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3页)

[48]格利埃尔高地位于法国东部博尔姆高原,1944年,当地一支抗敌武装与德军英勇激战,1973年,由雕刻家埃米尔·吉利奥利制作了国家抗战纪念碑。

[49]阿尔及利亚成为法国殖民地近百年,二次大战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组织武装反抗,是为阿尔及利亚战争。法国政府不堪其负;意欲非殖民化,让阿尔及利亚独立。1958年,法军右翼军官在阿尔及尔发动军事政变,反对政府的非殖民化政策,扬言挥师本土,推翻政府。国内局势极度紧张,各派政治力量便推戴高乐将军主政,结束第四共和国,开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亲自视察阿尔及尔,以巧妙的策略化解了危机。

[50]亨利·德·蒙泰朗(1896—1972),法国二十世纪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体现出古典美,语言典雅,尤其注重心理分析,认为“一切都来自人的内心”,应“表现人的灵魂的某些活动”。《少女们》(1936)是四部曲中第一部,贯穿四部曲的主要人物,是个厚颜无耻的青年作家皮尔科斯,对女性具有诱惑力。许多女子倾慕他,尔后又深受其害。

[51]比塞大:突尼斯城市,设有大型炼油厂。在比塞大湖的出口,从1882年至1963年,这里成为法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基地。突尼斯脱离法国独立后,要收回这个基地,由此引起了一些事件。

[52]克诺克—勒—朱特:比利时村庄。随后的根特、奥斯坦德,都是比利时的重要城市。

[53]莫拉维亚(1907—1990),意大利新闻记者,小说家,以描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道德败坏、缺乏真爱而闻名。

[54]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派的一员主将。他在《电影手册》工作八年,撰写的影评批评法国电影因循守旧;主张放手让导演创造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三部曲:《四百下》(1959)、《偷吻》(1968)和《夫妻生活》(1970)中的男主人公是他本人经历的写照。《四百下》获戛纳电影节奖。

[55]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1600—1681),西班牙剧作家,诗人,是继洛佩·德·维加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剧作家,在世界剧坛有一定地位。一生共创作一百多部世俗剧,最著名的有:《医生的荣誉》(1635)、《人生如梦》(1935)等。

[56]秘密军队组织(I’OAS):1958年,在阿尔及尔发动军事政变的法军,在戴高乐将军化解这场危机后,一些极端的军官便组成秘密军队组织,转入地下活动,暗杀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各界有影响的人物。

[57] 1935年12月,金融家斯塔维斯基创办的信托组织,发行的股票证明毫无价值。次年1月,发现斯塔维斯基已经死亡,警官判定是自尽。法国右翼人士认为是他杀,旨在阻止丑闻宣扬,以免把包括部长和议员等显要人物卷进去。这一事件触发右翼势力骚动,酿成第三共和国(1870—1940)历史上一次重大危机。

[58]马克尔姆·劳里(1909—1957),英国小说家,诗人。因反对传统的资产阶级教育,中学辍学,上海船当仆役前往中国,并以此次航行为素材,写出长篇小说《在海的彼岸》(1933),后在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赴巴黎,同一个美国女子结婚。1935年投奔好莱坞影城,后又去墨西哥,写下名著《在火山下》(1947)。

[59]托雷莫利诺斯:西班牙的城市。

[60]奥岱翁:位于巴黎六区,毗邻索邦大学和卢森堡公园,广场旁有奥岱翁剧院。

[61]克洛岱尔(1868—1955),法国诗人,剧作家。中年时曾在中国上海、福州、北平、天津等地任外交官,自取中文名字为“高禄德”。外交生涯与文学创作并行不悖,在外交任内写下第一部重要剧作,三幕散文诗体剧《正午的分界》(1906)。他的代表剧作《缎子鞋》(1929),象征意义更浓,情节线索是多头的、多方位的。主人公罗德里格与有夫之妇普萝艾丝的恋情为主线,普萝艾丝极力抑制婚外恋情,将一只缎子鞋献给圣母像,并立下毒誓。

[62]罗曼·加里(1914—1980),法国作家。生于立陶宛,十四岁随父母移居法国。处女作《欧洲教育》(1945)获当年的评论奖,一举成名。他的小说《天根》(1956)获龚古尔奖。他觉得成名后出书太容易,就化名“埃米尔·阿雅尔”,作为新人投稿,于1974至1979年发表了四部小说,其中《来日方长》(1975),使他再获龚古尔奖。同期他还以真名发表了七部小说。直到加里死后,才真相大白,为文坛留下一段佳话。

[63]《长夜行》,又译《茫茫黑夜漫游》,作者塞利纳(1894—1961),本名路易—费迪南·德图什,法国作家。出身较富有的小资产阶级家庭,一九二四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到日内瓦,参加国联医疗调查工作,率医疗队奔赴美洲、非洲等地考察。行医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发表《长夜行》(1932)、《缓期死亡》(1936),继承了拉伯雷、伏尔泰、雨果的流浪汉文学的传统。他的一句名言:“在时间的历史中,生活只是一种狂热,真实就是死亡”,表明他的写作宗旨:创作是一种反死亡的狂热,重在激动情感,而不在讲述故事。

[64]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法国小说家、传记作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他的短篇小说集《栗树下的晚餐》(1951)、《雨果传》(1954)、《巴尔扎克传》(1965)的中译本都在我国流行。为普及历史知识,他撰写了《英国史》(1937)、《美国史》(1943)、《法国史》(1947)等。

[65]保安队:二次大战中,依附德军的法国人军事组织。

[66]意大利文,意为“浪荡青年”。

[67]萨沙·基特里(1885—1957),法国演员、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创作喜剧《我父亲说得对》,电影《一个骗子的传说》。他的作品体现了某种巴黎的风趣,出彩而尖刻。

[68]马提尼克:法国外省省名,位于拉丁美洲,首府法兰西堡。马提尼克岛是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一个岛。

[69]法兰西行动:法国民族主义者和王党分子组合的一种反共和的运动,聚集了右翼势力,在法国形成一股逆潮流,影响了二十世纪前四十年的法国社会。报纸《法兰西行动》(1908—1944),则是该派的喉舌。二战中,因与维希政府合作,该派名声扫地,战后报纸遭禁,遂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