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们都叫我“鹳鸟”(第3/3页)

“其一,”我说,“有关宣礼塔楼的第一则故事显示出,无论一位细密画家多么有才华,画出‘完美’图画的却是时间。‘其二’,关于后宫和图书馆的第二则故事,说明超越时间的惟一途径就是技巧和绘画。至于第三个故事,这样吧,就由你来告诉我吧。”

“其三!”黑信心十足地说,“关于一百一十九岁细密画家的第三则故事,结合了‘其一’与‘其二’,离开了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绘画,时间就会结束,就会死亡,它所展示的就是这一点。”

[1]1258年2月,蒙古人攻陷巴格达,结束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2]最后一位伊斯兰哈里发是穆斯台耳绥木,1242—1258年在位。1258年2月10日,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的军队攻进巴格达城。哈里发率文武大臣无条件投降,但十天之后,他们全被处死。

[3]伊斯兰教是一神教,禁止偶像崇拜,禁止对人物和动物的描绘,因为这是对真主安拉独一性的挑战。在细密画艺术产生之前,绘画艺术在伊斯兰地区是被扼制的,仅仅限于描绘植物花卉的装饰性图画。

[4]关于伊本·沙奇尔从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上看到蒙古军队在巴格达的暴行而开创细密画的绘画传统只是一种传说。细密画兴起于蒙古人统治伊朗的伊儿汗王朝(1230—1380),是与受到中国宋元时期绘画影响密切相关,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并且,细密画的俯视视角在伊儿汗王朝早期的细密画中并不十分突出,后期才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在帖木儿王朝时期(1370—1505),随着苏非神秘主义在伊朗的极度兴盛,细密画的艺术哲学观被纳入苏非神秘主义的范畴,生活于伊儿汗王朝与帖木儿王朝之交时期的著名细密画大师,祝奈德的画作已经具有成熟的俯视视角。之后,以贝赫扎德为代表的“赫拉特画派”强化了细密画的真主全知式的俯视视角,才使这种俯视视角成为细密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俯视视角的哲学基础一是从真主安拉全知的视角出发,尘世间的一切都挡不住安拉全知的眼睛,远外与近处的东西在安拉眼中全都一样大小;二是从人的认识观出发,苏非神秘主义认为肉眼是人认识绝对真理的幕障,只有人的心灵之眼,即悟眼,才能认识到绝对真理,才能认识到人世间的本来面目。因此,画家作为人的心灵之眼与安拉的全知视角融为一体,这正是苏非神秘主义理论的核心“人主合一”的境界。在这一至境中,个体精神消融在绝对精神中,以此获得个体精神的永存,也就是本小说一再谈及的时间停止的永恒感。17世纪开始,在欧洲绘画艺术的冲击下,这种俯视视角在细密画中逐渐弱化,这在“伊斯法罕画派”的画风上表现明显。

[5]该故事疑为作者虚构,所提到的人物与历史人物对应不上。撒马尔罕人萨利姆的《历史》是关于中亚地区风云变幻的历史。印度莫卧儿王朝(1526—1857)奠基人扎希尔·巴布尔(1483—1530)在伊朗萨法维王朝君主伊斯玛仪一世(1502—1524年在位)协助下,数度攻占撒马尔罕,但都被昔班王朝(1507—1597)的乌孜别克人夺回。1511年,扎希尔·巴布尔第三次攻占撒马尔罕,但被昔班王朝军队逐出。扎希尔·巴布尔彻底放弃了对中亚地区的争夺,转而向阿富汗和印度次大陆进攻,为莫卧儿王朝奠定了基业。昔班尼汗(1451—1510)的侄子阿布杜拉赫,1533—1539年在位,登基之前是否与扎希尔·巴布尔有过交战不详。赛拉哈丁(1138—1193)是埃及阿尤布王朝创建者,其后阿尤布王朝虽有多位君主名赛拉哈丁,但均未在中亚地区角逐过。

[6]即苏尔丹·穆罕默德,具体生卒年不详,是萨法维君主塔赫玛斯普一世(1524—1576年在位)宫廷画坊总监,“大不里士画派”的代表,也是继贝赫扎德之后最伟大的细密画大师。他为塔赫玛斯普一世主持绘制的《列王记》是细密画艺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7]此外为传说或杜撰,史实是苏尔丹·穆罕默德有一儿子名米尔扎·阿里,也是一位杰出的细密画大师,参与了其父亲主持的为塔赫玛斯普一世绘制《列王记》的工作。当时宫廷画坊中另一位细密画大师穆罕默迪,被认为可能是苏尔丹·穆罕默德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