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第2/2页)

滕宗谅轻咳一声,错开目光,别扭道:“还成吧。”

哎,就冲着这狡猾饕餮偶尔的贴心,还那满嘴的甜言蜜语,也不怪他和柳兄他们都被摆弄得团团转啊!

看脸皮一向颇厚的滕宗谅露出一副难得被感动得羞赧、却还要费劲儿掩饰的模样,陆辞明智地未去追问,只体贴道:“我先替你处理这些,你就好好歇会儿,拿这些先填填肚子吧。”

滕宗谅一脸复杂地嚼着可口的小食,同时看陆辞三下五除二就将那厚厚一摞给料理完了,又很快哼着歌儿,开始查下一叠……

人和人之间,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他午时寻陆辞问策去了,未来得及用膳,此时的确饥肠辘辘,很快将带来的小食一扫而空。

只是陆辞买的份量刚刚好,他刚用完,就觉腹中已饱得不行了,遂将陆辞又推开:“你案头可堆了不少,快去看罢,这剩下的由我来便是。”

陆辞也不推辞,笑着说了句好,就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种案桌前了。

被摆在最上方的,正是滕宗谅之前同他提起的,那位由吏部任命,来秦州辖地林枝县任县令的新科进士所呈的文书。

陆辞甫一翻开,原本悠闲的表情,就在扫到最上方那字迹工整的名姓时滞住了。

包拯,表字希仁,祖籍庐州合肥……?

滕宗谅正埋头专心批阅公文,未留意到好友愣住的神色,直到听到语气颇为虚浮的一问:“……他人还在厅里候着么?”

“你说包希仁?”滕宗谅头也不太,随口揶揄道:“可不是么,他非要在那等着,就为见你一面。得亏不是美娇娥,否则就这份执着和痴心,柳娘子又得喝上一壶醋了。”

陆辞揉了揉眉心,勉强驱除了脑海中不住回档的‘开封府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的旋律,根本顾不得反击无孔不入的滕宗谅,起身道:“……我去见见他。”

虽说他根本不可能记得包拯的出生年月日,但同名同姓还同籍,天底下怕没有这么巧的事吧?

陆辞这么想着,在见到包拯前,已是九成九地肯定了这就是那位铁面无私包青天。

真说起来,得知这位在后世名气简直如雷贯耳的包青天就在身前时,他内心所受到的震撼,可比知道此狄青即彼狄青,此朱说即彼范仲淹还要来得大。

毕竟,经过无数电视剧的改编,哪怕是对历史毫无兴趣的他,也不可能不知晓包青天的大名,那轮弯月,以及引人调侃的黑肤。

他莫不是不是穿回了北宋时期,而是进到了包青天的某部电视剧里?

胡思乱想了一路,在真正见到这位十分眼熟、肤色白皙,眼睛发亮,面上还带了些许羞涩红晕的小文官时,陆辞登时又被涌起的无尽怀疑所淹没。

——这位在后世被人津津乐道、堪称大名鼎鼎的包黑炭,怎么可能是个会害羞的白面皮?!

包拯将厅里奉的寻常茶水都喝了三四壶了,完全没料到真能见到众幕职官口中正值休沐的陆知州。

见来的当真就是陆恩公时,他激动地站起身来,深揖一礼,刚要开口,就被陆辞一把拽住手臂,中断了这一揖。

陆辞紧盯着他光洁得很、完全没有月牙胎记的前额,开门见山道:“你可是包希仁?”

包拯浑然不知自己已令恩公彻底怀疑人生了,当即不假思索道:“正是下官——”

陆辞紧接着,一脸严肃地又问:“你可有一位名为公孙策的友人?”

展昭,王朝马汉什么在时间线上肯定不对,大概就没必要问了。

包拯一脸茫然。

公孙策……那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渣陆辞:假的,一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