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2/5页)

死亡人数激增是由于缺少营养,虽然主食勉强得以保证,但能分发给犯人的副食品可怜得简直不能算是什么副食品。说是酱汤也只是几乎没有豆酱的盐汤,名不副实。蔬菜也只是稀稀落落的几片干枯的菜叶或菜茎,大多都只有盐。普通国民的营养不良也很明显,吃南瓜子、甘薯藤、蔬菜等,在海里或河里捞些贝壳、小鱼、海草等补充营养,所以虽然缺少主食忍饥挨饿,但发生营养失调的概率比犯人低。

那年犯人的死亡率每十七人中就有一人,在难以搞到粮食的大城市里,这一倾向更加明显,令司法省震惊不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网走刑务所关押的八百多名犯人中,死亡的是十七人,死亡率在全国刑务所中最低。冬季处于严酷的寒冷之中,从环境来说最恶劣,但在广阔的农场里收获的丰富农作物,使犯人们保持着均衡的营养。

网走町一带每天雪花飘扬,一过年洋面上便出现大量浮冰。与去年不同,浮冰没有涌到海岸边,以为会靠近海岸,不料又漂回到洋面上,如此不停地反复。

刑务所也是披着一层银装,狱外劳务的犯人们冒着雪从事采伐作业。

提起佐久间的越狱,看守长们时常一副苦涩的表情。他们更关心的是佐久间逃到哪里去了。

佐久间先后于1936年在青森刑务所、1942年在秋田刑务所越狱,但这次逃跑与以前两次逃跑相比,社会情势截然不同。这一点应该会使他无所适从。北海道的粮食状况极其糟糕,配给量少质次。居民靠这些配给量能勉强忍住饥饿,但连配给证都没有的佐久间连这些都无法保证。虽然能悄悄偷些耕地里的农作物、采些山菜充饥,但随着大雪降临,这些都会从地面上消失。刑务所里至少吃饭不愁,从那里逃跑,就等同于被扔进颗粒全无的不毛之地。

他害怕被抓,很可能躲进了渺无人烟的山里,但在雪窖冰天的山里是活不下去的。他逃跑时只穿着兜裆布,当然会设法搞到衣服,但没有火种马上就会被冻死。

“多半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句话,成了看守们的口头禅。

1945年1月下旬,浮冰连接岸边,大海被浮冰覆盖。降雪的日子比往年多,一进入2月,便下起了漫天大雪,房屋几乎被雪掩埋。那年也很冷,气温有时降到将近零下三十度。

战况更加严峻,大本营紧急制订作战计划以备在本土决战。包括女性在内加紧进行使用木枪等的军事训练,使民众在美军登陆时也能参加战斗。同时,除了国民学校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和其他中小学生停止授课一年,北海道多达三万名大、中、小学生不仅要加紧军事训练,还要在军需工厂等处参加劳动。

从3月9日半夜起到10日,约一百三十架B29袭击了东京都,广阔的市区被全部烧光。由于这次空袭,司法省的建筑全被烧毁,设在东京造船所的监舍也被烧塌。

东京造船所是1943年2月行刑局局长正木亮接受海军省的要求,靠犯人的劳动力以造船为目的设置的造船所。所在地在东京市城东区南砂町四丁目,占地面积五万三千坪。挑选的都是以前桥刑务所的犯人为主、刑期在三年以下的健康犯人,称为东京造船部队,在石川岛造船所设分队。部队长是前桥刑务所所长根田兼治。劳动成果甚佳,从1943年5月起到遭遇战火的一年九个月间,建造、下水了一百零八艘九百吨左右的运输船。队员达到两千人,法政大学经济学部、法学部的数百名学生和锦城中学的学生也都参与了造船。

造船所因空袭全部化为废墟,十五名犯人被烧死。这些死亡者以海军军属的资格给予因公死亡的待遇。东京造船部队的队员被收监在巢鸭的东京拘留所,石川岛分队的队员被收监在丰多摩刑务所里,他们各自排着队在遍地都是烧死体的路上行进,走入监舍内。这期间,一起逃跑事故也没有发生。

晚上7点,行刑局局长正木亮将东京造船部队的队员们集中在东京拘留所的讲堂里。

“今天的空袭是前所未有的。可是,两千名队员中没有一个人掉队或逃跑,全队得以安全撤退,这是因为大家都识大局,完成了自己的重大使命。这在世界刑政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在大手町,从汽车中看见大家整齐的行进队伍,我流出了眼泪。大家在造船的同时塑造了自己的人格。今天是造船部队的毕业仪式。我对这次大家的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我真心实意地想给你们每一个人授奖,以此来犒劳你们。”正木亮眼眶里溢着泪水训示道。

正木亮在拘留所回司法省的途中,想到让犯人来处理烧死的尸体。他觉得与其让犯人制造船只和兵器,还不如让他们来处理尸体,这更能使犯人们认识到人类生命的尊严,对他们重新做人有好处。

他一回到司法省,便向东京都防卫本部打听有关尸体处理的现状。得到的回答是,防卫本部根据去年5月制定的《受灾尸体处理纲要》,估计由于空袭会有一万人死亡,指定要制造一万个棺材、两个火葬场和十五个临时埋葬点。可是空袭从3月9日半夜起规模加大,统计到10日傍晚,报告死亡的人数达到七万,预计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因此决定放弃使用棺材,连身份和随身物品的调查也省去,将尸体集中在公园等处,挖掘能放入两三百具尸体的土坑临时掩埋。在做这项工作的是军队、警察、警防队员,但人手不足,希望无论如何能得到协助。

正木亮指示东京造船部队的根田部队长让犯人参加狱外劳务掩埋尸体。对此,翌日,从根田那里传来报告,说犯人自发提出要参加尸体的清理。

根田挑选一百四十一名犯人,组成刑政激愤志愿队,授予在白布上写着队名的队旗。3月13日早晨,正木亮把将要出去掩埋尸体的犯人们集中在东京拘留所的屋顶上,训诫道:“你们大家从现在起就要出发去从事掩埋受灾市民尸体的工作。仅此,我向大家提一个愿望。我希望你们不要冷漠地处理尸体。那些全都是可怜的人。你们务必要在心里觉得是自己的父母、孩子、妻子、兄弟姐妹遭受了灾难,不要面有难色,要慎重处理。这是作为人类最崇高的工作。”

犯人们举着白色队旗在看守们的陪同下走出了拘留所。

他们赶到锦系公园,根据东京都工作人员的指示,挖掘了掩埋尸体的大坑,并将军队用卡车送来的尸体放进土坑里。

他们每天都是早晨从拘留所出发,傍晚回来,在猿江公园、隅田公园从事尸体掩埋的工作。土坑周围香烟缭绕,僧侣不停地诵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