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三国(3)(第2/2页)

然而就是十万头猪,徐州军一时半会儿也杀不过来,何况同为徐州军,广陵和堂邑两郡的人马战力也不低,倒是被拉来凑数的新兵夹在黄巾和老兵中间,损失不大。

这是李澈的战术。

这会儿打仗讲究一个可循环利用,两军对垒下死手的是少数,毕竟保命重要,一旦自家出现颓势,军队就容易倒戈,真正可用可信的老兵都是宝,所以战场相交,前几日都是新兵炮灰互砍,重头戏总在后头。

除了这一点,这时还讲究“斗将”,顾名思义,两军交战之前,各自派人出来斗一斗,为自家提升气势,派出来的将军厉害,能把对面斩杀马下,声势就大,打起来也就更容易获胜,正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这个不算,假如吕布不是天下闻名的悍将战神,三打一还让人全须全尾地跑了,反会倒折自家气势。

徐州军里倒有好武将,张超手底下却没什么能用的,索性省略了斗将的环节直接动手,因为他把精锐都挡在前面,一时对上徐州军的炮灰,可谓连战连胜,徐州军气势萎靡之下,连换人都不好使了。

硬生生对垒了一个月,陶谦最终还是被迫开了城门。

不开不成,城中都快乱成一锅粥了,再不开城门,恐怕人相食的场景就会在富庶的徐州上演!

陶谦一把年纪了,看张超的眼神悲愤中夹杂着疲惫,最后也没说出什么激烈的言辞,毕竟这人如此可怕,倘若他多说几句惹怒了他,他陶谦倒是可以一死了之,可城中百姓又何辜?

张超只觉得脑子木木的,反应了一会儿,才让人去把陶谦关押起来。

一定是近来打仗太累了的缘故。

陶谦投降,徐州军自然而然跟着投了降,假如陶谦死了,说不得徐州就得乱,但陶谦投降了,这仗也就没法再打下去了。

耗时三月,广陵郡守张超完成了向徐州牧的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