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2页)

他在回忆。

忆当年初遇柳七,到知晓对方身份,再到清楚对方坎坷命运下,半软半硬地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没了留恋花丛醉生梦死,为妓子们钟爱,日复一日地在市井间写词的柳永,取而代之的,是这个仕途将将起步,还携一身锋锐,意气风发的柳三变。

可想而知的是 ,那些个出自柳永之手,流传后世的佳作,因柳七走得越发顺畅,也愈发懂得爱惜羽毛,怕是永远都无法出现了。

就这点上,他的确不知自己的擅自干预,究竟是对是错。

但看着柳七欢喜快活的模样,身为友人,陆辞是决计不会后悔的。

柳七对曾有过的另一条分叉口,自是无从得知。

他此时心情极畅快,且他的词兴历来是一旦涌现,俨然就有着源源不绝的势头。

自他一口酒下肚,起身踱步,引颈吟词起,就已一口气作了三首,半点不带停的。

就在他略作停顿,意犹未尽地又饮了口酒,准备作第四首时,仅一墙之隔的隔壁院子,就传到极清晰的一声‘好’来。

几人半醺,顿时愣住了,意识最为清醒的陆辞,则一下就认出了那声音的主人,笑着扬声道:“同叔。”

可不正是晏殊?

就在两边人接下来颇幼稚地为‘谁去谁那边’而争执时,不比民间热闹的大内,宴席刚刚结束。

对于赵祯在朝中频频做出的大动作,显然不缺对此不满的人,加油添醋地将风声传到了赵恒耳边。

导致原本乐得将麻烦事以‘历练’的美名丢到太子身上的皇帝,心里生出些危机感来了。

尽管太子忠孝,每日都来他宫中请安问候,也将一些大事恭敬相禀,请示他的想法。

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宜,太子就渐渐略过不说了。

他不久前不还提醒过,陆辞升迁过速,将过犹不及?

怎才过了半载,太子直接来个先斩后奏,将人擢升至秘书省监,知制诰了。

往好处说,是太子心慈仁厚,顾念旧情;往重处说,岂不是太子根本没将他的告诫放在眼里,阳奉阴违。

因此,赵恒在中秋宴席上,就不软不硬地对人敲打一番。

诏令既已下了,若强行叫他撤去,那无异于当朝驳了太子的颜面,赵恒自然不至于要这般行事。

但警示一番,让太子记得往后做类似决策时需先问询他,还是可以的。

赵祯对此早有准备,当即乖顺地应了,不作任何辩驳。

这样的态度,直让赵恒心里顺畅不少,也就见好就收,未再继续训诫了。

刘圣人这些天一直被冷着,也是被吓得狠了,现好不容易有了接近官家的机会,自是拿出了多年前已丢下的柔情小意,将本就有心软势头 ,被勾起旧情的赵恒重新收拢。

赵祯见状,也就寻了时机,起身告辞了。

在回东宫途中,他心血来潮,去御花园逛了一圈。

因嫔妃们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参加宫宴去了,现陛下尚未离席,自然也不可能来这灯火零星的御花园晃悠。

于是往常热热闹闹,总能见着嫔妃徘徊的御花园,是空前的冷清。

这样的静谧,却正合了赵祯心意。

他让宫人将灯放下,稍退远些,独自进了凉亭中。

他斜倚在亭柱上,听着一片蛙鸣,一边心不在焉地赏着天上明月,一边思忖着接下来当如何做事,才最不会受到阻挠……

不知待了多久,他忽闻远在宫宴举办的宫殿方向喧闹声渐渐散开,还往他这处接近时,便不动声色地起了身,继续回宫去了。

就在此时,赵祯眼角余光捕捉到了御池里的一点微弱灯光,不由询道:“那是何物?”

侍人赶忙将其打捞上来。

赵祯仔细一看,分辨出那是一盏羊皮小水灯,已大半浸了水,那点儿微光也因灯油燃尽,彻底熄灭。

显然被放入池中许久,才顺着水流,被意外冲到这搁了浅。

这样的小水灯,赵祯倒是认出来是做什么用的了。

这还是他不久前听陆辞讲过,民间称作‘一点红’,据闻用此灯祭祀江神,放其浮于钱塘江上,就有希望得到江神的保佑。

大约是哪位出身民间的宫人,趁着佳节,静悄悄地许的愿吧。

赵祯并未多想,他向来心善,见那灯身上所系的小小飘带还没被彻底浸烂,依稀能辨认出上头内容后,便道:“将带子解下,予我一观。”

既然上天有灵,将这盏带着宫人愿望的小灯送到他脚边,若不过分,就由他为其达成心愿吧。

内侍赶忙依言照做。

而在拿到飘带,看清上头所写内容的那一瞬,赵祯就彻底愣住了。

——望吾儿受益安康顺遂美满一世

留名处,是相比字迹工整的许愿内容,要潦草得多的一个‘李’。

而赵祯原本的名姓,正是赵受益。

赵祯心里莫名乱了一瞬,好似石子坠入井中,溅起一阵水花。

李?

他直觉此人与自己关系匪浅,不动声色地将那飘带收好,若无其事道:“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1.中秋时,杭州的“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两宋文化史》)

2.柳七所吟的词为其本人所做。

3.南宋时,杭州观潮,始于八月十一日,八月十八日为高潮。二十日而止。中秋之夜。钱塘江上还放数十万盏羊皮小水灯,人称“一点红”,浮满水面,烂如繁星。用此灯,以祭江神,希望得江神的保佑。

中秋祭月所列之食品有石榴、梨、栗、枣与饼等食品 宋时有否吃“月饼”之俗,还难于确定,但月饼在南宋杭州已成为点心食品之一,是无可怀疑的。《武林旧事》和《梦粱录》均列有“月饼”一名,但未记是中秋食品,

4.在生下赵受益后,李氏只封为崇阳县君。后来又生下女儿,晋封为才人,不久此女夭折。后进封婉仪。真宗驾崩后,刘太后晋李婉仪为顺容,直接打发到真宗永定陵守陵了。终其一生,都未曾有机会接近过赵祯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