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第2/2页)

相比之下,倒是自己能理解的那些,背起来也很轻松。

对勤奋好学的学生,恐怕就没有夫子会不爱的。

尤其一听他年纪虽小,就已自学着背了《春秋》和《礼记》时,夫子甚是惊喜之余,教授起来也是尽心尽力。

而远在密州的柳七,在三月初的某日放衙后,因忙完防蝗之事,难得闲得发慌,去街上闲逛时,就发现了特意标明是来自汾州的熏制鸭肉。

他不免感到几分稀奇。

怎么根据小饕餮的回赠,汾州特产里好存放的,就只得山药那些呢?

按理说,若熏制鸭肉也在其中的话,以小饕餮的一贯作风,是断然不会落下的。

柳七特意上前问了几句。

等他弄清楚来龙去脉后……

差点没忍住当场爆笑出声。

好个小饕餮啊,分明是故意想瞒着他的!

他用忍笑忍得发抖的手,掏钱买了一只整鸭下来,回去交给家里厨子烹饪时,就回到书房之中,词兴大发。

他先赋词一首,狠狠地调侃了只靠公布‘饕餮’之名、就成功在城里兴起养鸭风潮的陆辞,洋洋洒洒地告诉其纸包不住火,如今自己已然知晓之事。

紧接着又迫不及待地将陆辞故意瞒下的这件事,告予朱说和滕宗谅等人。

在这么一串行云流水的操作后,只隔了不到半个月的功夫,柳七就破天荒地收到了陆辞的回赠诗作。

在几位好写诗词赠他的友人心里,都很清楚陆辞分明颇有诗才,却因太过自谦,不爱动笔。

除非是科场上的迫不得已,或是琼林宴上需得相作,他是能避则避的。

因都了解这一点,久而久之,大家依然爱写词作赠送给他,却也默认了,陆辞不会写诗作相回的了。

因此,当收到这前所未有的第一封回诗时,柳七除了震惊,内心就是满满的受宠若惊了。

——即使整首诗都在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