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第4/7页)

“我们人类真的很微小。明天起,说不定我就不再搞那什么运动了。写了那篇《伟大的黑暗》,好像也没起到什么作用。”

“为什么突然说这种话呢?”

“看到这天空,心里就生出了这种想法……我问你啊,你有没有爱上过哪个女人?”三四郎无法立刻作答。

“女人很可怕哟。”与次郎说。

“是很可怕,我也知道。”三四郎说。与次郎高声大笑起来。寂静的夜空下,那笑声显得特别震耳。

“你才不知道。根本就不知道啦。”与次郎说。

三四郎听了很不高兴。

“明天也是好天气,刚好适合开运动会,很多漂亮女生都会来,你一定要来见识一下。”

校园一片漆黑,两人穿过校园,来到学生活动中心[102] 前面,室内的电灯正在大放光芒。

两人踏上地板,绕过走廊,走进活动中心,先来的同学早已三三两两分成好几群,有的人数较多,有的人数较少,总共看到三组人马,还有些同学故意不跟别人一起,只在一旁默默地阅读活动中心的杂志和报纸。三四郎和与次郎听到各种意见正从人群中冒出来,发言的声音似乎比人的数目还多,不过整个活动中心的气氛还算沉稳,只有香烟的烟雾不断猛烈地向上升起。

不一会儿,许多同学都向活动中心聚集。一个个黑色人影从昏暗的夜色里冒出,这些人影登上屋外回廊的瞬间,立即变得明亮又清晰,有时甚至看到五六个人影陆续地变亮起来,接连着走进室内。不一会儿,出席人员差不多到齐了。

与次郎从刚才起就一直在烟雾中来回奔走,并在各处低声游说。活动要开始了,三四郎想。他的眼睛一直望着与次郎。

不久,干事高声宣布:“请大家入席吧。”餐桌当然是早已准备好的,座位当然也没有大小之分,于是众人纷纷拥到桌前坐下。待全体入座之后,聚餐活动就开始了。

三四郎以前在熊本念书的时候只喝过赤酒[103] 。这是一种当地制造的劣等酒,熊本的学生都很能喝这种酒,而且都认为学生喝赤酒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那些学生偶尔也会出去下馆子,通常是去吃牛肉,但是大家怀疑牛肉店端出来的是马肉。每当牛肉端上桌,学生便抓起盘里的肉片往墙上扔去,如果肉片掉下来,就表示那是牛肉,粘在墙上则代表是马肉,这套仪式简直就像法师作法。也因为从前有过这种经历,现在三四郎看到如此绅士风度的学生联欢会,心中不免觉得新奇。他欣喜地挥动手里的刀叉,不停地喝着啤酒。

“学生活动中心的料理,味道真是太差了。”三四郎邻座的男生向他搭讪道。男生剃了光头,脸上戴了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很成熟。

“是啊。”三四郎随口应道。如果对方是与次郎的话,三四郎应该就会老实地说:“对我这种乡下人来说,这种料理简直太美味啦!”但他现在如果诚实回答,万一男生觉得他在讽刺,这样反而不好,所以三四郎决定不要多嘴。

不料男生又向他问道:“你在哪儿读的高中?”

“熊本。”

“熊本啊?我表弟也在熊本,听说那地方挺糟的。”

“是个蛮荒之地。”两人正聊着,忽然听见对面有人大嚷起来。放眼望去,原来是与次郎正在跟身边的两三人争辩着什么,还不时地嚷着“达他法布拉”[104] ,但听不出他们说的是什么。几个对手每听他说完一句,就跟着哈哈哈笑起来,与次郎越说越得意,连连嚷着“达他法布拉,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之类的句子。三四郎的斜对面坐着一个皮肤白皙、举止文雅的学生,这时也停下手里的刀子,转眼望着与次郎他们那群人。看了一会儿,那学生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法文:“Il a le diable au corps.(魔鬼附身啦。)”但那群人似乎完全没听到,只顾着高高举起四个啤酒杯,非常得意地表达祝贺之意。

“那家伙挺爱说笑的。”三四郎身边那个戴金丝边眼镜的学生说。

“是啊。他很健谈。”

“他以前在‘淀见轩’请我吃过咖喱饭。其实我根本不认识他,他突然就跑来找我说,你跟我去‘淀见轩’,结果我还是被拉去了……”

那学生说到这儿,哈哈大笑起来。三四郎这才知道,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被与次郎请吃过“淀见轩”的咖喱饭。

不久,晚餐的咖啡送上来了。一名学生从椅子上站起来,与次郎开始热烈鼓掌,其他人也立刻群起效尤。

站起来的那名学生穿着崭新的黑制服,鼻子下面已经留起胡须,身材十分高大,是个站姿非常潇洒的男子。他用演讲的语气向同学说:

“今晚大家在此相聚联欢,度过愉快的一晚,原本就是一项令人高兴的活动,但我在偶然间发现了一件事,所以不能不站出来说几句话。我们的联欢会不仅具有社交意义,同时也能产生某些重要的影响。今天这个聚会以啤酒做开端,再以咖啡为结束,完全是个普通的聚会,但是喝过这些啤酒和咖啡的将近四十人都不是普通人。更重要的是,从开始喝啤酒,一直到喝完咖啡,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发觉自己生命中的可能性增大了。

“鼓吹政治自由已是历史往事,伸张言论自由也已不合时宜,所谓的‘自由’,并非专门用来形容这些容易流于形式的字眼。我们新时代青年现在所面对的,是必须追求伟大心灵自由的时代潮流。

“我们这一代青年,现在不仅遭到旧日本的逼迫,同时也活在新西洋的威压之下,而且这种状态还不能让社会大众知晓。新西洋带来的压力不仅存在于社会,在文艺界同样存在。对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来说,这方面的压力跟旧日本的压迫一样令人痛苦。

“我们都是西洋文艺的研究者。但不论我们研究得多深入,仍然只是研究者,而不该被西洋文艺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不是为了被西洋文艺捆住手脚,而是为了让受到捆绑的心灵获得解脱才进行研究。我们都有自信与决心,绝不会在任何胁迫之下接受这种不合时宜的文艺。

“我们拥有自信与决心,这一点,是我们不同于凡人之处。文艺不是一门手艺,也不是一连串的文书作业,而是促使我们广泛接触人生根本意义的社会动力。因此,我们才要研究文艺,也才能拥有自信与决心,更能预见今晚这场盛会必定造成非同一般的重大影响。

“社会正在激烈动荡,文艺是社会的产物,也在不断激荡。为了顺应这股变动的趋势,并将文艺导向理想路途,我们必须团结零散的个人力量,充实自己的生命,扩展自己的可能性。借着今晚啤酒和咖啡的力量,我们现在又向前了一步,更接近这个心底的目标,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今晚的啤酒和咖啡的价值要比普通啤酒和咖啡的价值高出百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