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火灾与废墟(第2/2页)

观察城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游客或是新到不久的外乡人,以外在的眼光,来观察其楼房、古迹、街道以及天际线。另一种是内在观察,这座城市有我们熟睡于此的房屋,有回廊、电影院以及教室,城市的各种气息、光线还有色彩构成,这些都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对那些仅从外在来观察的人来说,一座城市也许会与下一座城市极其相似,但城市的多样回忆才是它的灵魂,它的废墟便是其最有力的证词。

在1980年代那次涉及面最广的拆迁、驱逐中,我凑巧在塔尔拉巴什大街(Tarlabaşi)漫步。推土机一路推进,一部分人围在那里观看。工程自那以后,持续了好几个月。每个人都逐渐习惯了,愤怒和反抗开始渐渐消逝。尽管下着绵绵细雨,墙垣还是坍塌下来,在倒地的瞬间变为灰烬。我们就站在那里看着。此时,对我来说,更让我忧虑的,不是看到别人的房屋和回忆被摧毁一空,而是看到伊斯坦布尔在诸如此类的扭曲之中,改变了形貌;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与之相比,是如何的短暂和脆弱。孩子们在断壁残垣间玩闹,拾着门窗和木头碎片。此刻,我深深地明白,这些碎片代表了多少失落的记忆,在某些时刻,这记忆甚至就是我们的第二本性。

几年前,我去看过一栋空荡荡的,即将被拆毁的楼房,它是希什利塔拉基公立中学的旧址。在那儿,我曾度过了小学的最后几年和中学时光。这些相同的道路,我走了四十多年。旧学校所在之地,如今是一片停车场。每次经过那里,我都会忆起在学校读书的那些岁月,还有最后一次,我在那些空荡荡教室中徘徊的情形。最初,它的毁灭像刀刃一样将我刺穿,但如今,我已对此渐渐习惯。城市的废墟有助于遗忘。开始,我们失去的是记忆,但还知道我们失去了它,并渴望唤回它。后来,我们会连忘记本身也已经忘却,城市也不再记得自己的过往。废墟会引起我们如是的哀伤,最后打开忘却之路,使他人可以在此编织新的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