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愁人(第2/2页)

跳跳被那么多人注视着,心里一点都不慌,迈着六亲不认的霸拽步伐跑到扶苏身边,一路追随着扶苏往前走,走到哪都十分引人注目。

嬴政稍作歇息,便站到了蒙恬命人搭好的受降台上。

受降台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将士们整齐划一地在底下列队,护卫在受降台周围的也都是大秦最精锐的精英士兵。

此时已是夏末秋初,一阵西风吹来,吹得站在受降台上的嬴政衣袍猎猎作响。嬴政迎风而立,看着楚王亲自捧着国玺登上受降台,跪到自己面前献上那代表着楚国最高权势的国玺。

嬴政也没有为难楚王,伸手接过了那方国玺。他已经拿过五国国玺,入手仍是觉得沉甸甸。

本来嬴政以为自己拿到楚国国玺后心情会更为欢畅,结果手里拿到了那方国玺,心中反而沉静下来。

他看着在自己面前跪献国玺的楚王,莫名想到自己过去曾经遭受无尽屈辱的岁月,这本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你若不够强悍、不够心狠,回头跪在地上任人宰割的就会是你。

所以,秦国必须成为天下唯一的主人,凡是不服的要把他们通通打服。

嬴政当场昭告天下,楚王负刍弑君自立,废为庶民,设楚地为楚郡,楚地黔首编户入籍、原地安家,凡在匠籍者及各地富户豪强皆携家小迁往咸阳,凡曾入市籍、行商贾事者皆发配戍边,两军交战时俘获的俘虏则充为奴隶干苦力去。

一道道指令发下去,有人欢喜也有人忧。

普通老百姓自然抱头痛哭,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剩下那些人则是都觉得前路渺茫,不知自己这一去还能不能活着回来,或者说他们都很清楚,哪怕他们还能活着,那也是再也回不来的了!

受降是喜事,不过出门在外,嬴政警惕心还是很高的,他开楚国国库搬出了里面的藏酒分给所有人喝,但每人只喝一碗,都不许喝醉,他自己也只是浅饮几碗意思意思。

军中之人大部分都很久没沾酒了,喝上那么一大碗也觉得很痛快,更何况那还是楚人的藏酒,喝着自然更有滋味。

扶苏一向是不喝酒的,以前他还小,倒也没人闹他,这回他瞧着已是个俊秀少年,别人不敢让他喝,嬴政却是不想自己儿子是个不会喝酒的怪胎。嬴政自己喝完见扶苏面前还是空着的,当即叫人给扶苏倒上满满一碗酒。

嬴政赐酒没人敢推拒,扶苏也一样。

扶苏端起酒,还没喝到嘴已经闻到一阵酒气。算起来他许多年都没碰过酒了,也不记得自己曾经酒量如何,见嬴政在等着自己把酒喝了,索性便闭起眼把满碗酒灌下。

扶苏平日里就是斯斯文文的模样,众人还没见他喝过酒,看他一口气把满满一碗酒喝完了,动作仍是和平日里一样从容好看,心中免不了又赞叹了一番:不愧是大王最爱重的儿子,喝起酒来潇洒痛快不说,酒量也不差,连脸都没红一下。

嬴政也满意了,这才像他的种。

一番庆贺下来,自然是君臣尽欢,将士们也欢欣鼓舞。

宴饮结束之后扶苏领着守在外头的竹熊回自己歇息的地方,还顺走了一坛子酒,拿回去给张良尝尝楚国国库藏酒的滋味。

张良立在外头听着秦国将士的欢声笑语挺久了,看到扶苏提着坛酒回来,被勾起的愁绪便消散无踪,自发地接过那酒坛子往里走。

扶苏走了一路,俊秀脸庞上终于看到点酒后的红了,但也不清楚是酒意上脸还是被风吹的。张良见了便问:“你喝过了?”

“喝了一碗。”扶苏吩咐人煮茶来给他解酒。和喜爱喝酒的张良不一样,他还是不喜欢被外物左右自己的情绪,尤其不喜欢因酒失控。

张良兀自给自己倒满一碗酒,瞅着等人送茶上来的扶苏说道:“你可真是个异类。”

别说秦国了,就是东方诸国能喝上酒的贵族,哪个不是把喝酒当雅事和乐事来看,没谁像扶苏这样喜欢用树叶子泡水喝的。

扶苏端着茶陪张良喝了两碗,很快便各自歇下。

第二日扶苏又被嬴政召了过去,跟着嬴政在楚地游览。

楚国这屡次迁都,眼前这座王城远不如咸阳繁华巍峨,不过房舍很多都和咸阳不太一样,扶苏跟着去逛了一圈,觉得咸阳将来要建的楚宫建筑群还可以再改造一番,捣鼓得更有特色一点。

难得有实地参观的机会,扶苏看到后面不由得拿出小本本一路写写画画记录起灵感来。

嬴政走着走着发现扶苏丢了,倒回去一看,才发现扶苏在那对着别人的屋檐构造瞎琢磨。

嬴政强行把扶苏拎走一段路,才问扶苏在干嘛。

扶苏老实回答说自己灵感来了,对楚王宫的仿建工作有了不少新想法,保证能让楚王宫充满特色,叫人去了还想去,反复花钱都不心疼。他还感慨,原以为有了图纸就可以开搞,实地参观了以后才发现有些细节也很重要,很多地方少了细节看起来总不那么得劲。

嬴政:“…………”

总觉得这儿子长歪了,偏又不知该往哪个角度掰正好。

真是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