妃。

只是今天进了东宫,听了太子妃身边的宫女气愤地说外面的那些说法,她就红着脸十分生气地说道,“皇家开枝散叶,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他们自己家的事。而且,而且……”她眼睛转了转,对忍俊不禁的太子妃说道,“而且不是有二皇子么。二皇子有那么多的小妾,叫他多生几个为皇家开枝散叶不就行了?有他一个为皇家出力就足够了,何苦还要叫东宫进人呢?”

她不喜欢看见东宫进新人了,因为太子对太子妃一直一直那么好,哪怕知道太子不会纳妾,可是也不想听到这样的话影响心情。

她为自己这么气鼓鼓的,太子妃看她就如同看家中的幼妹,笑眯眯地摸了摸唐菀的脸颊说道,“真是孩子话。”

就算二皇子再能生,可二皇子生再多的孩子,也比不上太子的孩子。

那些朝臣现在嚷嚷这样的话,不过是东宫有利可图罢了。

能嚷嚷着一同把女儿送进宫里来生下太子的孩子,他们在外头也会得到更多的权势。

虽然她有孕了,可是谁知道是男是女,谁知道会不会平安长大。

朝臣们赌的就是这些了。

“阿菀也没说错。就算是开枝散叶,可既然皇嫂能与太子生第一个,以后就能生第二个,第三个,这不也是开枝散叶了?何必还叫别人进来。”大公主也说道。

南安侯的旁支里虽然有些年轻的女孩儿,可是南安侯的家族却没有一个想把孩子送到宫里来的。

她今日这话,也是表明了态度。

无论外头有多少人闹腾这件事,南安侯的家族也不会参合到这里头去。

见她这么说,太子妃忍不住地笑。

“这几日,都是你们在我的面前给我吃定心丸了。”

“还有谁啊?”唐菀好奇地问道。

“河东王府也是这样的话。”太子妃温和地说道。

河东郡王虽然已经老了,解甲归田安享晚年,可是老郡王却依旧是王府的掌舵人。

他先是为嫡孙迎娶了郑国公府的姑娘,太子妃的堂妹,在东宫无子的时候就与太子妃交好,那如今太子妃有了身孕,老郡王自然只有锦上添花的,因此叫了孙媳妇来东宫叫太子妃放心,不必理会外头的那些吵嚷,安心养胎,这东宫如果要进人,河东郡王府是不能答应的。

河东郡王资格老,皇帝都喊他一声王叔,既然这么说,那以长辈的立场来说话,就很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