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2/2页)

清正居是孙家拿来招待贵客的地方,摆放陈设,无不讲究精致。

陆辞却只淡淡扫了一眼,连半丝欣喜也无,就平平静静地点了点头,姿态优雅而矜贵。

朱说虽没见过这般奢侈富贵的居所,但他一向不被外物而影响,自然也是一派淡然。

孙静文将二人反应默默看在眼里,对陆辞身家不凡的猜测,已是十分地确信了。

等东西放下后,孙静文就亲自领着陆辞往祖父所在的安慈居去。

陆辞笑眯眯地对一脸担忧地也想跟来的朱说道:“这是我亲外祖家,而我一贯与朱弟你情同兄弟,你也莫要太过客气,将自己当做外人。还请你在这等我一会儿,待我探视过翁翁后,再与你一同用膳。”

孙静文看出这‘朱说’在陆辞心里地位不轻后,赶紧也笑道:“一会儿翁翁说不定将留我俩用膳,怕是会叫朱小郎君白等一场,就算不留,也要好一会儿了。不若就先为朱小郎君上午膳吧?”

陆辞抿了抿唇,微赧道:“如此便劳烦表兄了。不过我与朱弟具是忌口颇多,娘亲提早让用惯的厨娘替我写了一份可用的吃食单子……只是得给你们添麻烦了。”

“自家人的事儿,哪儿能算什么麻烦?”

孙静文爽快地一口应下,随手将单子接过,草草看了几眼,就忍不住眼皮一跳了。

这净是些昂贵的精细食材,一些他连听到没听过,连孙家都不可能餐餐吃得起的。

但既应承下了,孙静文也只有硬着头皮,转身交代下人去街上采买来。

而外头等着的孙父也好歹没忘记,自己拿来将妹妹骗回来时用的借口是什么,便厚颜请了阿爹帮着做戏做全套,躺床上装一回病。

孙翁翁虽不满长子编出自己病了的瞎话来,还是不忍拂了他面子,勉强应了。

二房三房都还在外头巡视生意,并未回来,唯有大房三口具在。

陆辞刚一进到屋中,就听到这从未见过的外祖父重重地哼了一声,先发制人地训斥道:“闹脾气就一去不返这么多年,要不是我得了这病,怕是都要不认我这爹,这翁翁了!”

陆辞仿佛没看出外祖的肤色红润,体格瞧着也是结识健康的、只是时不时咳嗽几句来装个样子。

反正再高明的医者,也是治不好一个装病的人的。

他轻叹一声,微微笑道:“翁翁勿怪。自娘亲带我搬去密州后,就从没接到家中信,但亦从未停止过牵挂家里。此番一接到信,却就知道祖父身体不好之事,娘亲这些年没少受苦,未曾养好,这下因太过忧虑,一下病倒了。我为了照顾娘亲,才耽误了几天功夫,晚了些上路。”

这位外祖父隐约听出那么一点弦外之音,顿时更加不满:“这是什么话?难不成做爹娘的不写信给她,她就不知主动写信回来了?就连要操持内外事务的外嫁女,都该早些回来看看,她个寡居在家的,更是无事在身,就更该跑勤快一些!”

陆辞倏然敛了面上的淡笑,口吻变得冰冷,话面上倒还是客客气气的:“翁翁有所不知。当时我母子二人过得一穷二白,过得最苦时,哪怕我年岁渐大,也不得书读,单靠娘亲一人劳作操持,想要维持生计已是艰难,何来的无事在身,又何来寄信的钱呢!况且在外过得不好,就频频写信回家,万一劳得翁翁和大婆挂心,或是破费接济,那便不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根据史料记载,宋朝进士及第的平均年龄是36岁左右。

所以陆父在三十多岁赶考是很正常的。(《假装生活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