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第2/2页)

柳七极想转过身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又总觉得还有猫腻,着实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已落入狡猾的小饕餮的意料之中。

要是陆辞摆的不是空城计,而的确没走的话,自己只要稍微挪动一点,就能跟对方撞个正着,无异于向人示意和好,颇不甘心。

这么一想,唯有继续憋着最为保险了。

就在柳七强忍着好奇心的煎熬,一边在心里天人交战,一边在腹诽陆辞有多沉得住气时,门再一次被推开了。

这一回,柳七便能清晰地听到,陆辞与朱说一前一后进来的脚步声,还有说说笑笑的响动了。

显而易见的是,刚才朱说并非是一个人出去的,还有陆辞。

“……”

柳七一脸木然地揪紧了被子。

他已经不愿去回想,方才自己是在跟什么斗智斗勇了。

“既然柳兄不愿饮那姜汤,就只有用别的法子帮着保暖了。”

陆辞含笑的声音传来,柳七紧闭双目,一动不动,却觉被子忽被掀开一条小缝,不等凉风钻进来多少,一个暖融融的汤婆子,就已经被陆辞飞快地塞了进来。

朱说也手脚麻利,飞快地帮着掖好了被脚。

“好好歇息。”

陆辞说完之后,就将烛火熄了,带着朱说出了门,去看伶仃大醉的滕宗谅睡得如何了。

等房门被重新关上后,柳七又耐心地等了一会儿,确定陆辞不会忽然杀个回马枪了,才坐起身来,取了引火娘点燃烛火。

桌上摆着的,除了柳七平时最爱的糖糕和瓜果外,还有一碗盖好保温的姜汤。

柳七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弯了弯唇角,毫不客气地用起姜汤来。

——既然小饕餮说了下不为例,那姑且就信上他一回吧。

作为期集重头戏的闻喜宴一过,基本就只剩刊题名小录和立题名碑,这相连两项了。

陆辞身为魁首,又知了诸多职事,得到的同年小录,也比别人的要精致华丽许多。

别看只是不厚不薄的一份册子,意义非比寻常,足够成为及第进士的传家之宝的。

陆辞也很是好奇,这究竟与之前拿到的犹如文凭的那张小黄纸有何区别,一拿到手,就立刻翻看了起来。

比起他设想的同年通讯录不同的是,这更像是他们登科的时间记录表,每一页都具体到了年月时日。

第一页登了御笔手诏,第二页写的是御试策的题目,再然后是锁院日的记录,知贡举的诸位官员的名姓和官职清单……

陆辞一目十行地浏览了几十页后,刚准备合上,眼角余光忽地就扫到关于自己的那条记录了。

他动作不由一顿,便认真看了几眼。

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记录着:“第一甲第一人:陆辞,字摅羽,小名饕餮,小字狡童,年十七……”

陆辞:“………………”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同名小录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科诏,省试考官,场次,殿试考官,御试策题,唱名,期集,以及新及第举人名录。

每人名下详列殿试名次,姓名,字,排行,年龄,生日,母姓氏,治何经,举数,兄弟人数,妻姓,三代名讳,籍贯等等。

文中出现的小录各式借鉴自《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第一甲第一人,王佐,字宣子,小名千里,小字骥儿,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