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页)

“今天下午在外科死亡病例讨论会之后,我会跟乔·皮尔逊谈谈,”他许诺道,“你去开会吗?”

鲁夫斯点头道:“我会去的。”

“到时见,比尔,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答应你,事情会有所改善的。”

欧唐奈一边下楼一边思索着,他觉得有些思绪混杂在一起、捉摸不定,自己到底是在想什么呢?当他走进行政办公区打开院长哈利·托马赛利的办公室的门时,他依然试图抓住那缕思绪。

还没等欧唐奈看到托马赛利,院长就叫住了他:“到这儿来,肯特。”这是间镶嵌着白桦木墙面的办公室,往常在上班时间,托马赛利大多坐在他的办公桌前工作。现在他却趴在办公室另一头的一张桌子上。桌子上铺满了建筑草图,欧唐奈踏过厚重的地毯和他一起凝望着这些草图。

“又在做白日梦了,哈利?”他抚摸着其中一张草图说,“你知道吗,我确定我们可以在东翼的顶层给你建一栋豪宅。”

托马赛利莞尔道:“我同意,可你得让董事会也同意才行。”他一边摘下他的无框眼镜擦拭镜片,一边又说道:“好吧,这是我们新的耶路撒冷。”

欧唐奈又看了看建筑师笔下的三郡医院未来的蓝图,扩建的部分非常壮观,包括一个新的翼楼和护士楼。现在已经到了具体设计的阶段了。“还有什么消息吗?”他问托马赛利。

院长重新戴上眼镜。“今早我又和奥登谈了一下。”奥登·布朗是伯灵顿市第二大钢铁厂的总裁,兼任医院董事会的主席(chairmanofthehospital’s board of directors,即医院董事会大股东代表)。

“然后呢?”

“他保证我们明年1月就能拿到50万美元的建筑资金。这就是说,我们3月就可以破土动工了。”

“另外50万美元怎么办呢?上周奥登跟我说要到明年12月才能拿到钱。”欧唐奈心想可能连这个时间都预计得太乐观了。

“我知道,”托马赛利说道,“但是他让我告诉你,他想法有变。昨天他和市长会面,他们相信秋天前就能结束筹款,在明年夏天会拿到另外50万美元。”

“这真是个好消息。”既然奥登·布朗愿意担一些风险、挑起大梁,事情就将顺利多了,欧唐奈决定把先前的疑虑放到一边。

“哎呀,对了,”托马赛利似乎是顺带一提,“下周三奥登和市长约好跟州长碰个头,看这情形我们或许能拿到政府增拨的钱了。”

“还有呢?”欧唐奈装出一副急切的模样打断了托马赛利的话。

“我还以为你已经满意了呢。”托马赛利说道。

欧唐奈想,满意完全不足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你可能会说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是对于欧唐奈来说,这的确是他三年半前初次踏入三郡医院就开始的征程。欧唐奈想想也觉得有些好笑,人真是奇怪,会几乎在一瞬间就习惯一个地方。如果在哈佛大学,或迟些时候在哥伦比亚长老会医学中心做外科总住院医师时,有人说他会沦落到像三郡医院一样的小地方,他一定会嗤之以鼻。在他去英国巴特医院进修时,他也是一心一意决定以后去那些像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或麻省总医院那样名头响亮的大医院。凭着他的简历,去这些地方都不是问题。但在他还拿不定主意时,奥登·布朗来纽约见他,并说服他到伯灵顿的三郡医院看看。

眼前的一切让他震惊了。医院环境破破烂烂,人员管理松散,除了个别有为的科室,医院其他各科室的诊疗水平普遍低下。内外科主任都是工作多年的老职工,常年都在原地踏步,欧唐奈发现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维持如今安逸的现状。院长,原本应该作为员工和董事会的桥梁,却表现得唯唯诺诺、优柔寡断。医院的实习生和住院医培训更是糟糕得一塌糊涂,一分钱的科研基金都没有,护士工作和住的地方像中世纪的建筑遗存一样。奥登什么都没瞒着他,毫不避讳地将一切都带他看了。他们一道去了奥登的家,欧唐奈答应留下来吃晚饭,一门心思决定吃完饭就乘晚班飞机回纽约。太差劲了,他决定永远都不再踏进伯灵顿市或三郡医院半步。

奥登·布朗的房子坐落在伯灵顿市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在他那安静的且饰挂着绣帷的餐厅里,奥登讲述了三郡医院的往事。这并不是个陌生的故事。三郡医院也曾经锐意进取、紧跟时代,在全美名列前茅,而后却在自矜自满、蹉跎怠惰里逐渐没落。当时的董事会主席是个上了年纪的实业家,除了偶尔在对外交流会上露脸,凡事都扔给别人去管。上梁不正下梁歪,各科室的领导大多任职多年,也上行下效、不思进取。年青一代刚开始还跃跃欲试,后来就感到无能为力,纷纷另择枝头了。医院的名声越发不佳,高素质的年轻人才都不愿意到三郡医院来,最后医院不得不降低要求,招些职业素养平庸之人来充数。这就是欧唐奈来到三郡医院时看到的一切。

后来唯一的改变是奥登·布朗的就职。三个月前,老主席去世,一帮颇有些影响力的人提议由布朗继任主席。这一提议并未获得全票通过,董事会的保守势力有他们自己的候选人,即一个名叫尤斯塔斯·思韦恩的老董事。但最终布朗以多数票当选。随后他开始劝说其他董事接纳他的一些改革想法以推进三郡医院的现代化。

一路走来非常艰难。以尤斯塔斯·思韦恩为首的董事会保守派纠集了一群高年资的医务人员反对改革。布朗不得不谨小慎微,四下周旋。

他的改革方案中的一条是要求董事会授权,让他吸纳一群新的更有活力的成员以扩大董事会的规模。他计划在伯灵顿市的商业圈中吸纳一批年轻有为的管理层人才和专业人员。迄今为止,董事会仍未通过该项决议,这个计划只好搁浅。

奥登·布朗对欧唐奈开诚布公,他告诉欧唐奈只要愿意是可以我行我素的。其实只要布朗愿意,他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把一部分无所作为的老成员赶出董事会的,但真这样做的话,目光就太短浅了,因为这批人中大多都是有钱人,医院还指望着这帮人离世后可以捐献遗产。一旦逼得太狠,这些人可能会更改遗嘱,把原本要捐给医院的那部分钱留作他用。作为一家百货公司巨头的尤斯塔斯·思韦恩就曾经暗示过这一点。所以,奥登·布朗需要的是圆滑和谨慎。

无论如何,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之一就是在董事会以半数票通过了更换外科主任的提议。这也是奥登找欧唐奈的原因。

晚餐结束,欧唐奈握着布朗的手说:“这份工作恐怕不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