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第2/2页)

他记下对方名字后,又问:“你那日之后,未同你父亲一同回去么?”

被陆辞的温和态度一点点软化,这叫狄青的小郎君,说话也没那么磕绊了,很快就将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

原来那日因《策论详解》被人抢购一空,第二日一早前去,也没能买到,狄父实在惦记着秋收,就决定不再等下去,而先回村了。

但书还是得买的。

狄父一想,索性将一向就颇为能干的幼子留在州城里的远方亲戚家里,等他什么时候买到书,再什么时候回去。

狄青自是求之不得。

他一直偷偷关注着那日买了他山药的陆辞,见人迁了新居,心思就活络起来。

索性天一亮,城门开了就去州城外的山上寻些陆辞喜欢的野物,城门快关时才回来。

因那亲戚家对他不怎么管束,他半夜偷偷溜出去,也没人发现,就每天都这个时候把白天的收获送来。

陆辞听完,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你要是想卖山货给我,总得寻个有人在的时候,要么敲个门也成。就这么摆着,又怎么好算钱给你?”

狄青急忙摇头:“不、不要钱的。”

他就是一直记得陆辞喜欢他采来的山药时的笑,才一直琢磨着再采些别的什么,让人又能高兴起来。

陆辞挑了挑眉。

他又不是丧心病狂之人,怎么可能奴役童工。

他原想着,若是大人干的,就把那些山物悉数退回。

但见是这么个衣着朴素、身形也干瘦得很的小不点,他瞬间就改了主意。

陆辞唇角微扬,冲朝着自己莫名其妙发愣的狄青笑道:“既是你一番心意,我便收下了。你不肯要钱,那我送你些书,你总得收下吧?”

陆辞心知肚明的是,狄青恐怕是未去进学的,才会这么一连耽搁数日,都不影响的。

因一些地方官学的补助难以跟上,加上书籍笔墨的花费甚巨,不是寻常人家供得起的,于是一些不止一个男丁的家庭,就会选择只让长子念书,剩下几个孩子则要么继承父业,要么另觅出路,合力供一人读出来。

要想让官学的补助跟上,就得先发展这地方的经济,也急不得。

但先帮眼前这人一把,于陆辞而言,还是轻而易举的。

他将之前取出的《春秋》和《礼记》取出,要赠予狄青时,先笑眯眯地摸了摸对方的小脑袋,玩心一起,念了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狄青已被陆辞这一近在咫尺的笑弄得七荤八素,稀里糊涂地答应下来。

陆辞见耽误这么一会儿,时辰也差不多出门了,便让健仆带上些银钱,先把狄青领去官学一趟,将进学之事敲定了,最后送回狄家社去。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狄青一族跟狄仁杰,同属甘肃天水狄氏。狄氏家族在往东迁徙时来到了汾阳,晋阳一带,狄仁杰一族在今太原市狄村安生,狄青先祖流落到了汾阳狄家社一带。(《狄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