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无德无能

沈穆定定看着温尚书,一脸平和:“温尚书若有别的打算,不妨说出来,说不定孤能帮你一二呢?”

他似笑非笑看着温尚书,直将对方看的心里打鼓,方笑道:“温尚书,怎么不说话?”

温尚书哑然,半天还是只憋出一句话来:“这不合规矩!”

“温尚书这话说的真没意思。”承恩公从不远处走过来,笑着朝沈穆行礼,转头对温尚书道,“太子殿下都说了有要事跟陛下商议,温尚书非要拦着,难道还有什么规矩,比国计民生的大事更要紧吗?”

“正是这个理。”沈穆点头,“温尚书恪守职责,懂得规矩,此乃尽忠职守的好事,孤不罚你,只是今日事急从权,只能劳烦温大人退一步了。”

温尚书嘴唇翕动,不敢真的赶他,连忙拱手道:“是。”

说着,匆匆跑到后头,凑到柳中郎身边,要跟他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柳中郎看着沈穆的背影,脸色要多年难看就有多难看。

温尚书过来,他才问道:“怎么回事,太子殿下怎么会过来?”

“不知道啊!”温尚书急的拍大腿,“他说有急事跟陛下商议,这话用来骗鬼还差不多!他……他是不是知道我们的计策了?”

温尚书心急如焚,“他今日若横插一脚,只怕咱们的计策必不能行。”

“先别吓唬自己。”柳中郎沉吟片刻,当机立断,“请封齐王之事,今日暂停,你去挨个说,让他们都闭嘴。”

柳中郎心里并不焦虑,连陛下都没看出他的谋划,何况好些日子没有接触朝政的太子,太子就算阻拦,也只会不让二皇子封齐王,断然想不到别的去。

事情还没搞清楚,温尚书便急成这般模样,着实太不稳重了,只怕会露出马脚。柳中郎定定看着温尚书,告诫他:“你记清楚,二皇子是要封亲王的,切记!现在就去,告诉咱们的人,不许多说一个字。”

温尚书连连点头:“我这就去通知大家。”

他匆匆穿梭在殿内,柳中郎观察片刻,则将目光落在沈穆挺拔的背影上。

名为翁婿,第一次在朝上见面,柳中郎收拾表情,和善儒雅地走过去,拱手行礼,“臣拜见太子殿下。”

沈穆也是个高手,在他下拜的瞬间托住他的手肘,平和道:“岳父免礼。”

平静地站起身,柳中郎皮笑肉不笑,“太子殿下新婚,怎么就来处理公务了?”

“孤也不想。”沈穆幽幽叹口气,“奈何忙碌无比,只能早早过来,看上去将各位爱卿都吓到了,是孤之过。”

见他无论如何都不肯说是为何事,柳中郎心中有了计较,笑道:“殿下说笑了,殿下心系家国,乃百姓之福,各位同僚都敬慕仰佩殿下,实在没有吓到的说法。”

“那就好。”沈穆微微一笑,“父皇要来了,岳父先回自己的位置吧。”

柳中郎从善如流地回去,一脸平和,好似真的只是翁婿叙述了一下旧情。

不管沈穆因何而来,这位太子殿下精明睿智,非寻常可及,所有的手段,都不可当真他的面使,否则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柳中郎头脑清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随着皇帝的到来,下跪行礼。目光却一直盯着沈穆,想从他身上看出些线索。

无奈这位皇太子实在太沉得住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身上没有丝毫焦躁,让他无从揣测。

皇帝看见沈穆,当下也是一愣,先问道:“穆儿怎么来了?”

说着话,便下意识看向大殿内挂着的日历,日子还没到啊。

“回禀父皇,儿臣昨日听说了一些事情,想着要跟父皇说一说才好。”沈穆眉色冷淡,“儿臣昨日听闻,朝中有官员为二弟请封王爵,所求乃齐亲王之位,不知是真是假?”

“你说这个事儿啊。”皇帝顿了顿,“确有此事,他婚期将近,也确实到了赐爵的时候,这有什么问题吗?”

“敢问父皇,二弟生母何人?”

“沁嫔,怎么了?”皇帝一脸疑惑。

沈穆漠然开口:“他的生母只是嫔位,他何德何能加封亲王爵位?便是寻常的亲王之爵也轮不到他,何况是齐王!”

皇帝一怔,恍然大悟,“是朕忘了,沁嫔已不是贵妃了,老二自然不能封亲王。”

沈穆一噎,准备好的话还没说出口,父皇这就让步了?他一脸迷茫地站在那儿,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话。

这种没有用武之地的感觉,让他十分困惑。

“温爱卿!”皇帝平静道,“朕记得,给老二封齐王的话,是你先跟朕说的,你身为礼部尚书,掌管天下礼节,怎么连沁嫔之子的位份都搞不清楚?”

“你是要朕怀疑,你尸位素餐,无德无能,还是……”皇帝毕竟是皇帝,生气之事并未和匹夫一般大吼大叫,仍是一脸冷静,“还是要朕怀疑你,徇私枉法!”

“你是看着女儿嫁给老二,便坐不住了吗?”

早在沈穆说话的时候,温尚书的脸色便已经惨白一片,没想到沈穆真的是针对二皇子而来,而且丝毫不客气,一来就扒掉了二皇子的皮。

再听得皇帝问罪,他已腿软的站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明鉴,臣绝无徇私之心,实在是忘了沁嫔降位之事。”

他说着,又想证据佐证,“陛下,二皇子赐爵的条陈,礼部皆是在沁嫔降位之前所备,还请陛下明鉴!”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温尚书顾不得其他,痛哭流涕道:“陛下,最近太子殿下大婚,二皇子大婚,乃至于太后娘娘千秋将至,礼部忙的脚不沾地,难免有所疏漏,臣绝无它意!”

皇帝脸色缓了缓,淡淡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念在礼部的确忙碌,朕先不夺你尚书之位,罚你半年俸禄罢了。”

“臣谢陛下隆恩!”温尚书叩首,“臣日后定当兢兢业业,绝不会再出这样的事情!”

皇帝收回目光,嫌弃道:“回去站着,哭的像什么样子!”

温尚书连滚带爬跑回去。

狼狈的模样,令人见之发笑。

可笑之前,他还义正言辞说太子的行为不合规矩,一幅大义凛然的模样,甚至被太子夸赞。结果一口气还没喘完,便被皇帝亲口训斥为无德无能之辈。

这回,彻底完了!温尚书只想落泪。

若非顾念自己是二皇子的岳父,顾念圆圆不能有个罪臣父亲,今儿陛下定然要发落他。

哭也不敢哭,温尚书板着张脸,丧气无比。

皇帝心气难平,对着满朝文武就劈头盖脸的骂:“一个个说起来都是国之栋梁,饱读诗书,这么一点事都闹不清楚,还要让太子操心,朕要你们何用!”

满朝文武多冤枉啊,皇帝自个儿都没想到的事情,旁人就算是想到了也不敢说啊,也唯有太子殿下不怕。纵然冤枉,听皇帝发脾气,众人也只能受着,跪地请罪。